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54,分271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娑罗树
开罗
笼罗
罗赵
祸罗
绮罗筵
娄罗
罗落
弥罗
罗纸
罗罻
全罗
陀罗尼
湘罗
婆罗门
《国语辞典》:娑罗树(娑罗树)  拼音:suō luó shù
植物名。龙脑香科娑罗树属,常绿乔木。高十馀丈,叶平滑而有光泽,呈长卵形,端尖,花淡黄色,成圆锥花序,萼及花瓣外有灰色较密刚毛。木材可供建筑及制作器具。原产印度。也作「沙罗树」。
《國語辭典》:开罗(開羅)  拼音:kāi luó
Cairo
城市名。埃及的首都。位在国境北部,居尼罗河三角洲的起点,当欧、亚、非航线的要冲,战略地位日益重要。附近有金字塔等古迹,为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非洲第一大城。
《漢語大詞典》:笼罗(籠羅)
包罗。晋书·刘聪载记:“ 元达 笑曰:‘彼人姿态卓犖,有笼罗宇宙之志,吾固知之久矣。’”
分類:包罗
《漢語大詞典》:罗赵(羅趙)
晋 罗暉 和 赵袭 的并称。二人均为当时书法名家。《法书要录》卷一引 南朝 宋 羊欣 《采古来能书人名》:“ 罗暉 、 赵袭 不详何许人,与 伯英 ( 张伯英 )同时见称 西州 ,而矜许自与,众颇惑之; 伯英 与 朱宽 书自叙云:上比 崔 杜 不足,下方 罗 赵 有餘。” 宋 苏轼 《石苍舒醉墨堂》诗:“不减 钟 张 君自足,下方 罗 赵 我亦优。”
《漢語大詞典》:祸罗(禍羅)
指灾祸的罗网。 唐 杜甫 《前出塞》诗:“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分類:灾祸罗网
《漢語大詞典》:绮罗筵(綺羅筵)
即绮筵。华美丰盛的筵席。 唐 聂夷中 《咏田家》:“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綺罗筵,只照逃亡屋。” 宋 贺铸 《小重山》词:“伤心不照綺罗筵。孤舟里,单枕若为眠。” 明 郭登 《送岳季方还京》诗:“多情只照綺罗筵,莫照天涯远行客。”
《國語辭典》:娄罗(婁羅)  拼音:lóu luó
1.聪明、才思敏捷。《通俗编。武功》引《唐书。回纥传》:「含具绿华,言娄罗也,盖聪明才敏之意。」也作「喽啰」。
2.异族的语言、声调。《南史。卷七五。隐逸传上。顾欢传》:「夫蹲夷之仪,娄罗之辩,各出彼俗,自相聆解。犹虫跃鸟聒,何足述效。」也作「喽啰」。
3.盗匪的部下。元。施惠《幽闺记》第一二出:「大小娄罗,别的都有差占,独你两个没有甚勾当与你管。」也作「偻儸」、「喽啰」。
《漢語大詞典》:罗落(羅落)
亦作“ 罗络 ”。
(1).截捕禽兽的用具。庄子·胠箧:“削格、罗落、罝罘之知多,则兽乱於泽矣。” 王先谦 集解引 郭嵩焘 曰:“削格、罗落皆所以遮要禽兽。”
(2).用网或绳捕捉。尔雅·释器“鸟罟谓之罗” 晋 郭璞 注:“谓罗络之。” 宋 洪迈 《夷坚丁志·黄州野人》:“见为人而毛者,搏之则逝,追之不及,百计罗络,因结绳置壠间而获焉。”
(3).布列。《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州郡各整戎马,罗落境界,举师扬威。” 吕向 注:“罗落,布列也。”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元年:“为 蓬莱 、 方丈 、 瀛洲 诸山,高出水百餘尺,臺观殿阁,罗络山上。”
(4).警戒联络。 北齐 魏收 《为侯景叛移梁朝文》:“一朝指挥,倐忽千里,候骑罗络,聊逞前驱。”《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四年》:“今边壤之守,与贼相远,贼设罗落,又特重密,间谍不行,耳目无闻。” 胡三省 注:“罗,布也。落,与络同,联络也。”
(5).指担任警戒联络的士兵。 三国 蜀 诸葛亮 《兵要》:“军已近敌,罗落常平明以先发,絶军前十里内;各案左右下道,亦十里之内。”
(6).连绵,绵延。《参同契》卷上:“日月为易,刚柔相当,土王四季,罗络始终。” 唐 李白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罗络四季间,绵微无一隙。” 唐 杜甫 《火》诗:“罗落沸百泓,根源皆万古。” 宋 曾巩 《之南丰道上寄介甫》诗:“星斗弄光彩,罗络龟火斑。”
(7).犹罗致,包罗。 唐 柳宗元 《裴墐崇丰二陵集礼后序》:“苞并总统,千载之盈缩;罗络旁午,百氏之异同。” 唐 刘蜕 《上裴侍郎书》:“罗络旧简,附会时律。” 元 揭傒斯 《赵功可墓志铭》:“贯穿百经,罗络百家。” 清 毛岳生 《练白颖〈后汉书公卿表〉序》:“钩贯罗络,亦率有条理。”
《國語辭典》:弥罗(彌羅)  拼音:mí luó
布满。宋。范成大 白玉楼步虚词。珠霄境词:「梵气弥罗融万象,玉楼十二倚清空。」
分類:包罗布满
《漢語大詞典》:罗纸(羅紙)
用绫、绢装裱的纸。宋史·礼志十四:“后妃皆写册命告身,以金花龙凤罗纸,金涂褾袋,有司进入,学士院草制,宣於正殿。”
分類:装裱
《漢語大詞典》:罗罻(羅罻)
捕鸟的网。 明 陈子龙 《寄献石斋先生》诗:“罗罻如云不见天, 秦 人高歌 楚 人舞。”
分類:捕鸟的网
《骈字类编》:全罗(全罗)
元史世祖纪禁高丽全罗等处田猎扰民者
《國語辭典》:陀罗尼(陀羅尼)  拼音:tuó luó ní
一串帮助记忆的语言或声音。为梵语dhāraṇī的音译。意译为总持。一般认为它具有神秘的力量,使持诵者获得功德和对佛法不忘的作用。在汉、藏佛经中,陀罗尼皆采音译。其篇幅长短不一。
《漢語大詞典》:湘罗(湘羅)
湘江 与 汨罗江 的并称。借指 湖南省 。文选·陆倕〈石阙铭〉:“折简而禽 庐 九 ,传檄以下 湘 罗 。” 李善 注:“ 湘 罗 ,二水名也。”
《國語辭典》:婆罗门(婆羅門)  拼音:pó luó mén
1.印度的贵族。
2.词牌名。本为唐大曲,曲调乃从大曲摘遍而来。词为双调,七十六字,九平韵。也称为「婆罗门引」。
3.梵语音译,意译为「净行」、「净裔」。印度早期社会,凡分四种阶级,婆罗门是最高阶级。婆罗门自称是梵天的后裔,世袭祭司,事奉大梵天,专修净行,掌握神权;后引申泛指出家的修行人。《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四:「见婆罗门,当愿众生,永持梵行,离一切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