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罗振玉(1866-1940) 初字坚白,后改字叔蕴、式如、叔言,号雪堂、松翁、贞松老人、永丰乡人、仇亭老民。祖籍浙江上虞永丰乡,客籍江苏省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15岁中秀才。光绪二十六年应鄂督张之洞之邀,任湖北农务局总监兼农务学堂监督。二十八年任南洋公学虹口分校监督。次年入两广总办岑春煊幕参议学务。三十年受江苏巡抚端方委任,创办江苏师范学堂,任监督。三十二年入京任学部二等咨议官。宣统元年补参事官兼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农科监督。辛亥革命起,以遗民自居,与王国维等避居日本,从事学术研究,1919年归国住天津,1921年参与发起组织"敦煌经籍辑存会"。1924年奉溥仪之召入值南书房,被溥仪任为南书房行走。逐渐参预清室的复辟活动。1928年迁居旅顺。九一八事变后,参与策划成立伪满洲国,任伪监察院长及满日文化协会会长等职。著述甚丰。
《国语辞典》:罗振玉(罗振玉)  拼音:luó zhèn yù
人名。(西元1866~1940)字叔言,一作叔蕴,号雪堂,又号贞松老人,浙江上虞人。清末为学部参事,入民国以遗老自居,后附伪满,任伪监察院长。在学术上的贡献有:保存清内阁大库档案,殷墟甲骨文字学的考订与传播,敦煌唐写本的整理,汉晋木简的研究及明器研究之提倡。著有《殷虚书契考释》、《雪堂检刊群书叙录》等。
《国语辞典》:流沙坠简(流沙坠简)  拼音:liú shā zhuì jiǎn
书名。罗振玉、王国维合著,共三册。为根据法人沙畹书中照片,选录斯坦因在敦煌等地盗掘的简牍、纸片、帛书等,共五八八枚。大部分为汉简。全书以屯戍丛残部分数量最多也最重要。另「补遗」选录斯坦因在尼雅盗掘的晋初木简,「附录」为日人橘瑞超在罗布淖尔盗掘的简牍、纸片。
《国语辞典》:三代吉金文存  拼音:sān dài jí jīn wén cún
书名。罗振玉编,二十卷。著录传世的殷、周青铜器铭文拓本四千八百三十一器,从食器到兵器,分类按字数多少排列。蒐集颇富,只集拓本,并无释文。
《国语辞典》:殷墟书契考释(殷墟书契考释)  拼音:yīn xū shū qì kǎo shì
书名。民国罗振玉撰,一卷。为研究甲骨文字的书,分都邑、帝王、人名、地名、文字、卜辞、礼制、卜法八篇。民国十六年重加修订,改正前说,增加人名、地名,删改约一千数百条。
《国语辞典》:殷文存  拼音:yīn wén cún
书名。民国罗振玉编,三卷。书中收集彝器拓本中殷人文字,但因鉴定不精,亦搀有周器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