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制缚(制縛)
制约束缚。《东周列国志》第七回:“ 许叔 在东偏受 郑 制缚。”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五章:“ 美洲 独立前之奴隶,卒脱 英 人之制缚。此无他,能自认为国民耳。”
《骈字类编》:鹰缚(鹰缚)
元稹 酬许五康佐诗 鹤笼间警露,鹰缚闷牵韝。
《高级汉语词典》:札缚
结扎;捆缚
《韵府拾遗 尤韵》:缚牛(缚牛)
四分律藏时有比丘昼日往阿兰若处有贼缚牛置中比丘左右不见人念言此于我有益即解牛牵去
《骈字类编》:虎缚(虎缚)
陆游 庭中讼獠不贷人,急甚常如虎遭缚。
《國語辭典》:绑缚(綁縛)  拼音:bǎng fú
裍绑、拴缚。《三国演义》第二回:「玄德忙去观之,见绑缚者乃督邮也。」《西游记》第六回:「若赢了他,也不必列公绑缚,我自有兄弟动手。」
分類:绑缚捆绑
《骈字类编》:上缚(上缚)
北史姚僧垣传金州刺史伊娄穆以疾还京请僧垣省疾乃云自腰至脐似有三縳两脚缓纵不复自持僧垣即为处汤三剂穆初服一剂上缚即解次服一剂中缚复解又服一剂三缚悉除而两脚疼痹犹自挛弱更为合一剂稍得屈申僧垣曰终待霜降此患当愈及至九月遂能起行
《高级汉语词典》:剪缚
倒背双手捆绑起来
《韵府拾遗 药韵》:累缚(累缚)
净住子自非贪欲情厚势利心浓者则不容安处累缚
《漢語大詞典》:杀缚(殺縛)
(1).斩杀束缚。 唐 杜甫 《有事于南郊赋》:“奔乌攫之黝蟉,徒有势於杀缚。”
(2).犹缀合。 清 梅曾亮 《陈拜乡诗序》:“故其诗清旷迈俗,而杀缚事实,词与事称,非博览精择,一资为诗者不能也。”
《國語辭典》:拴缚(拴縛)  拼音:shuān fú
1.裍束。《水浒传》第六一回:「讨了十辆太平车子,唤了十个车夫,四五十拽车头口,把行李装上车子,行货拴缚完备。」《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杨奉曰:『可解马缰绳接连,拴缚帝腰,放下船去。』」
2.用话欺压人。《醒世姻缘传》第七九回:「我合他有甚么皮缠纸裹的帐么?你开口只拴缚著人。」
《國語辭典》:袒缚(袒縛)  拼音:tǎn fú
袒露身体,反绑手臂。表示降服顺从。唐。贾至〈虎牢关铭〉:「中原板荡,封豕荐食,龙战元黄,时则太宗据之以拒河朔,克擒丑夏,伪郑袒缚而请命。」
分類:投降
《漢語大詞典》:棕缚
棕绳。例如:解其棕缚。——·龚自珍《病梅馆记》
分類:棕绳
《国语辞典》:缚紧(缚紧)  拼音:fú jǐn
裍紧、绑紧。如:「付邮前,请先把包裹用绳子缚紧。」
《國語辭典》:扎缚(扎縛)  拼音:zhá fú
扎结、系绑。《水浒传》第三三回:「去土地大王庙前扎缚起一座小鳌山,上面结䌽悬花,张挂五七百碗花灯。」也作「札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