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88,分60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缘化
缘心
文字缘
缘道
募缘
一缘
缘墙
缘督
蚁缘
缘累
幻缘
谢尘缘
扑缘
缘隙
缘契
《漢語大詞典》:缘化(緣化)
佛教语。化缘。谓劝化有缘者,使行布施。 宋 苏轼 《与程正辅提刑书》之十五:“意欲买此陂,稍加葺筑,作一放生池。囊中已罄,輒欲缘化,老兄及 子由 各出十五千足,某亦竭力共成此一事。” 宋 王巩 甲申杂记:“愿缘化於此作一行宫。” 明 马愈 《马氏日钞·异骡》:“道士控羣骡,日行巷陌间,以芻豆为由,缘化钱物。”
《漢語大詞典》:缘心(緣心)
佛教语。谓攀缘事物之心。《圆觉经》:“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於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楞严经》卷二:“而我悟佛,现説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
《漢語大詞典》:文字缘(文字緣)
以文章交往而结成的因缘。 宋 吕本中 《九日晨起》诗:“了了江山梦,区区文字缘。” 清 黄景仁 《冬夜观耶律文正公像》诗:“昔时展墓今展画,为结一重文字缘。” 清 冯桂芬 《皖水迎师记》:“越三年,謁公 金陵 ,犹纵言及之曰:‘厥后东南事,不出君一书。’亦一段文字缘也。”亦省作“ 文缘 ”。 清 曹寅 《书院述事三十韵》:“此地结文缘,俛仰熟眉嫵。”
《漢語大詞典》:缘道(緣道)
(1).谓以攀缘之心行道。庄子·齐物论:“不喜求,不缘道。” 成玄英 疏:“固不以攀缘之心行乎虚通至道者也。”
(2).沿途。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栖逸:“ 驎之 闻命,便升舟,悉不受所餉,缘道以乞穷乏,比至 上明 亦尽。” 唐 韩愈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即提所作书,缘道歌吟,趋直言试。”
《國語辭典》:募缘(募緣)  拼音:mù yuán
化缘、募款结缘。如:「这个和尚发愿要建一座大庙,到处募缘。」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二。珠儿》:「会有眇僧,募缘于市,辄知人闺闼,于是相惊以神。」
分類:化缘
《漢語大詞典》:一缘(一緣)
(1).佛教用语。一种机缘或因缘。《法华经玄义》卷一上:“一根一缘,同一道味。”《大集经》卷三八:“若心不动,行住坐卧,常係一缘。”
(2).表数量。用于袈裟。 南朝 梁 简文帝 《谢赉纳袈裟启》:“蒙賚鬱金泥细衲袈裟一缘。”
《韵府拾遗 阳韵》:缘墙(缘墙)
墨子楚灵王好细腰其臣皆三饭为节胁息然后带缘墙然后起焉
《漢語大詞典》:缘督(緣督)
(1).谓守中合道,顺其自然。语出《庄子·养生主》:“缘督以为经。” 郭象 注:“缘,顺也。督,中也。”后亦指顺道守法。 晋 左思 《魏都赋》:“上垂拱而司契,下缘督而自劝。”
(2).引申为循理,折衷。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文明无不根旧迹而演来,亦以矫往事而生偏至,缘督校量,其颇灼然,犹孑与躄焉耳。”
《骈字类编》:蚁缘(蚁缘)
吴录九真移风县有土赤如胶人视土知蚁因垦以木枝其中则蚁缘而生漆坚凝如螳螂子蜱蛸折漆以染坚凝絮其色正赤所谓赤絮则此胶也
《漢語大詞典》:缘累(緣累)
犹牵累。 唐 刘禹锡 《苏州谢恩赐加章服表》:“ 顺宗 朝为郎官,以缘累出省。” 唐 白居易 《李肇王镒温造三人同制》:“今首坐者既復班列,缘累者亦当徵还。”
分類:牵累
《漢語大詞典》:幻缘(幻緣)
指人间世界。红楼梦第一回:“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都要下凡,造歷幻缘。”
《漢語大詞典》:谢尘缘(謝塵緣)
谓去世。 清 洪升 《长生殿·情悔》:“虽谢尘缘,难返仙庭。”
分類:去世
《漢語大詞典》:扑缘(撲緣)
附着。 宋 苏轼 《次韵章传道喜雨》:“扑缘鬉毛困牛马,啖啮衣服穿房户。”
分類:附着
《漢語大詞典》:缘隙(緣隙)
乘隙;乘机。后汉书·陈龟传:“ 胡 虏凶悍,因衰缘隙。” 南朝 梁 沈约 《会圃临春风》诗:“始摇荡以入闺,终徘徊而缘隙。”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洪榜》:“缘隙奋笔,加以酿嘲。”
分類:乘隙乘机
《漢語大詞典》:缘契(緣契)
犹缘分。一般指交友的缘分。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僧伽何国人》:“然余何人也,而和尚辱与同行,得非夙世有少缘契乎?”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受杖准地狱:“ 詮 回语之曰:‘弟子今此何所职掌,且於老僧有何缘契,而勤勤若此也。’”
分類:缘分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