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缓带轻裘(緩帶輕裘)
宽松的衣带,轻暖的皮衣。形容从容儒雅的风度。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元年:“明日王缓带轻裘而进,令 张彦 之卒擐甲执兵,翼马而从。”
《漢語大詞典》:缓带之思(緩帶之思)
《穀梁传·文公十八年》:“姪娣者,不孤子之意也。一人有子,三人缓带。”后遂以“缓带之思”表示求子心切。 清 姚鼐 《伍母陈孺人六十寿序》:“﹝ 杨孺人 ﹞贤明而好义,急缓带之思,乃得生母 陈孺人 来归,生子 瑛 及 光瑜 。”参见“ 缓带 ”。
分類:求子心切
《國語辭典》:缓带(緩帶)  拼音:huǎn dài
宽松衣带。形容从容不迫,安舒自在的样子。《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赞曰》:「而使边城守境之民,父兄缓带,稚子咽哺,胡马不窥于长城,而羽檄不行于中国,不亦便于天下乎!」三国魏。曹植箜篌引〉:「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
《漢語大詞典》:缓怠(緩怠)
缓慢松懈;拖延怠忽。管子·重令:“人心之变,有餘则骄,骄则缓怠……缓怠者民乱于内。” 梁启超 《美国政治略评》二:“中央之司法机关无有也,仅恃各省之捐欵以充国用,而各省所捐又皆缓怠,时或无有。”
《高级汉语词典》:缓动  拼音:huǎn dòng
缓慢移动、上升、下降或滑动
《漢語大詞典》:缓歌慢舞(緩歌慢舞)
柔和的歌声和舒缓的舞姿。 唐 白居易 《长恨歌》:“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亦作“ 缓歌縵舞 ”。 宋 李纲 《荔枝词》集句:“ 沈香亭 北倚栏干,缓歌縵舞凝丝竹。”
《漢語大詞典》:缓歌缦舞(緩歌縵舞)
见“ 缓歌慢舞 ”。
《漢語大詞典》:缓歌慢舞(緩歌慢舞)
柔和的歌声和舒缓的舞姿。 唐 白居易 《长恨歌》:“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亦作“ 缓歌縵舞 ”。 宋 李纲 《荔枝词》集句:“ 沈香亭 北倚栏干,缓歌縵舞凝丝竹。”
《漢語大詞典》:缓歌行(緩歌行)
古乐府《杂曲歌辞》名。本出于《缓声歌》。 南朝 宋 谢灵运 、 唐 李颀均 著有歌辞。见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五·前缓声歌。参见“ 缓声歌 ”。
《漢語大詞典》:缓声歌(緩聲歌)
古乐府《杂曲歌辞》之一。缓声,谓歌声柔缓。古辞仅存《前缓声歌》一首。 晋 陆机 , 南朝 宋 孔宁子 、 谢惠连 , 梁 沈约 均有拟作。见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五·前缓声歌。亦省作“ 缓歌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至于 张衡 《怨篇》,清典可味;《仙诗》《缓歌》,雅有新声。” 周振甫 注:“ 张衡 的《仙诗》《缓歌》已无考。《缓歌》《缓声歌》,乐府古辞有《前缓声歌》。”
《國語辭典》:缓急相济(緩急相濟)  拼音:huǎn jí xiāng jì
在紧急的时候,互相帮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五回:「朋友本来有通财之义,何况我们世交,这缓急相济,更是平常的事了。」
《高级汉语词典》:缓降  拼音:huǎn jiàng
逐渐降低(拱形物或拱顶的支架),以使拱形物或拱顶安全达到最终平衡安放状态
《漢語大詞典》:缓劲
使更加柔和、缓和或缓慢。例如:他在路边歇了一下,好缓一缓劲儿。
《漢語大詞典》:缓脉(緩脉)
(1).中医脉象。弛缓松懈之脉。常见于湿邪及脾胃虚弱等症。
(2).中医脉象。和缓均匀之脉。此为平人之脉。
《漢語大詞典》:缓漫(緩漫)
见“ 缓慢 ”。
《國語辭典》:缓慢(緩慢)  拼音:huǎn màn
不快、迟延。唐。白居易 江上对酒诗二首之一:「酒助疏顽性,琴资缓慢情。」
《分类字锦》:缓辔从禽(缓辔从禽)
宋史礼志太宗常以腊日校猎谕从臣曰腊日出狩以顺时令缓辔从禽是非荒也
宋史礼志太宗尝以腊日校猎谕从臣曰腊日出狩以顺时令缓辔从禽是非荒也
分类:蒐狩
《高级汉语词典》:缓辔而行
信马由缰地慢走
《漢語大詞典》:缓贫(緩貧)
犹安贫。墨子·非儒下:“且夫繁饰礼乐以淫人,久丧伪哀以谩亲,立命缓贫而高浩居,倍本弃事而安怠傲。” 张纯一 集解:“缓贫谓不事生业。” 王焕镳 校释:“缓贫,犹‘安贫’。”
分類:安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