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29
典故
5
词典
90
其它
34
共129,分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6
7
8
9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云缄
缄嘿
缄怨
难缄
缄素
缄秘
泥缄
密缄
宝缄
芳缄
幽缄
遥缄
缄鐍
藏缄
缄密
《高级汉语词典》:
云缄
云彩遮蔽
《漢語大詞典》:
缄嘿(緘嘿)
见“ 缄默 ”。
《國語辭典》:
缄默(緘默)
拼音:
jiān mò
闭口不说。《旧唐书。卷七二。李百药传》:「以为朋党,沉屈者未申,而在位者已损,所以人思苟免,竞为缄默。」《宋史。卷三二一。郑侠传》:「御史缄默不言,而君上书不已,是言责在监门而台中无人也。」
分類:
缄默
闭口
闭口不言
不言
《漢語大詞典》:
缄怨(緘怨)
谓心怀怨恨。 唐 沈佺期
《和杜麟台元志〈春情〉》
:“沉思若在梦,缄怨似无忆。” 唐
皎然
《古别离》
诗:“谁堪缄怨者,持此伤怀抱。” 明
何景明
《明月篇》
:“玉箸青蛾苦缄怨,缄怨含情不能吐。”
分類:
心怀
怀怨
怨恨
《高级汉语词典》:
难缄
难收
《漢語大詞典》:
缄素(緘素)
古人用缣帛作书,后因称书信为“缄素”。 宋
范成大
《南柯子》
词之二:“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 明
张羽
《怀友》
诗之三:“携赏邈难期,庶望遗缄素。”
分類:
缣帛
作书
书信
《漢語大詞典》:
缄秘(緘祕)
谓封闭隐秘。 唐 孙过庭
《书谱》
:“古今阻絶,无所质问,设有所会,缄祕已深,遂令学者茫然,莫知领要。” 唐 孙过庭
《书谱》
:“四海知音,或存观省。缄祕之旨,余无取焉。”
分類:
封闭
隐秘
《漢語大詞典》:
泥缄(泥緘)
古人书函多以泥封,后因以借指书信。 元
虞集
《风入松·寄柯敬仲》
词:“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 明
杨慎
《周五津寄锦笺并柬杨双泉》
诗:“老来无復生花梦,锦字泥缄付墨君。”
分類:
书函
泥封
书信
《漢語大詞典》:
密缄(密緘)
犹密封。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
:“﹝ 赵普 ﹞曰:‘ 晋王 素有德望,众所钦服,官家万年千载后,合是 晋王 继统。’仍上一札子论之。 昭宪 密缄题署,藏之於宫内。”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
:“至於国本之説,歷代所重,自 理 密 亲王之废, 世宗 创为密缄之法。”按,
《
清史稿·世宗纪
》
:“召王大臣九卿面諭之曰:‘建储一事,理宜夙定……今朕亲写密封,缄置锦匣,藏於正大光明匾额之后,诸卿其识之。’”
分類:
密封
《国语辞典》:
宝缄(宝缄)
拼音:
bǎo jiān
尊称别人的书信。
分类:
尊称
书信
《漢語大詞典》:
芳缄(芳緘)
对他人书信之敬称。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桃》
:“上相芳缄至,行臺綺席张。”
分類:
他人
书信
敬称
《漢語大詞典》:
幽缄(幽緘)
密封。
《文选·谢惠连〈捣衣〉诗》
:“盈篋自余手,幽缄候君开。” 吕延济 注:“幽,密;缄,封。” 唐
李白
《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
诗:“幽缄儻相传,何必向 天台 。”
分類:
密封
《漢語大詞典》:
遥缄(遥緘)
远处寄来的书信。 唐
王昌龄
《奉赠张荆州》
诗:“ 王君 飞舃仍未去, 苏耽 宅中意遥缄。” 清 陈守诒
《〈香祖楼〉后序》
:“捧遥缄而陨涕。”
分類:
远处
书信
《漢語大詞典》:
缄鐍(緘鐍)
谓以锁固封。
《
新唐书·崔祐甫传
》
:“ 朱泚 乱, 祐甫 妻 王 陷贼中, 泚 尝与 祐甫 同列,遗以繒帛菽粟,受而缄鐍之,帝还京,具封以献,士君子益重其家法云。” 清
邓显鹤
《湖南靖州训导毛府君墓志铭》
:“教諭君遗书满篋,缄鐍甚固,每一开读,流涕被面。”
《韵府拾遗 咸韵》:
藏缄(藏缄)
欧阳修诗天地至宝难藏缄。
《漢語大詞典》:
缄密(緘密)
(1).密封。
《魏书·萧宝夤传》
:“严加缄密,不得开视,考绩之日,然后对共裁量。”
(2).保守秘密。 唐
无名氏
《
玉泉子
》
:“ 瞻 以人情附己,不甚缄密,其计泄焉。”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爱奴
》
:“夫人雅敬先生,恐诸婢不洁,故以妾来。今日但须缄密,恐发觉,两无颜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苏仲芬》
:“ 仲芬 始而缄密,久而渐泄於门人。”
分類:
保守
密封
秘密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