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芙蓉褥  拼音:fú róng rù
绣花的锦被。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愁只愁眼昏腾扭不上同心扣,愁只愁意朦胧睡不稳芙蓉褥。」
《漢語大詞典》:花针(花針)
绣花用的细针。
分類:绣花花用
《漢語大詞典》:云兜(雲兜)
(1).便轿。 元 乔吉 《扬州梦》第一折:“则为它倚着云兜,我控着驊騮。” 元 张翥 《唐多令·寄意箜篌曲》词:“忍泪上云兜,断魂随彩舟。”
(2).高处的雀巢。 元 张弘范 《雏燕》诗:“羽毛香润态含痴,睡足云兜力尚微。” 元 吴景奎 《拟李长吉十二月乐辞·八月》:“云兜鷾鴯返故国,瑶阶络纬鸣寒莎。”
(3).绣花的兜肚儿。 明 梁辰鱼 《榴花泣·九日雨花台别陈文姝》套曲:“笑书生何事归偏骤,冷淡了馥馥香衾,遗落了小小云兜。”
分類:高处绣花
《國語辭典》:绣补(繡補)  拼音:xiù bǔ
1.明清时文武百官的公服上绣鸟兽等图案,以别品级的高下,称为「绣补」。见《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二六。礼部。冠服例》。
2.刺有文绣的椅垫被褥等细缛之类。汉。扬雄〈答刘歆书〉:「如是后一岁,作绣补灵节龙骨之铭、诗三章。」
《漢語大詞典》:文缯(文繒)
花绢。指绣花或织成图案的绢帛。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是以文繒薄织,不鬻於市。”资治通鉴·唐昭宗光化三年:“ 鎔 以其子节度副使 昭祚 及大将子弟为质,以文繒二十万犒军。” 胡三省 注:“文繒,绢之有文者,今谓之花绢。” 清 吴伟业 《偶成》诗之三:“异锦文繒歌者,黄金白璧苍头。”
《漢語大詞典》:龙子幡(龍子幡)
绣花的旗帜。《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宋书·臧质传:“﹝ 臧质 ﹞之镇,舫千餘乘,部位前后百餘里,六平乘并施龙子幡。”亦省作“ 龙子 ”。 明 孙临 《江南曲》诗:“东风四角吹龙子,札札橈声送急流。”
分類:绣花旗帜
《国语辞典》:绣花针(绣花针)  拼音:xiù huā zhēn
专门用来绣花的针,比一般针短而细。如:「只要工夫深,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西游记》第三回:「霎时收了法像,将宝贝还变做个绣花针儿,藏在耳内。」
分类:专门绣花
《漢語大詞典》:花样子(花樣子)
绣花用的底样。红楼梦第七回:“只见 薛宝釵 家常打扮……伏在几上和丫鬟 鶯儿 正在那里描花样子呢。”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六章:“ 刘秀英 家来了一个串门的老太太……挎着一个卖花样子和鞋面布的小篮子。”参见“ 花样 ”。
《國語辭典》:花样(花樣)  拼音:huā yàng
1.式样、名色。《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那门栏窗隔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老残游记二编》第三回:「人说什么马褂子颜色好,花样新鲜,冒冒失失的就问:『可是说三爷的那件马褂不是?』」
2.绣花的样本。
3.如花朵一般的。如:「花样年华」。
4.手段、诡计。如:「别想玩花样!我会在暗中监视你的!」
《國語辭典》:做针线(做針線)  拼音:zuò zhēn xiàn
做缝补或刺绣等工作。《红楼梦》第八回:「宝玉抓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做针线。」
《漢語大詞典》:镂襜(鏤襜)
绣花的裀垫。 前蜀 毛文锡 《接贤宾》词:“香韉鏤襜五花驄,值春景初融。流珠喷沫躞蹀,汗血流红。”
分類:绣花
《漢語大詞典》:罽绣(罽繡)
绣花毛毡。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罽绣弇汗,垂珥胡鲜。”
分類:绣花毛毡
《漢語大詞典》:鸳衾绣帐(鴛衾繡帳)
鸳纹的被子和绣花的帐帏。
《漢語大詞典》:云头子(雲頭子)
旧时女鞋前头的彩绣花样。或花,或鸟,或云,统称云头子。《金瓶梅词话》第二九回:“ 金莲 接过看了一回説:‘你这箇,到明日使甚么云头子?’”
《漢語大詞典》:逍遥伞(逍遥傘)
重檐绣花的伞盖,为旧时出丧时的一种仪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以后还有甚么顶马、素顶马、细乐、和尚、师姑、道士、万民伞、逍遥伞、铭旌亭、祭亭、香亭、喜神亭、功布、亚牌、马执事等类,也记不尽许多。”
《国语辞典》:绣衣朱履(绣衣朱履)  拼音:xiù yī zhū lǚ
绣花的衣服,红色的鞋子。形容穿著华丽。或借指穿著华丽的人。《儒林外史》第四七回:「余大先生抬头看尊经阁上绣衣朱履,觥筹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