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秩命
谓按等级给与俸禄。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兴二年:“凡 江 东豪杰名士,咸加收礼,为将军、郡守者四十餘人;或有老疾,就加秩命。”
《漢語大詞典》:秩稍
公家按官职给与的粮食。 唐 刘禹锡 《复荆门县记》:“糜羡财以偿其力役,汰冗食以资其秩稍。”
《国语辞典》:验放(验放)  拼音:yàn fàng
古代被选上的官员经查验无误,给与文凭,就可去指定省分报到,称为「验放」。
《國語辭典》:税单(稅單)  拼音:shuì dān
政府向人民收税所发给的单据。
《国语辞典》:白给(白给)  拼音:bái gěi
1.不须对方付任何代价,而有所给予。如:「买东西送赠品不过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生意人那有白给东西,做亏本生意的道理。」《红楼梦》第六○回:「别听那些混帐人的调唆,没的惹人笑话自己呆,白给人做粗活。」
2.徒然给与,等于浪费。如:「这些工具他不会用,给了也是白给。」
《国语辞典》:论功封赏(论功封赏)  拼音:lùn gōng fēng shǎng
依据功绩的大小,给与赏赐。《晋书。卷一○六。石季龙载记上》:「季龙入辽宫,论功封赏各有差。」也作「论功行封」、「论功行赏」。
《国语辞典》:供需失调(供需失调)  拼音:gōng xū shī tiáo
商品的供给与需求产生不相调合的现象。如:「连续台风来袭,使得蔬菜供需失调,价格上涨。」
《国语辞典》:供需失衡  拼音:gōng xū shī héng
供给与需求失去平衡。如:「台风过后,造成蔬果市场的供需失衡。」
《国语辞典》:计功行赏(计功行赏)  拼音:jì gōng xíng shǎng
考核功绩,给与奖赏。《精忠岳传》第七八回:「收拾人马,放炮安营,计功行赏。」
《国语辞典》:王命旗牌  拼音:wáng mìng qí pái
代表王命的旗与牌。为清代给与督抚提镇等的重权,凡犯重罪必须立即处决的人,以此旗牌行事,如同奉准王命实行。
《国语辞典》:资遣费(资遣费)  拼音:zī qiǎn fèi
雇主依法资遣劳工时,按劳工的年资与工资所给与之补偿费;教师及公务人员被资遣时,依法亦有资遣费。
《国语辞典》:居留权(居留权)  拼音:jū liú quán
政府依据本国法律的规定,给与非本国人在本国居留的权利。
《漢語大詞典》:断给(斷給)
判决给与。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释看语》:“前抚宪之断给,在 顺治 十二年,前任 张公 彼时给有印照。”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释看语》:“总之,众口纷纷,自当以抚宪之断给为铁案。”
分類:判决给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