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试婚(试婚)  拼音:shì hūn
指结婚前双方先同居一段时间,以试验双方的兴趣志向、目标理想是否一致,生活习惯能否适应,然后再做结婚的决定。
《国语辞典》:铁婚(铁婚)  拼音:tiě hūn
结婚六周年,西方俗称为「铁婚」。也称为「糖婚」。
《国语辞典》:糖婚  拼音:táng hūn
结婚满六周年,称为「糖婚」。也称为「铁婚」。
《国语辞典》:燕鉴(燕鉴)  拼音:yàn jiàn
用于结婚喜宴上的书信提称语。
《国语辞典》:花边婚(花边婚)  拼音:huā biān hūn
结婚十三周年纪念,西洋俗称为「花边婚」。
《国语辞典》:喝喜酒  拼音:hē xǐ jiǔ
参加结婚喜宴。如:「她预订年底请我们喝喜酒。」
分类:参加结婚
《国语辞典》:翠玉婚  拼音:cuì yù hūn
结婚五十五周年纪念,西方俗称为「翠玉婚」。也称为「绿宝石婚」。
《國語辭典》:坐床撒帐(坐床撒帳)  拼音:zuò chuáng sǎ zhàng
旧时婚仪,新婚夫妇拜堂后,入房就坐,女向左,男向右坐,妇女以金钱䌽果散掷。《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先生念诗赋,请新人入房坐床撒帐。」《红楼梦》第九七回:「后请贾政夫妇登堂行礼毕。送入洞房,还有坐床撒帐等事,俱是按金陵旧例。」
《国语辞典》:布婚  拼音:bù hūn
结婚二周年纪念,西洋俗称为「布婚」。也称为「棉布婚」、「棉婚」。
《漢語大詞典》:子孙饺子(子孫餃子)
旧时结婚仪式中给新娘、新郎做的饺子。民间风俗以为新婚夫妇食后会生儿育女。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七:“男男女女都拥挤出来,瞅着新人分大小,认亲友,吃子孙饺子。”
《国语辞典》:棉婚  拼音:mián hūn
俗称结婚满二周年为「棉婚」。也称为「布婚」、「棉布婚」。
《国语辞典》:麻婚  拼音:má hūn
西方称结婚十二周年为「麻婚」。
《国语辞典》:礼饼(礼饼)  拼音:lǐ bǐng
1.统称馈赠人的饼。
2.订婚或结婚时,男方送给女方的喜饼。
《国语辞典》:木婚  拼音:mù hūn
结婚五周年纪念,西洋俗称为「木婚」。
《国语辞典》:瓷婚  拼音:cí hūn
西洋习俗称结婚满二十年称为「瓷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