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分类词汇(续上)
火绒草
海虎绒
起绒
蒲棒
蒲绒
开司米
棉花绒
《漢語大詞典》:火绒草(火絨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灰白色绒毛,叶子长圆形或条状披针形,头状花序,瘦果长圆形。全草入药,对流行性感冒等有疗效。
《漢語大詞典》:海虎绒(海虎絨)
即长毛绒。割绒毛织物。用两种经纱(毛经纱和地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地经纱(多用麻或棉线)和纬纱(多用棉线)交织成地布,而毛经纱在地布上构成9-11毫米的毛绒。 郭沫若 《三诗人之死》:“﹝兔子﹞身上的茸毛也渐渐长得和海虎绒一样了。”
《漢語大詞典》:起绒
用起绒机或梳毛机加工形成绒毛
用抓、搔的办法使 起出绒
《国语辞典》:蒲棒  拼音:pú bàng
香蒲成熟的果穗。黄褐色,有绒毛,形状像棒子。
《國語辭典》:蒲绒(蒲絨)  拼音:pú róng
香蒲草雌花穗上的绒毛。可用来作枕头。如:「这个蒲绒枕又香又软,枕起来好舒服。」也作「蒲茸」。
《國語辭典》:开司米(開司米)  拼音:kāi sī mǐ
由克什米尔山羊的羊毛织造的布料。为英语cashmere的音译。纤维细而轻软,为高级衣料。也译作「卡什密阿」、「开喜米尔」、「开斯米」。
《國語辭典》:棉花绒(棉花絨)  拼音:mián huā róng
1.一种棉织品。由粗纱织成,较厚,表面有绒毛,多用来做衣服的衬里。
2.加工棉花时飞散出来的棉花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