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元都观
   
刘郎去后
 
刘郎已经老
 
刘郎未见
 
梦得重来郎省
 
吊麦伤桃
 
桃满观
 
桃花句
 
桃花误刘郎
 
无人不道看花回
 
燕麦兔葵
 
燕麦凫葵
 
玄都前度
 
玄都看花
  
玄都观中游
 
看花君子
 
看花才子
 
观中桃谢
 
观桃
 
观里千树

相关人物
刘禹锡


《本事诗·事感》
刘尚书自屯田员外左迁郎州司马,凡十年始徵还。方春,作〈赠看花诸君子〉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其诗一出,传于都下。有素嫉其名者,白于执政,又诬其有怨愤。他日见时宰,与坐,慰问甚厚。既辞,即曰:「近者新诗,未免为累,奈何?」不数日,出为连州刺史。其自?云:「贞元二十一年春,余为屯田员外,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居十年,诏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盛如红霞,遂有前篇,以记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四年,始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再游。时太和二年三月也。」诗曰:「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独来。」

例句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 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

典故
房玄龄经济才
 
岂可一日去玄龄

相关人物
房玄龄


《新唐书》卷九十六〈房玄龄列传〉~3853~
房玄龄字乔,齐州临淄人。……进尚书左仆射,监脩国史,更封魏。帝曰:「公为仆射,当助朕广耳目,访贤材。比闻阅牒讼日数百,岂暇求人哉?」乃敕细务属左右丞,大事关仆射。……居宰相积十五年,女为王妃,男尚主,自以权宠隆极,累表辞位,诏不听。顷之,进司空,仍总朝政。玄龄固辞,帝遣使谓曰:「让,诚美德也。然国家相眷赖久,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顾公筋力未衰,毋多让!」
典故
伏生藏壁
 
伏生遗经
 
口传伏生
 
济南书
  
访遗经
 
相关人物
伏生


《史记》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传〉~324~
伏生者,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馀,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朝错往受之。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閒。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
《汉书》卷八十八〈儒林列传·伏生〉~3603~
伏生,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时,求能治《尚书》者,天下亡有,闻伏生治之,欲召。时伏生年九十馀,老不能行,于是诏太常,使掌故朝错往受之。秦时禁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大兵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齐学者由此颇能言《尚书》,山东大师亡不涉《尚书》以教。伏生教济南张生及欧阳生。张生为博士,而伏生孙以治《尚书》徵,弗能明定。是后鲁周霸、雒阳贾嘉颇能言《尚书》云。

例句

儒中年最老,独有济南生。 司空曙 送王先生归南山

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 李白 赠何七判官昌浩

上古全经皆在口,秦人如见济南生。 皇甫冉 沣水送郑丰鄠县读书

典故
三折乃良医
  
三折臂
 
三折良医
 
折臂成医
 
经三折
  
肱频折
 
良医三折肱

相关人物
高彊


《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六〈定公·传十三年〉~982~
齐高彊曰:「三折肱知为良医。」
《孔丛子》卷上〈嘉言〉~58~2~
宰我使于齐而反。见夫子。曰梁邱据遇虺毒。三旬而后瘳。朝齐君。齐君会大夫众宾而庆焉。弟子与在宾列。大夫众宾并复献攻疗之方。弟子谓之曰夫所以献方将为病也。今梁邱巳疗矣。而诸夫子乃复献方。方将安施。意欲梁邱大夫复有虺害当用之乎。众坐默然无辞。弟子此言何如。夫子曰汝说非也。夫三折肱为良医。梁邱子遇虺毒而获疗。犹有与之同疾者。必问所以巳之之方焉。众人为此故各言其方。欲售之以巳人之疾也。凡言其方者。称其良也。且以参据所以巳之之方优劣耳。

例句

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人生不失意,焉能慕己知。 刘禹锡 学阮公体三首

悬头曾苦学,折臂反成医。 李商隐 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

典故
挂帙牛角
 
挂汉书
 
挂牛角
 
书挂牛角
 
书挂角
 
束书牛角
 
汉书挂牛角
 
牛背读书
   
茧栗挂汉书
 
角上汉书
 
角挂经
 
角端挂汉编

相关人物
李密


《旧唐书》卷五十三〈李密列传〉
李密字玄邃,本辽东襄平人。魏司徒弼曾孙,后周赐弼姓徒何氏。祖曜,周太保、魏国公;父宽,隋上柱国、蒲山公:皆知名当代。徙为京兆长安人。密以父荫为左亲侍,尝在仗下,炀帝顾见之,退谓许公宇文述曰:「向者左仗下黑色小儿为谁?」许公对曰:「故蒲山公李宽子密也。」帝曰:「个小儿视瞻异常,勿令宿卫。」他日,述谓密曰:「弟聪令如此,当以才学取官,三卫丛脞,非养贤之所。」密大喜,因谢病,专以读书为事,时人希见其面。尝欲寻包恺,乘一黄牛,被以蒲鞯,仍将汉书一帙挂于角上,一手捉牛靷,一手翻卷书读之。尚书令、越国公杨素见于道,从后按辔蹑之,既及,问曰:「何处书生,耽学若此?」密识越公,乃下牛再拜,自言姓名。又问所读书,答曰:项羽传。越公奇之,与语大悦,谓其子玄感等曰:「吾观李密识度,汝等不及。」于是玄感倾心结托。

简释

牛角挂书:指人好学。宋陆游《对酒》:“牛角挂书何足问,虎头食肉亦非豪。”

典故
河间礼乐
 
河间经术

相关人物
刘德(河间献王)


《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列传·河间献王刘德〉~240~
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繇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是时,淮南王安亦好书,所招致率多浮辩。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注疏》、《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其学举六艺,立《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修礼乐,被服儒术,造次必于儒者。山东诸儒多从而游。武帝时,献王来朝,献雅乐,对三雍宫及诏策所问三十馀事。其对推道术而言,得事之中,文约指明。

例句

子建文笔壮,河间经术存。 杜甫 别李义

枚乘文章老,河间礼乐存。 杜甫 奉汉中王手札

典故
太山重
 
死重泰山
 
泰山经
 
轻鸿毛
 
重泰山
  
鸿矛


《昭明文选》卷四十一〈书上·报任少卿书〉~860~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正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例句

漂船摆石万瓦裂,咫尺性命轻鸿毛。 韩愈 贞女峡

典故
写鹅经
 
黄庭换鹅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200~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典故
九炊为真玉
 
火辨良玉
 
美玉经三火
 
良玉猛火
 
试玉烧三日


《淮南子》卷二〈俶真训〉~52~
譬若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则至德天地之精也。
典故
纱缦业
 
绛帐清风
 
绛纱传授
 
韦幔传经


《晋书》卷九十六〈列女列传·韦逞母宋氏〉~252~
韦逞母宋氏,不知何郡人也,家世以儒学称。宋氏幼丧母,其父躬自养之。及长,授以周官音义,谓之曰:「吾家世学周官,传业相继,此又周公所制,经纪典诰,百官品物,备于此矣。吾今无男可传,汝可受之,勿令绝世。」属天下丧乱,宋氏讽诵不辍。其后为石季龙徙之于山东,宋氏与夫在徙中,推鹿车,背负父所授书,到冀州,依胶东富人程安寿,寿养护之。逞时年小,宋氏昼则樵采,夜则教逞,然纺绩无废。寿每叹曰:「学家多士大夫,得无是乎!」逞遂学成名立,仕苻坚为太常。坚尝幸其太学,问博士经典,乃悯礼乐遗阙。时博士卢壸对曰:「废学既久,书传零落,比年缀撰,正经粗集,唯周官礼注未有其师。窃见太常韦逞母宋氏世学家女,传其父业,得周官音义,今年八十,视听无阙,自非此母无可以传授后生。」于是就宋氏家立讲堂,置生员百二十人,隔绛纱幔而受业,号宋氏为宣文君,赐侍婢十人。周官学复行于世,时称韦氏宋母焉。
典故
经传拱汉皇

相关人物
刘恒(汉文帝)


晋·葛洪《神仙传》卷三《河上公》
公结草为庵于河之滨。帝读《老子经》颇好之,敕诸王及大臣皆颂之,有所不解数事,时人莫能道之。闻时皆称河上公解《老子经》义旨,乃使所不决之事以问。公曰:「道尊德贵,非可遥问也。」帝即幸其庵躬问之……公乃授《素书》二卷与帝,曰:「熟研之,此经所疑皆了,不事多言也。余注此经以来一千七百馀年,凡传三人,连子四矣,勿以示非其人。」言毕失其所在。

例句

身退卑周室,经传拱汉皇。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

典故

《周易》卷一《屯卦》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唐·孔颖达疏:「经谓经纬,纶谓纲纶。言君子法此屯象。有为之时,以经纶天下,约束于物,故云君子以经纶也。」

例句

立身素耿介,处难思经纶。 皎然 送穆寂赴举

生徒希匠化,寰海仰经纶。 贯休 赠抱麻刘舍人

典故
一喷空凡马
 
文彩风流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英雄割据皆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文彩风流今尚存】。学书初学卫夫人【案:卫夫人。名铄。展之女。李矩妻。学书于钟繇。】,但恨无过王右军过王右军【案:王羲之学书于卫夫人。】【但恨未过王右军】。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开元之中常引见【开元之年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案:当是重画。】。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褒公鄂公【案:贞观十七年。诏阎立本画淩烟阁功臣二十四人。鄂国公尉迟敬德第七。褒国公段志玄第十。】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英姿飒爽犹酣战】【英姿飒飒来酣战】【英姿飒飒犹酣战】。先帝天马玉花骢【先帝御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夐立阊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法匠惨澹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案:明皇好大马。西域大宛岁有献贡。命悉图其骏。】。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弟子韩干【案:干。大梁人。初师曹霸。后入供奉。令师陈闳。对曰。陛下内厩马。乃臣师也。】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亦能画马穷殊状】。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将军画善盖有神【将军画妙盖有神。将军善画盖有神】【将军尽善盖有神】【将军尽妙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偶逢佳士亦写真】。即今飘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他富至今我徒贫】。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典故
经旨得欧阳学


《欧阳修全集·附录》卷二〈欧阳文忠公神盗碑〉
公于六经,长于《易》、《诗》、《春秋》,其所发明,多古人所未见。尝奉诏撰《唐本纪》、《表》、《志》,《五代史》二书。《本纪》法严而词约,多取《春秋》遗意。……凡为《易童子问》三卷、《诗本义》十四卷。
典故
井春五经

相关人物
井丹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井丹〉~2764~
井丹字大春,扶风郿人也。少受业太学,通《五经》善谈论,故京师为之语曰:「《五经》纷纷井大春。」性清高,未尝修刺候人。……隐闭不关人事,以寿终。

例句

李充四部,井春五经。 李瀚 蒙求

《漢語大詞典》:兔葵燕麦(兔葵燕麥)
形容景象荒凉。 唐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绝句》引:“重游 玄都 ,荡然无復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於春风耳。” 宋 程先 《锁窗寒》词:“但兔葵燕麦,风前摇荡,径花成土。” 清 方文 《宿姜开先衍园》诗:“瑶草琼花何处覔?兔葵燕麦不胜情。”
分類:景象荒凉
《國語辭典》:前度刘郎(前度劉郎)  拼音:qián dù liú láng
东汉永平年间,刘晨、阮肇在天台山遇仙人,还乡后二人于太康年间重入天台山的故事。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后称去而复来的人为「前度刘郎」。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安公子是前度刘郎,何小姐是司空见惯,倒也用不著十分羞涩,便举案齐眉,同吃了一顿饭。」
《漢語大詞典》:玄都观(玄都觀)
(1). 北周 、 隋 、 唐 道观名。原名 通道观 , 隋 开皇 二年改名为 玄都观 。在 陕西省 长安县 南 崇业坊 。见 宋 宋敏求 《长安志》。后废。 唐 刘禹锡 《戏赠看花诸君子》诗:“ 玄都观 里桃千树,尽是 刘郎 去后栽。” 金 元好问 《玄都观桃花》诗:“前度 刘郎 復 阮郎 , 玄都观 里醉红芳。”
(2).泛指道观。 明 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好将 金谷 楼中女,改作 玄都观 里仙。”
《漢語大詞典》:济南生(濟南生)
谓 汉 朝 伏生 。 秦 博士, 西汉 今文《尚书》最早传播者。 伏生 , 济南 人,故称。 唐 李白 《赠何七判官昌浩》诗:“羞作 济南生 ,九十诵古文。” 唐 皇甫冉 《沣水送郑丰鄠县读书》诗:“上古全经皆在口, 秦 人如见 济南生 。”
《國語辭典》:逸书(逸書)  拼音:yì shū
1.久经散逸的古书。
2.汉武帝末,鲁恭王整修孔子故居时于复壁里所发现的《尚书》篇章。较汉初伏生所传《今文尚书》二十九篇多出十六篇,号称《古文尚书》。
《國語辭典》:三折肱  拼音:sān zhé gōng
比喻阅历深,取得丰富的经验,自然造诣精深。参见「三折肱为良医」条。宋。张侃〈岁时书事〉诗:「年来三折肱,逢人漫称好。」
分類:挫折良医
《漢語大詞典》:肱三折
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后以“肱三折”比喻精于医术。 沈昌直 《赠董蓉生》诗:“家世肱三折,文才笔一枝。”自注:“君精医术,并喜为诗。”
分類:精于医术
《國語辭典》:牛角挂书(牛角掛書)  拼音:niú jiǎo guà shū
唐李密贫寒,乘牛挂书于角上,边行边读书。典出《新唐书。卷八四。李密传》。比喻勤勉读书。
分類:李密事迹
《國語辭典》:牛角书生(牛角書生)  拼音:niú jiǎo shū shēng
唐李密贫寒,乘牛挂书于角上,边行边读书。典出《新唐书。卷八四。李密传》。后比喻勤勉的读书人。宋。刘克庄沁园春。一卷阴符〉词:「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从折简招。」
《國語辭典》:牛角挂书(牛角掛書)  拼音:niú jiǎo guà shū
唐李密贫寒,乘牛挂书于角上,边行边读书。典出《新唐书。卷八四。李密传》。比喻勤勉读书。
分類:李密事迹
《國語辭典》:鸿毛泰山(鴻毛泰山)  拼音:hóng máo tài shān
比喻二者轻重悬殊,多指生命价值的重大和轻微。语本《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旧唐书。卷一二七。列传。彭偃》:「君子遇夷险之机,不易其节;小人昧逆顺之道,而陷于刑。鸿毛泰山,斯为至论。」
《國語辭典》:经纶(經綸)  拼音:jīng lún
整理蚕丝。引申为规划、治理。《礼记。中庸》:「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论曰》:「自后经纶失方,畔服不一。」
《漢語大詞典》:经营惨淡(經營慘淡)
见“ 经营惨澹 ”。
《漢語大詞典》:经营惨澹(經營慘澹)
苦心从事。亦指对艺术创作的苦心构思。 宋 辛弃疾 《鹧鸪天·和昌父》词之二:“花餘歌舞欢娱外,诗在经营惨澹中。” 梁启超 《过渡时代论》五:“全国民族亦遂不得不经营惨澹,跋涉苦辛,相率而就於过渡之道。”亦作“ 经营惨淡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富人行乐之法》:“财多则思运,不运则生息不繁。然不运则已,一运则经营惨淡,坐起不宁,其累有不可胜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