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儒书(儒書)
儒家经籍。《左传·哀公二十一年》:“ 鲁 人之皋,数年不觉,使我高蹈。唯其儒书,以为二国忧。” 杜预 注:“言 鲁 据 周 礼,不肯答稽首,令 齐 、 邾 远至。” 汉 王充 论衡·讲瑞:“儒书之文,难以实事。” 唐 白居易 《三教论衡》:“儒书奥义,既已讨论;释典微言,亦宜发问。”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二:“僧 慧暕 涉猎儒书,而有戒行。”
分類:儒家经籍
《漢語大詞典》:金经(金經)
指佛道经籍。 唐 陈子昂 《酬田逸人游岩见寻不遇》诗:“石髓空盈握,金经祕不闻。” 唐 杨衡 《宿陟岵寺云律师院》诗:“玉炉扬翠烟,金经开縹帙。”
《國語辭典》:中经(中經)  拼音:zhōng jīng
1.宫中秘藏的经籍。《晋书。卷三九。荀勖传》:「及得汲郡冢中古文竹书,诏勖撰次之,以为中经,列在秘书。」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于是采公曾之中经,刊弘度之四部。」
2.唐、宋国子监教诸生读经或进士考试时,依文字的多寡,将经书分为大、中、小三级。隋唐称《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宋称《书经》、《易经》、《公羊》、《谷梁》、《仪礼》为「中经」。
3.中间经过。如:「从台北到高雄,中经台中。」
《漢語大詞典》:古经(古經)
(1).古文经书。指用 秦 以前的文字写的经籍。汉书·艺文志:“《礼古经》五十六卷。”后汉书·儒林传·董钧:“ 玄 本习《小戴礼》,后以古经校之。”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前言》:“《春秋古经》就是《左氏传》《经》,因为它原来是古代文字写的,所以称它为‘古经’。”
(2).指《旧约圣经》。即《旧约全书》。天主教称 耶稣 以前的犹太教为古教,《旧约圣经》从古教继承而来,故在 中国 的天主教称《旧约圣经》为古经。
《漢語大詞典》:秘书郎(祕書郎)
官名。 魏 晋 时置,属秘书省,掌管图书经籍。或称秘书郎中。 唐 代曾改称兰台郎。历代多另设校书郎,校勘典籍,以秘书郎专掌图书收藏及抄写事务。 明 初并其职于翰林院。 清 末在翰林院检讨之下复设秘书郎一职。
《漢語大詞典》:灵音(靈音)
(1).仙乐。汉武帝内传:“於是众声澈朗,灵音骇空。”云笈七籤卷十六:“灵音振空洞,九玄离幽裔。”
(2).犹梵音。颂经声。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涅槃甘露,承眷而宵流;船若灵音,杂祥以昼引。” 清 许承钦 《夏仲自正觉寺游佛山谷》诗之三:“当年振灵音,峯首皆前掷。”
(3).指道教经籍。云笈七籤卷九:“中有七万言,灵音道妙,微旨难详。”云笈七籤卷十六:“寳书妙重九天,灵音施於上圣,非鬼神所闻。”
(4).灵物的声音。云笈七籤卷八四:“夫虎狼恶兽,闻麟唱而窜穴;百鸟羣游,听凤鸣而絶响……所贵在於灵音神气,道妙发焕。”
(5).美妙的诗歌。 唐 陆龟蒙 《和张广文贲旅泊吴门次韵》:“苦调虽潜倚,灵音自絶羣。”
《國語辭典》:蕊珠经(蕊珠經)  拼音:ruǐ zhū jīng
道教的经文。唐。鲍溶 寄峨嵋山杨炼师诗:「道士夜诵蕊珠经,白鹤下绕香烟听。」元。萨都剌 酌桂芳庭诗:「接竹池通丹井水,隔松人诵蕊珠经。」
分類:道教经籍
《漢語大詞典》:儒经(儒經)
儒家的经籍。 唐 杨衡 《经赵处士居》诗:“云居避世客,髮白习儒经。”
分類:儒家经籍
《漢語大詞典》:司籍
(1).管理典籍。文选·班固〈答宾戏〉:“ 刘向 司籍,辨章旧闻。” 李善 注引 项岱 曰:“司,主也。籍,书籍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岁借民力,条之於版,春秋司籍,即其事也。” 范文澜 注:“左传·昭公十五年:‘ 孙伯黶 司 晋 之典籍……’此春秋司籍説所本。” 唐 刘知几 《〈史通〉序》:“自惟歷事二主,从宦两京,遍居司籍之曹,久处载言之职。”
(2).管理簿册。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庶政·育养婴儿》:“后建客堂,两廡各三楹,司籍、出纳、会计之事皆在焉。”
(3). 唐 代皇宫女官名。属尚仪院,掌四部经籍、笔札几案。 田汉 《谢瑶环》第一场:“天官尚书 梁王 武三思 ,左台殿中侍御史 徐有功 、尚仪院司籍 谢瑶环 同上, 武三思 正与 谢瑶环 争执中。”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三
《漢語大詞典》:对义(對義)
旧时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从儒家经籍中摘句为题,考生根据经义解题作文。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 晦庵 省试,经题出‘刚中而应’,连案者云:‘此句凡七出。’先生嘿数止五出,乃据所记对义。”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二年“有举人呼噪於贡院门” 元 胡三省 注:“其进士试诗、赋、文、策、帖经、对义。”
《漢語大詞典》:琼文(瓊文)
(1).美玉的文采。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石琼文而翕赩,山龙鳞而炤烂。” 唐 欧阳詹 《福州送郑楚材赴京》诗:“门承若兰族,身藴如琼文。”
(2).指道教经籍。刻于玉板,故称。 唐 皮日休 《寄题玉霄峰叶涵象尊师所居》诗:“晓案琼文光洞壑,夜坛香气惹杉松。” 明 杨慎 《艺林伐山·仙经》:“琼文、藻笈、琳篆、琅函,皆指道书也。”
《漢語大詞典》:章指
(1).亦作“ 章旨 ”。诗文的主旨。 唐 司空图 《与极浦书》:“ 郑 杂事不罪,章指亦望呈达。” 明 胡应麟 诗薮·遗逸上:“《上山採蘼芜》一篇,章旨浑成,特为神妙。”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辞尚体要,有体有要,则今日章旨结撰之谓,而非以餖飣剽窃句字为体要也。”
(2).经籍注释的一种形式。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孟子章指:“ 赵岐 注孟子,每章之末括其大旨,间作韵语,谓之章指,文选注所引 赵岐 《孟子章指》是也。”
《漢語大詞典》:蕊简(蕊簡)
指道教经籍。又名蕊书。 明 王志坚 《表异录·艺文》:“道书曰蕊简,佛经曰贝文。”
《国语辞典》:郗鉴(郗鉴)  拼音:chī jiàn
人名。(西元269~339)字道徽,东晋名臣。博览经籍,明帝时,拜为安西将军,移车骑将军,与王导、卞壸等同心辅政,封南昌县公。苏峻之乱,誓师勤王,复安晋室。谥文成。著有文集十卷。
《漢語大詞典》:译场(譯場)
古代翻译佛教经籍的机构。有由私人和团体组织者,有以国家之力设立者。分工甚为细密,有译主、笔受、度语、证梵、润文、证义、校勘、监护等项。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序论》:“ 唐 代译经,为了翻译的谨严,译场设有专职的‘证义’,以审查译出的佛典,是否表达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