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證件  拼音:zhèng jiàn
證明各类事物的文件,统称为「證件」。
《國語辭典》:长途跋涉(長途跋涉)  拼音:cháng tú bá shè
长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程长远,行走艰辛。《精忠岳传》第六六回:「妾身身犯国法,理所当然,怎敢劳贤姊长途跋涉?」也作「跋涉长途」。
《國語辭典》:万古千秋(萬古千秋)  拼音:wàn gǔ qiān qiū
世世代代。形容时间的长久。宋。沈佺期 邙山诗:「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四折:「方才见无私王法,留传与万古千秋。」也作「万代千秋」。
分類:经历时间
《漢語大詞典》:土山头果毅(土山頭果毅)
唐 时对不经历员外郎而直接升为郎中的人的谑称。果毅, 唐 时统府兵之官。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谐谑》:“旧例,郎中不歷员外郎拜者,谓之土山头果毅。言其不歷清资,便拜高品,有似长征兵士,便得边远果毅也。”太平广记卷二四九引 唐 胡璩 谭宾录·赵谦光:“ 唐 诸郎中,不自即员外郎拜者,谓之土山头果毅。”
《國語辭典》:太阳年(太陽年)  拼音:tài yáng nián
地球绕行太阳时,太阳两次出现于相同位置(例如春分点)的间隔时间,相当于365天5小时48分又45秒。
《國語辭典》:太阳日(太陽日)  拼音:tài yáng rì
根据太阳位置周期变化的计日方式。「真太阳日」以太阳实际位置计算,例如太阳通过子午线时刻,称为「正午」,两次正午之间为「真太阳日」。由于地球椭圆的公转轨道,以及太阳轨迹并非在赤道上,每个真太阳日长短不同。日常生活钟表使用「平太阳日」,是全年真太阳日的平均值。每个平均太阳日为24小时。
《漢語大詞典》:一生九死
谓经历多次生命危险而幸存。 明 刘道开 《畴昔》诗:“畴昔干戈里,飘零剩此身;一生九死客,两代六朝人。”
《漢語大詞典》:一声不吭
长篇小说。德国伯尔作于1953年。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苦难的鲍格纳,战后在电话局里任小职员。他收入微薄,一家人挤在一间简陋的小屋里,夫妻俩只能在周末去廉价的小旅馆相会。妻子一声不吭地忍受着生活的艰难。
《漢語大詞典》:一佛出世
(1).佛教认为世界每经历一小劫,有一佛出世。隋书·经籍志四:“每一小劫,则一佛出世。” 宋 陆游 《南唐书·浮屠传》:“ 开宝 初有北僧号小长老,自言募化而至…… 后主 大悦,谓之一佛出世。”
(2).引申为难得之意。海录碎事·臣职引 宋 孔平仲 谈苑:“ 文宗 尝谓近臣曰:‘词臣之选,古今尤重,朕闻朝廷除一舍人,六亲相贺,谚以为一佛出世,岂容易哉!’”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帝﹞尝谓左右曰:‘朕早闻人言,朝廷命一知制誥,六姻相贺,以谓一佛出世,岂容易哉!’”
(3).犹一佛出世,二佛生天。《水浒传》第九回:“﹝差拨﹞把 林冲 駡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
《漢語大詞典》:一大劫
(1).佛教谓世界经历一次大生大灭的漫长时间。包括“成、住、坏、空”四个中劫。参阅《俱舍论》大智度论法苑珠林卷三:“八十小劫,名一大劫。”参见“ 中劫 ”、“ 小劫 ”。
(2).道教谓天运九千九百周,地转九千三百度,以致阴阳变通、天地改易。参见“ 大劫 ”。
《國語辭典》:大劫  拼音:dà jié
1.大灾难。唐。皮日休〈开元寺佛舍本〉诗:「乳糜味断中天觉,麦麨香消大劫知。」
2.佛学上称天地一成一毁为一劫,经八十小劫为一大劫。《法苑珠林》卷一:「世间成时二十别劫,住时二十别劫,坏时二十别劫,空时二十别劫,此中以住合成,以空合坏,故各四十别劫,总此成坏合有八十别劫为一大劫。」
《國語辭典》:现身说法(現身說法)  拼音:xiàn shēn shuō fǎ
原指观世音菩萨来教导众生,因众生的不同因缘,而化现适当的各种身分。见《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后比喻以亲身经历为例證,来劝导别人。如:「他以自己苦读多年的经验,现身说法,更是可贵。」
《国语辞典》:临床经验(临床经验)  拼音:lín chuáng jīng yàn
医学上指医疗人员具有对病人实际观察和治疗疾病的经历。如:「这位医师已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医术非常高明。」
《国语辞典》:石枯松老  拼音:shí kū sōng lǎo
石头枯裂,松树老朽。形容经历时间长久。金。丘处机〈水龙吟。混元南岳初开〉词:「吟咏从佗,海移山变,石枯松老。」
《国语辞典》:涉艰履危(涉艰履危)  拼音:shè jiān lǚ wéi
经历各种危难和险阻。南朝齐。虞玩之〈上表告退〉:「经昏践乱,涉艰履危,仰圣德以求全,凭贤辅以申节。」也作「涉危履险」。
《国语辞典》:涉危履险(涉危履险)  拼音:shè wéi lǚ xiǎn
经历各种危难和险阻。《后汉书。卷三八。度尚传》:「磐身婴甲冑,涉危履险,讨击凶患,斩殄渠帅。」也作「涉艰履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