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毕身(畢身)
终身;一生。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郭元振》:“君诚人耶?能相救免,毕身为扫除之妇,以奉指使。”
分類:终身一生
《漢語大詞典》:终己(終己)
犹终身。资治通鉴·周显王十六年:“然则且有子弑其父,臣弑其主者,而王终已不知也。” 胡三省 注:“终己,犹言终身也。”
分類:终身
《漢語大詞典》:相许(相許)
(1).谓愿许终身。 南朝 梁 沈约 《夜白紵》诗:“ 秦 筝 齐 瑟 燕 赵 女,一朝得意心相许。” 唐 顾况 《梁广画花歌》:“手把 梁生 画花看,凝嚬掩笑心相许。”
(2).泛指表示应允,允许。《东周列国志》第七三回:“公子之言是也。但 诸 ( 专诸 )有老母在堂,未敢以死相许。”
(3).赞许。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流辈多相许,时贤亦见推。” 陆嵩 《赠龚蓝生照琪大令》诗:“相逢一语感相许,便与深衷吐款款。”
《漢語大詞典》:终穷(終窮)
(1).终极;穷尽。庄子·大宗师:“相忘以生,无所终穷。” 宋 沈作哲 寓简卷一:“天下之事无终穷也,而亦无尽也。” 清 顾炎武 《劳山歌》:“宣气生物理则同,旁薄万古无终穷。”
(2).终身穷苦。《楚辞·九章·涉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严忌〈哀时命〉》:“举世以为恒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王逸 注:“言举世不识贤愚以为常俗,我固当终身穷苦而已。”
《國語辭典》:没世(沒世)  拼音:mò shì
1.死亡。《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没世遗爱,古之益友。」
2.终身、永远。如:「没世不忘先生的栽培。」《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我情愿青衿没世也罢,割恩爱而博功名,非吾愿也。」
《國語辭典》:五戒  拼音:wǔ jiè
1.佛教戒律之一。为佛教徒应持守的五项戒律。指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长阿含经》卷二:「时彼女从佛受五戒已,舍本所习,秽垢消除,即从座起,礼佛而去。」
2.在家人。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三四出:「自家乃是弥陀寺中一个五戒便是。」
《國語辭典》:废锢(廢錮)  拼音:fèi gù
革除官职,终身不得再出仕。《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邵遂废锢终身。燮在职二年卒,时人感其世忠正,咸伤惜焉。」
《漢語大詞典》:守终(守終)
谓终身坚守不止。国语·周语上:“吾闻夫 犬戎 树惇,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 汉 蔡邕 《陈太丘碑》:“资始既正,守终有令。”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洁皎分以守终,不逊避而苟免者,节人也。”
《國語辭典》:无期徒刑(無期徒刑)  拼音:wú qí tú xíng
无期限的徒刑,终身囚禁,为最重的自由刑。
《國語辭典》:死而后已(死而後已)  拼音:sǐ ér hòu yǐ
竭尽所能从事,到死方才停止。《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也作「死而后止」。
《國語辭典》:一失足成千古恨  拼音:yī shī zú chéng qiān gǔ hèn
一旦犯错堕落,便遗憾终身。《隋唐演义》第六五回:「谚云:『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古人说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我也明知道对不住人,但是叫我也无法补救。」
《漢語大詞典》:遗恨终天(遺恨終天)
谓终身感到悔恨。《历史研究》1976年第2期:“ 洪仁玕 后来谈到这遗恨终天的事件时指出,‘ 安庆 一失,沿途至 天京 之城相继陷落不可复守矣。’”
分類:终身悔恨
《漢語大詞典》:养老女(養老女)
谓终身不出嫁的女子。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 邓秀梅 没有听完,笑起来说:‘调皮的,爱笑的,读书的,要出嫁的,打摆子的,都不好培养,照你这样说,只有呆板的,爱哭的,不爱学习的,留在家里养老女的,才能培养了!’”
《国语辞典》:罗汉身子(罗汉身子)  拼音:luó hàn shēn zi
妇女终身不行经的生理情况。
《国语辞典》:没身不忘(没身不忘)  拼音:mò shēn bù wàng
没身,终身。没身不忘指永远不能忘记。宋。陈亮〈众祭孙冲季文〉:「失声而号,痛裂肺肠,何以尉子,没身不忘。」也作「没齿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