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21,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仔细
细故
细事
细字
巨细
细腰
细路
雨细
细读
细听
细语
细微
细碎
琐细
香细
《國語辭典》:仔细(仔細)  拼音:zǐ xì
1.周密、不轻率。《三国演义》第五六回:「仔细想来:益州刘璋是我主人之弟,一般都是汉朝骨肉。」《红楼梦》第七三回:「又吩咐各上夜人仔细搜查;又一面叫查二门外邻园墙上夜的小厮们。」
2.注意、小心。《初刻拍案惊奇》卷三:「老兄带了许多银子,没个做伴,独来独往,只怕著了道儿,须放仔细些!」《红楼梦》第四九回:「仔细割了手,不许哭。」也作「子细」。
3.俭省。如:「日子过得仔细。」
《國語辭典》:细故(細故)  拼音:xì gù
细小而不值得计较的事。唐。杜甫〈赤霄行〉:「丈夫垂名动万年,记忆细故非高贤。」唐。柳宗元 故银青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轻重都尉宜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终身坦荡,而细故不入,其达生知足落落如此。」
《國語辭典》:细事(細事)  拼音:xì shì
琐碎的小事。《南史。卷七○。循吏传。何远传》:「性刚严,吏人多以细事受鞭罚,遂为人所讼。」《红楼梦》第四七回:「素性爽侠,不拘细事。」
分類:细事小事
《國語辭典》:细字(細字)  拼音:xì zì
极小的字。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庾肩吾常服槐实,年七十馀,目看细字,须发犹黑。」唐。韩愈〈短灯檠歌〉:「夜书细字缀语言,两目眵昏头雪白。」也称为「细书」。
分類:小字
《國語辭典》:巨细(巨細)  拼音:jù xì
1.大小。《列子。汤问》:「物有巨细乎?有修短乎?有同异乎?」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巨细或殊,情理同致。」
2.重要和不重要的事情。《史记。卷九四。田儋传》:「而横相之,专国政,政无巨细皆断于相。」《魏书。卷八八。良吏传。宋世景传》:「民间之事,巨细必知,发奸摘伏,有若神明。」
《國語辭典》:细腰(細腰)  拼音:xì yāo
1.纤细的腰。《荀子。君道》:「楚庄王好细腰,故朝有饿人。」《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也作「细要」。
2.棺木覆盖时,上下能够接合的特制凹凸部分。「腰」文献异文作「要」。汉。王符《潜夫论。浮侈》:「后世以楸梓槐柏杶桦,各取方土所出,胶漆所致,钉细要,削除铲,靡不见际会。」
《國語辭典》:细路(細路)  拼音:xì lù
狭小的路径。唐。杜甫 秋风诗二首之二:「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分類:狭小路径
《骈字类编》:雨细(雨细)
唐 崔涂 湘中弦 其二 烟愁雨细云冥冥,杜兰香老三湘清。
宋 陆游 小雨出西门五里至东岳庙 稻陂雨细丰年候,槐陌风清嫩暑天。
《高级汉语词典》:细读  拼音:xì dú
仔细地读
《國語辭典》:细听(細聽)  拼音:xì tīng
仔细倾听。《三国演义》第五○回:「韩当细听,但闻高叫:『义公救我!』」。《红楼梦》第三○回:「宝玉心中疑惑,便站住细听。」
《國語辭典》:细语(細語)  拼音:xì yǔ
小声说话。如:「夜深了,说话要轻声细语,才不会打扰到别人。」
《國語辭典》:细微(細微)  拼音:xì wéi
1.形容极小。如:「细微的雨点」、「细微的变化」。
2.小事。《后汉书。卷二八上。桓谭冯衍列传。冯衍》:「凡患生于所忽,祸发于细微,败不可悔,时不可失。」
3.微贱。《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大王起于细微,灭乱秦,威动海内。」
《國語辭典》:细碎(細碎)  拼音:xì suì
细小零碎。《金史。卷八。世宗本纪下》:「卿等所廉皆细碎事,又止录其恶而不举其善。」
《國語辭典》:琐细(瑣細)  拼音:suǒ xì
琐屑细碎。唐。杜甫〈北征〉诗:「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宋。苏轼〈戏作种松〉诗:「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
《骈字类编》:香细(香细)
元 王恽 醉歌行 锦筵香细酒不空,既醉穷欢忘誇靡。
明 朱讷 宫柳阴浓金锁合,水芹香细绿波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