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微节(微節)
谦词。细小的节操。后汉书·循吏传·孟尝:“思立微节,不敢苟私乡曲。”
《漢語大詞典》:微隙
细小的嫌隙。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列朝·天顺初元盛德:“ 英宗 初谴復位,诛殛 郕邸 故臣,自 于王 诸大臣外,以至内官武夫,稍有微隙者,俱谴责无遗。”
分類:细小嫌隙
《漢語大詞典》:小让(小讓)
细小的礼让。礼记·儒行:“其大让如慢,小让如伪。”史记·项羽本纪:“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宋 曾巩 《书魏郑公传》:“令当时削而弃之,成区区之小让,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諫。”
分類:细小礼让
《國語辭典》:细目(細目)  拼音:xì mù
1.小的项目。《晋书。卷七三。庾亮传》:「务存大纲,不拘细目。」
2.详细的条目。如:「请将细目给我看一下。」
《漢語大詞典》:行微
做细小的事情。荀子·尧问:“执一无失,行微无怠,忠信无倦,而天下自来。”
分類:细小
《漢語大詞典》:牛筋
(1).牛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周礼·考工记·弓人:“牛筋蕡灂。”宋史·李椿传:“会詔市牛筋,凡五千斤。 椿 奏:‘一牛之筋纔四两,是欲屠二万牛也。’”《中国民间故事选·木且苦苦的故事》:“他们一声不响地割断了拴在 呷那郎吉 手上的牛筋。”
(2).比喻倔强固执。 张天民 《路考》:“ 老梁 在门口,回过头,声音颤抖,‘好你死牛筋!’”
(3).木名。花叶皆如楝而细小,多植庭园中供观赏。材可为弓弩干。又取汁渍米作乌饭,食之健。又名南烛。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瑶光寺:“珍木香草,不可胜言。牛筋、狗骨之木,鸡头、鸭脚之草,亦悉备焉。”参阅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山有杻、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南烛
参见“牛觔”。
《漢語大詞典》:牛觔
元 曲中称农村有财势或好事的少年子弟。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一折:“王留他情性狠,伴哥他实是村,这牛表共牛觔,则见他恶噷噷轮着粗桑棍。”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沙三,伴哥,牛表,牛觔,你每一齐的都来。”
《漢語大詞典》:沙虱(沙蝨)
亦作“ 沙蝨 ”。
(1).一种细小而极毒的虱子。 晋 葛洪 抱朴子·登涉:“又有沙蝨,水陆皆有,其新雨后及晨暮前,跋涉必著人,唯烈日草燥时,差稀耳。其大如毛髮之端,初著人,便入其皮里,其所在如芒刺之状,小犯大痛,可以针挑取之,正赤如丹,著爪上行动也。” 唐 元稹 《哭女樊四十韵》:“山魈邪乱逼,沙虱毒潜婴。”太平广记卷四七八引 前蜀 杜光庭 录异记·沙虱:“ 潭 、 袁 、 处 、 吉 等州有沙虱,即毒蛇鳞中虱也。细不可见。夏月,蛇为虱所苦,倒掛身於江滩急流处,水刷其虱;或卧沙中,碾虱入沙。行人中之,所咬处如针孔粟粒。四面有五色文,即其毒也。”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沙虱:“按 郭义恭 《广志》云:沙虱在水中,色赤,大不过蟣,入人皮中杀人。”
(2).石蚕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一·石蚕
《漢語大詞典》:分杪
一分一杪。亦喻细小。 宋 陆友仁 研北杂志卷四:“殆犹修内司法式,分杪不得踰越。” 清 唐甄 潜书·居心:“好学者,内省外察,唯恐分杪之不合於圣人。” 清 全祖望 《刘继庄传》:“为正切线表,而气节之后先,日蚀之分杪,五星之陵犯占验,皆可推矣。”
分類:一分细小
《漢語大詞典》:微阙(微闕)
细小的过失。 汉 应劭 《风俗通·愆礼·公车徵士豫章徐孺子》:“ 子琰 宿有善名,在礼无违,儻见微闕,教诲可乎,如何儵忽甚於路人!”《晋书·刘颂传》:“夫细过微闕,谬妄之失,此人情之所必有。”
分類:细小过失
《漢語大詞典》:细脉
脉象之一。脉细直而软,状如丝线,稍显于微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
充填在节理内的细小岩脉或矿脉
《漢語大詞典》:翘肖(翹肖)
同“ 肖翘 ”。 细小能飞的生物。 唐 柳宗元 《跂鸟词》:“翘肖独足下丛薄,口衔低枝始能跃。”隐居通议·古赋一引 元 傅幼安 《秋花草虫赋》:“翘肖形於造化兮,固妍丑而不齐。” 清 赵翼 《戏咏蛛网》:“甘在翘肖中,为 杨 不为 墨 。”
分類:细小生物
《國語辭典》:火柴  拼音:huǒ chái
一端蘸有磷、硫等易燃物品的细小木条,可以摩擦生火,非常方便。
《漢語大詞典》:涓溜
细小的水流。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用元望韵遣兴见寄》:“涓溜可摧山,机祸不在大。”
分類:细小水流
《漢語大詞典》:微澌
细小的流水。 唐 曹松 《信州闻通寺题僧砌下泉》诗:“耗痕延黑蘚,浄罅吐微澌。”
分類:细小流水
《國語辭典》:细节(細節)  拼音:xì jié
琐碎而不重要的事或项目。《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