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汗星
细小的汗珠。 林雨 《刀尖》:“劈个把钟头的木柴,脸上不见几颗汗星;而发言一分钟,汗水却能流成行。”
分類:细小汗珠
《漢語大詞典》:不遗巨细(不遺巨細)
连极细小处也不放过。 廖仲恺 《答胡适论井田书》:“可见先生对一个问题不肯苟且的态度,不遗巨细的精神。真是佩服。”
分類:细小放过
《國語辭典》:草刺儿(草刺兒)  拼音:cǎo cì ér
1.比喻很细小的东西。如:「他做决策都从大方向思考,不会著眼在草刺儿。」
2.比喻极不值钱的东西。如:「一根草刺儿,他也休想拿去。」
分類:细小东西
《國語辭典》:丢丢秀秀(丟丟秀秀)  拼音:diū diū xiù xiù
形容人体态纤弱、美丽。多用于女子。《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素姐就跑上前,把狄希陈脸上兜脸两耳拐子。丢丢秀秀的个美人,谁知那手就合木头一般,打的那狄希陈半边脸就是那猴定一般通红。」
《漢語大詞典》:低低切切
形容声音低微细小。例如: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林觉民《与妻书》
《漢語大詞典》:蹴尖
窄狭细小。 元 高安道 《哨遍·皮匠说谎》套曲:“探头休蹴尖,衬薄怕汗湿。”
分類:窄狭细小
《漢語大詞典》:寸量铢称(寸量銖稱)
喻极细小之事亦必计较。 宋 苏洵 《史论下》:“又欲寸量銖称以摘其失,则烦不可举。”
分類:细小计较
《國語辭典》:吹毛求疵  拼音:chuī máo qiú cī
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小毛病。语本《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后比喻刻意挑剔过失或缺点。《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传》:「有司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證其君。」也作「吹毛求瑕」、「吹毛取瑕」、「吹毛索疵」。
《漢語大詞典》:屁事
指细小琐碎、不屑一顾的事。例如:他屁事也不管。
《國語辭典》:慎小谨微(慎小謹微)  拼音:shèn xiǎo jǐn wéi
小心慎重的面对、处理微小的事情。《明史。卷一七九。章懋传》:「古帝王慎小谨微,必矜细行者,正以欲不可纵,渐不可长也。」后多用以形容过分审慎小心。也作「谨小慎微」、「敬小慎微」。
《國語辭典》:谨小慎微(謹小慎微)  拼音:jǐn xiǎo shèn wéi
小心慎重的处理细微的事情。后多形容过分仔细谨慎,不够胆大。《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可巧抚台是个守旧人,有点糊里糊涂的,而且一向是谨小慎微。」也作「敬小慎微」、「慎小谨微」。
《漢語大詞典》:戋戋琐琐(戔戔瑣瑣)
细小繁琐。 清 徐芳 《〈书影〉序》:“其他詹言曲説,戔戔琐琐,又无讥焉。”
分類:细小繁琐
《國語辭典》:尖子  拼音:jiān zi
1.锐利的末端。
2.国剧唱调忽然高亢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茧栗角(繭栗角)
小牛之角。形容东西细小。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沉水香:“沉水香,一名土沉香,少大块,其次如茧栗角。”
分類:东西细小
《國語辭典》:谨小慎微(謹小慎微)  拼音:jǐn xiǎo shèn wéi
小心慎重的处理细微的事情。后多形容过分仔细谨慎,不够胆大。《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可巧抚台是个守旧人,有点糊里糊涂的,而且一向是谨小慎微。」也作「敬小慎微」、「慎小谨微」。
《國語辭典》:毛细管(毛細管)  拼音:máo xì guǎn
1.玻璃管加热熔融后拉成的细玻璃管称为毛细管。常用于物质熔点测定,或采取微量液体试液。
2.代表微细及血管壁极薄的血管,连接动脉与静脉,为血液与组织细胞间交换物质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