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耕织图(耕織圖)
描绘封建时代水稻耕种和丝麻纺织生产过程的图画。 南宋 刘松年 曾画过《耕织图》; 楼璹 亦画《耕图》《织图》,有刻本流传。 清 康熙 曾命 焦秉贞 绘《耕织图》。 乾隆 亦曾命 冷枚 、 陈枚 各绘《耕织图》。 焦秉贞 所作《耕图》《织图》,曾雕板印行。 宋 楼钥 《跋扬州伯父耕织图》:“伯父( 楼璹 )时为 临安 於潜 令,篤意民事,慨念农夫蚕妇之作苦,究访始末,为耕织二图:耕自浸种以至入仓,凡二十一事;织自浴蚕以至剪帛,凡二十四事。事事为之图,繫以五言诗一章,章八句。农桑之务,曲尽情状。”
《國語辭典》:羊毛  拼音:yáng máo
羊身上的毛。其纤维呈鳞片状,具弹性,所制成的衣料不易皱,且保暖性特强。
《國語辭典》:土布  拼音:tǔ bù
手工纺织的布。如:「苗族妇女穿著一身土布裁剪的服装,织工虽原始,却别具独特风格。」
《國語辭典》:掌扇  拼音:zhǎng shàn
一种有长柄的大扇,由人擎举紧随于轿子或神座之后,为一种仪仗。《喻世明言。卷二四。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每常驾出,有红纱贴金烛笼二百对;元夕加以琉璃玉柱掌扇。」《儒林外史》第六回:「厅上的客说道:『也不必等吹手,吉时已到,且去迎亲罢。』将掌扇掮起来,四个戴红黑帽子的开道。」
《國語辭典》:梳理  拼音:shū lǐ
1.用梳子整理。如:「梳理狗毛」。《野叟曝言》第一九回:「一个丫鬟,拿著梳具,传夫人之命,来替白相公通发。又李夜间被打,髻发散乱,急需梳理,却见丫鬟少艾,引嫌辞谢。」
2.纺织工艺中用植有针或齿的机件使纤维排列一致,并清除其中短纤维和杂质的过程。
《漢語大詞典》:包巾
古代用纱布等制成的一种便帽。亦指一般裹头用的纺织物。《水浒传》第七六回:“褐衲袄满身锦衬,青包巾遍体金销。”《西游补》第六回:“既是 张飞 庙,该带一顶包巾。纵使新式,只好换做将军帽。”《醒世姻缘传》第八回:“若是做了道姑,留着好好的一头黑髮,晚间脱了那顶包巾,连那俗家的相公老爷,举人秀才,外郎快手,凭咱拣用。”
《國語辭典》:机户(機戶)  拼音:jī hù
从事纺织的人家。《明史。卷二六五。李邦华传》:「贵嗾奸民纪光诡称机户,诣阙保留贵代成督造。」《喻世明言。卷三。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家中收下的丝绵,发到铺中,卖与在城机户。」
《漢語大詞典》:麻纻(麻紵)
亦作“ 麻苧 ”。 大麻与苎麻。泛指麻。茎皮可供纺织用。后汉书·循吏传·卫飒:“教民种殖桑柘麻紵之属。” 晋 左思 《魏都赋》:“黝黝桑柘,油油麻紵。” 唐 杜荀鹤 《山中寡妇》:“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髮焦。”宋史·陈尧叟传:“今其民除耕水田外,地利之博者,惟麻苧尔。麻苧所种,与桑柘不殊。” 元 王祯 农书卷二二:“小纺车。此车之制,凡麻苧之乡,在在有之。”
《漢語大詞典》:纴织(紝織)
亦作“絍织”。 纺织。《北史·萧大圜传》:“侍儿五三,可充絍织;家僮数四,足代耕耘。” 明 陈子龙 《〈佩月堂诗稿〉序》:“盖古者民间之诗,多出于絍织井臼之餘,劳苦愁慕之语,动于情之不容已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 十四娘 为人勤俭洒脱,日以絍织为事。”
分類:纺织
《国语辞典》:纺线(纺线)  拼音:fǎng xiàn
用棉花纺织成细而长条的线,称为「纺线」。
《漢語大詞典》:纴绩(紝績)
亦作“絍绩”。 纺织缉麻。 汉 焦赣 《易林·需之小畜》:“絍绩独居,寡处无夫,阴阳失忘,为人僕使。”
分類:纺织缉麻
《漢語大詞典》:耕纺(耕紡)
耕田纺织。犹农桑。 宋 梅尧臣 《送张圣民知登州》诗:“凡为二千石,唯在劝耕纺。”
《國語辭典》:纺织娘(紡織娘)  拼音:fǎng zhī niáng
草螽的别名。参见「草螽」条。
《漢語大詞典》:纴器(紝器)
纺织工具。 汉 刘向 列女传·楚接舆妻:“夫负釜甑,妻戴紝器,变名易姓而远徙,莫知所之。”
分類:纺织工具
《漢語大詞典》:指挥所(指揮所)
(1).指挥军队作战的场所。
(2).一种纺织领导机构。如:防空指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