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烟海(煙海)  拼音:yān hǎi
1.烟波浩瀚的大海。宋。陆游〈我梦〉诗:「我梦入烟海,初日如金镕。」
2.比喻广大、繁多。《荀子。富国》:「一而成群,然后飞鸟凫雁若烟海。」宋。范成大 致一斋述事诗:「文书烟海困浮沉,不觉盘跚百病侵。」
《漢語大詞典》:丝棼(絲棼)
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杨伯峻 注:“棼,音汾,纷乱之意。”后因以“丝棼”形容纷繁紊乱。《关尹子·三极》:“圣人道虽虎变,事则鱉行;道虽丝棼,事则棊布。” 宋 王禹偁 《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皇纲於是丝棼,黔首以之瓜割。” 明 宋濂 《凤阳单氏先茔碑铭》:“掩耳不闻,乱如丝棼。” 明 梅鼎祚 《玉合记·道遘》:“这相逢有缘,似环解重连,丝棼难断。”
分類:纷繁紊乱
《國語辭典》:纷杂(紛雜)  拼音:fēn zá
杂乱。唐。王昌龄〈送欧阳会稽之任〉诗:「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只见灯影连亘数十里,车马骈阗,士女纷杂。」
《漢語大詞典》:丝麻(絲麻)
(1).丝与麻。左传·成公九年:“曰:‘虽有丝麻,无弃菅蒯。’”管子·轻重丁:“大秋,甲兵求缮,弓弩求弦,谨丝麻之谢,物且为之举。”
(2).用以比喻头绪纷繁。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呜呼时事如丝麻,食肉者口徒咿哇,鬼蜮空含射影沙。”
(3).治丝绩麻。旧指女工之事。礼记·昏义:“以成丝麻布帛之事,以审守委积盖藏。” 明 宋濂 《故胡母欧阳夫人墓志铭》:“诗礼丝麻,如承平时,夫人之力居多。”
《漢語大詞典》:事绪(事緒)
(1).事情的条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昔 郑弘 之守 南阳 ,条教为后所述,乃事绪明也。” 南朝 梁 沈约 《南郊赦诏》:“军政国容,事绪非一;刑礼参用,未臻和简。”
(2).指纷繁的事务。 明 文徵明 《朱秋厓象赞》:“事绪甫寧,而此身已病。”
《漢語大詞典》:错错(錯錯)
纷繁错杂。《关尹子·一宇》:“天物怒流,人事错错。” 五代 齐己 《禅庭芦竹十二韵呈郑谷郎中》:“错错在禪庭,高宜与竹名。” 明 何景明 《赠胡君宗器序》:“沾然,缘然,错错然,若风雨之至也。”
分類:纷繁错杂
《國語辭典》:纷沓(紛沓)  拼音:fēn tà
接连不断、纷杂而至。《宋史。卷三八六。王刚中传》:「羽檄纷沓,从容裁决,皆中机会。」
《漢語大詞典》:乱色(亂色)
(1).妖媚的姿色。礼记·乐记:“姦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太平广记卷三七三引《慕异记·杨祯》:“承先祖之明德,禀炎上之烈信,故奸声乱色,不入於心。”
(2).纷繁的颜色。汉武帝内传:“夫人年可二十餘,天姿清辉,灵眸絶朗。服青霜之袍,云彩乱色,非锦非绣,不可名字。”
《國語辭典》:烦乱(煩亂)  拼音:fán luàn
1.烦杂纷乱。《管子。五辅》:「君择臣而任官,则事不烦乱。」
2.繁乱之事。《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张敞》:「望之以为敞能吏,任治烦乱,材轻非师傅之器。」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序〉:「芟烦乱而剪浮辞,举宏纲而撮机要。」
3.扰乱。《大戴礼记。文王官人》:「喜怒以物而色不作,烦乱之而志不营。」
《國語辭典》:烦杂(煩雜)  拼音:fán zá
繁乱。汉。桓宽《盐铁论。本议》:「往来烦杂,物多苦恶。」《红楼梦》第七○回:「又因年近岁逼,诸事烦杂不算外,又有林之孝开了一个人单子来回。」
《漢語大詞典》:喧诉(諠訴)
谓混杂、纷繁的叙说或诉说。南史·颜延之传:“ 竣 ( 颜竣 )容貌严毅, 庄 ( 谢庄 )风姿甚美,宾客喧诉,常欢笑答之。”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或行财贿,邀截喧诉,请令所由,切加收捉。”
谓大声陈诉,杂然相争。资治通鉴·唐则天后长寿元年:“今之选人,咸称觅举,奔竞相尚,諠诉无惭。”
《漢語大詞典》:纷遝(紛遝)
纷繁杂遝。 宋 叶适 《朝请大夫司农少卿高公墓志铭》:“内敏而畅,应和纷遝,中微入眇,若不能言,人倍贤之。”明史·刘实传:“ 实 苦节自持,政务纷遝,未尝废书,士大夫重其学行。”
《漢語大詞典》:旁合
纷繁交错。 战国 楚 宋玉 《笛赋》:“声淫淫以黯黮,气旁合而争出。”
分類:纷繁交错
《漢語大詞典》:参陈(參陳)
纷繁陈列。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言道者本之於天,论心者议之於人,校理者取之於物,从而别之,繇涂参陈;要而会之,终致可一。”
分類:纷繁陈列
《漢語大詞典》:枝举(枝舉)
枝条四举。比喻派生事物纷繁。《淮南子·俶真训》:“今夫万物之疏跃枝举,百事之茎叶条梓,皆本於一根而条循千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