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纶音佛语(纶音佛语)  拼音:lún yīn fó yǔ
形容使人心生敬畏或景仰的话。《红楼梦》第一二回:「贾瑞如听纶音佛语一般,忙往后退。」
《国语辞典》:如奉纶音(如奉纶音)  拼音:rú fèng lún yīn
如同奉为天子的谕旨。如:「他对太太的话,如奉纶音。」
《国语辞典》:经纶济世(经纶济世)  拼音:jīng lún jì shì
经纶,整理丝缕,引申为治理政事。经纶济世指治理国事,拯救世局。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二折:「想你学成经纶济世之策,立国安邦之谋,若列朝纲,凭此大才,得受官爵显扬于世。」《三国演义》第三五回:「若孙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也。」
《国语辞典》:布纶堡(布纶堡)  拼音:bù lún bǎo
Bromberg
城市名。位于波兰西北部,当维斯杜拉河大弯曲处,是一重要港埠,贸易鼎盛。
《国语辞典》:氯纶(氯纶)  拼音:lǜ lún
由聚氯乙烯树脂制成的纤维。耐强酸强碱,遇火不燃烧,可用来做电缆的绝缘材料。保暖性能良好,也可用来编织衣物和絮衣被等。
《分类字锦》:动息丝纶(动息丝纶)
唐宋纸鸢赋动息乎丝纶之际舒藏乎掌握之中
分类:杂技
《高级汉语词典》:丙纶  拼音:bǐng lún
即聚丙烯纤维,一种合成纤维,多用于制造地毯、渔网、绳索及滤布等
《漢語大詞典》:氨纶
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中国商品名。弹性强;延伸度为本身的4~8倍,为合成纤维中延伸度最大的一种;拉伸回复性、耐酸碱性、耐溶剂性、耐磨性、染色性都较好;耐热性和抗老化性优于橡胶。主要用于织制袜子、手套、运动衣、游泳衣、松紧带、绷带、紧身衣裤等。
《分类字锦》:宝思经纶(宝思经纶)
王勃九成宫颂序元宫默运敷造化于灵襟黄屋神凝创经纶于宝思
分类:
《漢語大詞典》:涤纶(滌綸)
英语terylene的译音。合成纤维的一种。用来织的确良或制造绝缘材料、绳索等。其耐折皱性特好,超过其他纤维;弹性接近羊毛;强度和耐磨性略低于尼龙;吸水性差。
《漢語大詞典》:翠纶桂饵,反以失鱼(翠綸桂餌,反以失魚)
太平御览卷八三四引《阙子》:“ 鲁 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黄金之钩,错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即是,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后以“翠纶桂饵,反以失鱼”指华而不实者必然事与愿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理,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固知翠纶桂饵,反所以失鱼。”
《漢語大詞典》:吹纶絮(吹綸絮)
(1).古代丝织品名。后汉书·章帝纪:“﹝建初二年﹞癸巳,詔 齐 相省冰紈,方空縠、吹纶絮。” 李贤 注:“纶,似絮而细,吹者,言吹嘘可成,亦纱也。”亦省作亦省作亦省作亦省作“吹纶”。 南朝 梁 张缵 《谢皇太子赉果然褥启》:“吹纶愧暖,挟纊慙温。”
(2).比喻柳絮。艺文类聚卷八九引 南朝 梁 元帝 《咏阳云楼檐柳》诗:“枝边通粉色,叶里映吹纶。”
《漢語大詞典》:耐纶(耐綸)
[英nylon]也译作“尼龙”、“尼隆”、“尼纶”。聚酰胺纤维的商品属名。
分類:纤维商品
《漢語大詞典》:世掌丝纶(世掌絲綸)
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后中书省代皇帝草拟诏旨,称为掌丝纶。父子或祖孙相继在中书省任职的称为世掌丝纶。 唐 杜甫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漢語大詞典》:缣纶(縑綸)
泛指丝织物。晋书·武帝传论:“絶縑纶之贡,去雕琢之饰;制奢俗以变俭约,止浇风而反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