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踔厉风发(踔厲風發)  拼音:zhuó lì fēng fā
形容文章议论奋扬,气势蓬勃。唐。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證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元史。卷一九○。儒学传二。刘诜传》:「诜为父,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而不露其踔厉风发之状。」
《國語辭典》:七横八竖(七橫八豎)  拼音:qī héng bā shù
形容杂乱无条理。《封神演义》第九六回:「层围木栅撞得东倒西歪,铁骑连车冲得七横八竖。」《孽海花》第一一回:「满架图书,却堆得七横八竖。」也作「横七竖八」。
《國語辭典》:十字路口  拼音:shí zì lù kǒu
1.横直两条街道交叉的地方。《贯华堂古本水浒传》第三回:「鲁提辖正听到那里,只听得背后一个人大叫道:『张大哥,你如何在这里?』拦腰抱住,扯离了十字路口。」也称为「十字街头」。
2.比喻面临重大问题而难以抉择的处境。如:「徘徊在事业的十字路口,他不知何去何从?」也称为「十字街头」。
《漢語大詞典》:三条九陌(三條九陌)
泛指帝都的纵横大道。 唐 骆宾王 《帝京篇》:“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 唐 徐凝 《寄白司马》诗:“三条九陌花时节,万户千车看牡丹。” 元 曾瑞 《留鞋记》第二折:“多情月送我在三条九陌,又不曾泛桃花流下 天台 。”参见“ 三条路 ”。
《漢語大詞典》:三条路(三條路)
都城的三条大道。亦泛指都城通衢。后汉书·班固传:“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 李贤 注:“《周礼》:‘国方九里,旁三门。’每门有大路,故曰三条。”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酺宴》诗:“春发三条路,酺开百戏场。” 唐 刘禹锡 《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忆昔三条路,居隣数仞墙。”亦省作“ 三条 ”。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宗室书》:“三条不远,五达非难。” 唐 刘禹锡 《洛下初冬拜表有怀上京故人》诗:“凤楼南面控三条,拜表郎官早渡桥。” 明 杨慎 《垂柳篇》:“千门万户旌旗色,九陌三条雨露姿。”
《國語辭典》:浪蝶狂蜂  拼音:làng dié kuáng fēng
1.蝴蝶与蜜蜂在花丛中飞舞。明。梁辰鱼《浣纱记》第一七出:「你见那春光明媚,风景晴和,翩翩浪蝶狂蜂,阵阵游丝飞絮。」
2.传统以蜂、蝶喻指男子。「浪蝶狂蜂」指轻浮放荡的男子。明。高明《琵琶记。牛小姐规劝侍婢》:「惊奇娇莺语燕,打开浪蝶狂蜂。若还寻得并头红,早把你芳心引动。」《西湖佳话。雷峰怪迹》:「心猿意马驰千里,浪蝶狂蜂闹五更。」也作「浪蝶游蜂」、「狂蜂浪蝶」。
《漢語大詞典》:浪汗
纵横散乱貌。 汉 刘向 说苑·善说:“ 雍门子周 引琴而鼓之,徐动宫徵,微挥羽角,切终而成曲。 孟尝君 涕浪汗增欷而就之曰:‘先生之鼓琴,令 文 若破国亡邑之人也。’”
分類:纵横散乱
《漢語大詞典》:狼扈
(1).纵横散乱貌。周礼·秋官·序官“条狼氏” 汉 郑玄 注:“ 杜子春 云:‘条当为涤器之涤。’涤,除也;狼,狼扈道上。” 贾公彦 疏:“谓不蠲之物在道,犹今言狼藉也。”新唐书·李密传:“民食 兴洛仓 者,给授无检,至负取不胜,委於道,践輮狼扈。”
(2).指散乱之物。 清 顾炎武 日知录·街道:“古之王者,於国中之道路,则有条狼氏,涤除道上之狼扈,而使之洁清。” 章炳麟 《訄书·族制》:“三古之世卿,若执桃茢以赤犮其不材之种,然后九州去其狼扈,而集其清淑。虽竞存,非私也。”
(3).跋扈,猖獗。新唐书·元结传:“往年逆贼,东穷海,南 淮 汉 ,西抵 函 秦 ,北彻 幽都 ,丑徒狼扈在四方者几百万,当时之祸可谓剧,而人心危矣。” 宋 王楙 野客丛书·以物性喻人:“惟狼之喻尤多,言其恣食则曰狼餐……言其陆梁则曰狼扈。”
《漢語大詞典》:交查
交叉,纵横相交。太平广记卷二一三引《画断·王宰》:“临江双松一柏,古藤縈绕,上盘半空,下著水面,千枝万叶,交查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