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倍足纲(倍足綱)  拼音:bèi zú gāng
动物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体呈筒状,头部有多对单眼,有触角,一对大颌,一对小颌,胸四节,腹九至一百节或更多,每体节有步足二对。
《骈字类编》:七纲(七纲)
云笈七签手攀七纲足践九扉云行雨步上升太微
《漢語大詞典》:挈领提纲(挈領提綱)
挈衣之领,提网之纲。比喻抓住要领。 清 陶澍 《重刻〈张太岳先生全集〉序》:“ 江陵 张文忠公 起而振之,挈领提纲,综核名实,法肃於庙堂之上,而令行於万里之外。” 郭孝成 《云南光复记》:“君主专制,久为时势所不容,今欲发挥自由,改造 民国 ,则凡国家建造之法,与夫人民权义所关,均应挈领提纲,折衷至当。”
分類:抓住要领
《漢語大詞典》:轻赍纲(輕齎綱)
轻便而易于运送的成批货物。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二年正月:“上既用 李纲 议营 南阳 ,於是截留 四川 轻齎纲及聚芻粟甚众。城破,悉为 金 有。”
《漢語大詞典》:生辰纲(生辰綱)
指成批运送的生日礼物。纲,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如茶纲、盐纲、花石纲。《水浒传》第十五回:“ 晁盖 大笑道:‘先生所言,莫非北地生辰纲么?’” 明 许自昌《水浒记·遣讯》:“今年父亲生辰,例宜称庆。括尽奇珍,搜遍异寳,差人献纳,名曰生辰纲。”
《分类字锦》:守令之纲(守令之纲)
宋史朱子传监司者守令之纲朝廷者监司之本也
《漢語大詞典》:输纲(輸綱)
转运大宗货物。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狐》:“子略不惊怕,便将入都寄亲人家养之,输纲毕,復还 东京 。”
《分类字锦》:群类纲纪(群类纲纪)
荀子礼者法之大分群类之纲纪也
分类:制礼
《漢語大詞典》:上纲上线(上綱上綫)
指把问题提到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高度来分析。《人民日报》1981.4.26:“‘左’和‘右’,是指党的方针政策的倾向讲的,至于在一般干部和群众中,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要乱上纲上线。”
《國語辭典》:三纲五常(三綱五常)  拼音:sān gāng wǔ cháng
三纲,指君臣、父子、夫妇之道。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皆为旧时的伦理标准。后泛指一切的人伦大道。《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小生惯读经史,教导乡里徒弟,无过是教他学习个孝、弟、忠、信的道理,识得个三纲五常。」
《分类字锦》:三辰纲纪(三辰纲纪)
汉书天文志北斗天之三辰纲纪星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举纲持领(舉綱持領)
提起网的总绳,网眼就都张开了;提起皮衣领子一抖,衣上的毛就都顺了。比喻办事要抓关键部分。 汉 王充 论衡·程材:“举纲持领,事无不定。”亦省作“ 举纲 ”。北史·源怀传:“ 怀 性宽简,不好烦碎,恒语人曰:‘为政贵当举纲,何必须太子细也。’”参见“ 提纲挈领 ”。
《國語辭典》:提纲挈领(提綱挈領)  拼音:tí gāng qiè lǐng
纲,网的大绳。挈,提起。领,衣领。提纲挈领指撒网要抓大绳,拿衣要提衣领。比喻要抓住重点大纲。《野叟曝言》第二一回:「若夫提纲挈领,则断推仲景一书。」也作「握纲提领」。
《國語辭典》:客纲客纪(客綱客紀)  拼音:kè gāng kè jì
经常旅行者的经验之谈。《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果然是客纲客纪,句句有理。」
《分类字锦》:经纬纲目(经纬纲目)
魏志傅嘏传司马宣王请为从事郎中曹爽诛为河南尹注傅子曰河南尹内掌帝都外统京畿兼古六乡六遂之士其民异方杂居多豪门大族商贾胡貊天下四方会利之所聚而奸之所生前尹司马芝举其纲而太简次尹刘静综其目而太密后尹李胜毁常法以收一时之声嘏立司马氏之纲统裁刘氏之纲目以经纬之李氏所毁以渐补之
分类:京尹
《漢語大詞典》:教学大纲(教學大綱)
根据教学计划制定的某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文件。包括此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范围、教学时数的分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