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无谖(無諼)
纯正,无邪。 唐 顾况 《朝上清歌》:“至阳无諼,其乐多些。”
分類:纯正无邪
《漢語大詞典》:雅厚
纯正宽厚。新唐书·张弘靖传:“ 弘靖 字 元理 ,雅厚信直,以荫为 河南 参军。” 明 沈德符 《敝帚轩剩语·王百穀》:“作赠 百穀 诗:‘身上杨梅疮作果,眼中萝卜翳为花。’时 王 正患霉毒徧体,而其目微带障,故云然。语虽切中,微伤雅厚矣。”
分類:纯正宽厚
《漢語大詞典》:正世
(1).整治世道。管子·正世:“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察民俗。”
(2).正后嗣,使后代血统纯正。汉书·元后传:“且 羌 胡 尚杀首子以盪肠正世,况於天子而近已出之女也!”
《漢語大詞典》:偏驳(偏駁,偏駮)
(1).不周遍。 汉 刘向 说苑·至公:“所以自奉者,殫天下,竭民力,偏駮自私,不能以及人。”汉书·谷永传:“抗湛溺之意,解偏駮之爱。” 颜师古 注:“駮,不周普也。”
(2).不纯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 袁 张 所製,偏驳不伦。” 宋 叶适 《纪年备遗序》:“不以华为辩,不以意为觉,无偏驳之説,无新特之论。”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二月初十》:“其道不免偏駮,失之毫釐,差以千里,不信然歟!”
《漢語大詞典》:清实(清實)
(1).清正朴实。后汉书·王畅传:“ 畅 字 叔茂 。少以清实为称,无所交党。”晋书·儒林传·文立:“太子中庶子 文立 忠贞清实,有思理器干。”南史·庾弘远传:“ 弘远 字 士操 ,清实有士誉。”
(2).纯正有力。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二:“且以琴言之,虽皆清实,其间有声重者,有声轻者。”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技艺:“其弓有六善:一者性体少而劲,二者和而有力,三者久射力不屈,四者寒暑力一,五者弦声清实,六者一张便正。”
《漢語大詞典》:天味
犹至味。极言味之纯正。 明 高启 《煮雪斋为贡文学赋禁言茶》诗:“一甌细啜真天味,却笑 中泠 妄得名。”
分類:纯正
《漢語大詞典》:诚纯(誠純)
心意纯正。 唐 柳宗元 《送萧鍊登第后南归序》:“君子志正而气一,诚纯而分定,未尝摽出处为二道,判屈伸於异门也。固其本,养其正,如斯而已矣。”
《漢語大詞典》:纯雅(純雅)
(1).纯正高雅。 宋 范仲淹 《举张讽李厚充青州职官状》:“前御史臺主簿 张讽 文学懿赡,履行纯雅。”
(2).纯正典雅。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有平淡纯雅者,试摘其古体数篇,与 韦 ( 韦应物 )酷似,而世或未之知也。”
《漢語大詞典》:盛色
(1).谓言辞、神色严厉。 汉 桓宽 盐铁论·箴石:“若夫剑客论,博奕辩,盛色而相苏,立权以不相假,使有司不能取贤良之议,而贤良文学被不逊之名,窃为诸生不取也。” 王利器 校注:“ 杨 注云:‘苏读曰傃。傃,向也,谓相向格鬭也。’此‘盛色而相傃’,亦谓盛其辞色而相向辩难也。”
(2).纯正的颜色。 汉 班固 《白虎通·绋冕》:“朱赤者,盛色也,是以圣人法之,用为紼服,为百王不易也。”
(3).指多美色。汉书·贾捐之传:“夫后宫盛色,则贤者隐处。”
(4).美好的容色。 唐 李白 《去妇词》:“幽闺多怨思,盛色无十年。”
《漢語大詞典》:正灵(正靈)
纯正的心灵。 汉 蔡邕 《释诲》:“练予心兮浸太清,涤秽浊兮存正灵。”
分類:纯正心灵
《漢語大詞典》:纯谨(純謹)
纯正谨慎。吕氏春秋·贵当:“臣非能相人也,能观人之友也,观布衣也,其友皆孝悌纯谨。” 宋 王禹偁 《荐戚纶上翰林学士钱若水启》:“某有进士同年 戚纶 者,负文章器识,纯谨君子也。”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五:“操行纯谨,时人甚重之。”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一九三三年刻《章氏丛书续编》于 北平 ,所以不多,而更纯谨,且不取旧作。”
分類:纯正谨慎
《漢語大詞典》:养茶(養茶)
谓以适度的沸水烹茶而使茶味纯正。 明 顾元庆 《茶谱·煎茶四要·三候汤》:“凡茶须缓火炙,活火煎。活火谓炭火之有焰者,当使汤无妄沸,庶可养茶。”
《漢語大詞典》:醇精
(1).纯正精粹。 明 方孝孺 《蜀府遇夏时教谕次韵叙德言怀》:“偶随羣臣后,获见百代英。神姿儼渊肃,雄论极醇精。”
(2).有机化合物。一种用途较广的溶剂,医学上用作麻醉剂。也称乙醚。
《漢語大詞典》:真履
纯正的志行。 宋 苏舜钦 《夜中》诗:“夜分众諠死,耿耿抱真履。”
分類:纯正志行
《国语辞典》:纯种(纯种)  拼音:chún zhǒng
血统纯正,祖先未曾与其他种类交配的品种。如:「这是纯种北京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