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5,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钤制
宽放
检饬
荡佚
小鞋
御辔
漫散
束教
仪禁
检柙
闲检
失检
严勒
检约
捡押
《漢語大詞典》:钤制(鈐制)
犹钳制。限制约束。新唐书·皇甫鎛传:“久之,迁吏部员外郎,典南曹,鈐制吏姦,稍知名。”明史·四川土司传一·四军民府:“﹝ 乌撒 ﹞父子各据一方,且壤地相接,无他郡县上司以隔絶鈐制之。” 章炳麟 《记政闻社员大会破坏状》:“观其上、下二院所以并设,岂故为鈐制哉?”
《漢語大詞典》:宽放(寬放)
少约束,放荡不羁。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袁 族富彊,公子宽放,盘游滋侈,义声不闻。”
《漢語大詞典》:检饬(檢飭)
(1).谓检点,自我约束。 宋 岳飞 《辞男云特转恩命第二札》:“以孱陋之资,将军旅之众,顾惟匪称夙夜,惶惧惟恐,检飭修省,有所未至,不足以服众。”明史·蜀献王椿传:“自 椿 以下四世七王,几百五十年,皆检飭守礼法,好学能文。”
(2).整治。 清 曾国藩 《台洲墓表》:“饎爨必躬,在视必恪,宾祭之仪,百方检飭。”
《漢語大詞典》:荡佚(蕩佚)
放纵;不受约束。后汉书·冯衍传下:“常务道德之实,而不求当世之名,阔略杪小之礼,荡佚人閒之事。” 李贤 注:“放荡纵逸,不拘恒俗也。”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二》:“圣人之治天下也,未尝不可以荡佚简易者为之。” 陶曾佑 《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用之於不善,实足以灭国絶种,伏亿万里之病根,而荡佚意志,錮蔽见闻……又其微焉者也。”
《國語辭典》:小鞋  拼音:xiǎo xié
1.尺寸较小的鞋子。如:「她穿了一双绣花小鞋。」
2.比喻暗中给人难堪、限制。如:「他老是给人穿小鞋,一点都不留情面。」
《漢語大詞典》:御辔(御轡)
(1).马缰绳。喻指控制、约束之物。后汉书·虞诩传:“法禁者俗之隄防,刑罚者人之御轡。”一本作“ 衔轡 ”。
(2).驾驭车马。 北周 庾信 《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岂若五王登朝,必司宾主之礼;六龙御轡,取定鸞和之节。” 倪璠 注:“驾部掌车舆牛马等物,故云是矣。”
(3).比喻控御天下。 南朝 梁 沈约 《齐明帝谥议》:“御轡不迷,寧藉听於襄野;大川可济,不待备於舟檝。”
《漢語大詞典》:漫散
犹散漫。随随便便,不受约束。 清 戴震 《原善下》:“见夺而沮丧,漫散无检押,心任其责也。” 许地山 《春桃》:“其实,他这两天在道上漫散地走,不晓得要往那里去。”
《漢語大詞典》:束教
谓受名教约束。 南朝 宋 鲍照 《松柏篇》:“追忆世上事,束教已自拘。”
分類:名教约束
《漢語大詞典》:仪禁(儀禁)
礼仪的约束。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纵情遂欲,不顾礼度;出入游放,不拘仪禁。”
分類:礼仪约束
《漢語大詞典》:检柙(檢柙)
亦作“ 检押 ”。
(1).犹规矩,法度。汉书·扬雄传下:“君子纯终领闻,蠢廸检押。” 颜师古 注:“检押,犹隐栝也,言动由检押也。” 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上:“故检柙之臣,不虚於侧。”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 张乖崖 镇 蜀 ,当遨游时,士女环左右,终三年未尝回顾。此君殊重厚,可以为薄夫之检押。”
(2).矫正,约束。东观汉记·杜林传:“ 成王 深知其终卒之患,故以 殷 民六族分 伯禽 ……检柙其姦宄。” 汉 王充 论衡·对作:“ 孔子 作春秋……所以检柙靡薄之俗者,悉具密致。” 清 侯方域 《蹇千里传》:“ 千里 自以贵臣,坐排斥,意常怏怏,不检柙,时出行林薄间,猝为虎所杀。” 章炳麟 《訄书·订文》:“故经説上下,权舆於是,龙施相绍,其流遂昌,辩士凌誶,固非韵文所能检柙矣。”
(3).保护书籍的封套。说文·木部:“梜,检柙也。” 段玉裁 注:“检柙皆函物之偁,然则梜亦谓函物之器也。”
《漢語大詞典》:闲检(閑檢)
约束检点。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十:“ 韩熙载 才名远闻……畜声乐四十餘人,闲检无制,往往时出外斋,与宾客生徒杂处。”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尺牍新钞:“ 吴曰庸 第 《与友》‘前人著《翦灯餘话》,遂以此妨瞽宗之祀。一朝臣於公会处出此书,亦为物类所鄙。此不过 唐 小説之流,而识者犹惜闲检如此。’”
分類:约束检点
《國語辭典》:失检(失檢)  拼音:shī jiǎn
疏于检点而犯了错误。如:「行为失检」。清。黄钧宰《金壶浪墨。卷五。婢女代嫁》:「朱私语同官曰:『此我失检,不知云汀家亦有碧莲姊也。』」
《漢語大詞典》:严勒(嚴勒)
严加约束。金史·移剌福僧传:“沿边军官私役军人,边防不治,及扰动等事,按察司专一体究,各路宣差提控,严勒禁治。”
分類:约束
《漢語大詞典》:检约(檢約)
检束,约束。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论:“检约宗族,亲戚莫敢犯禁。”旧唐书·高祖纪:“是以敷演经教,检约学徒,调懺身心。”新唐书·李德裕传:“ 德裕 自检约,以留州财赡兵,虽俭而约,故士无怨。”
分類:检束约束
《漢語大詞典》:捡押(撿押)
(1).规矩;法度。 汉 扬雄 《〈法言〉序》:“君子纯终领闻,蠢迪捡押。” 李轨 注:“捡押犹隐括也,言君子举动则当蹈规矩。”按,汉书·扬雄传下作“检押”。 汉 马融 《延光四年日蚀上书》:“州郡之士,出自贫苦,长於捡押,虽专赏罚,不敢越溢,此其所长也。”
(2).约束,监管。后汉书·五行志三“谓蝗属也” 刘昭 注引《东观书》:“ 成王 深知其终卒之患,故以 殷 氏六族分 伯禽 ,七族分 康叔 , 怀 姓九宗分 唐叔 ,捡押其姦宄。”按,东观汉记·杜林传作“检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