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弃繻(棄繻)
汉书·终军传:“初, 军 从 济南 当诣博士,步入 关 , 关 吏予 军 繻。 军 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復传,还当以合符。’ 军 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復传还。’弃繻而去。”繻,帛边。书帛裂而分之,合为符信,作为出入关卡的凭证。“弃繻”,表示决心在 关中 创立事业。后因用为年少立大志之典。 唐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弃繻频北上,怀刺几西游。” 唐 杜甫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诗之二:“ 虙子 弹琴邑宰日, 终军 弃繻英妙时。” 清 吴伟业 《感旧赠萧明府》诗:“授简肯忘羣彦会,弃繻谁识少年装。”
《漢語大詞典》:弃繻生(棄繻生)
指 汉 终军 。后泛指年少立大志之人。汉书·终军传:“ 军 为謁者,使行郡国,建节东出 关 , 关 吏识之,曰:‘此使者乃前弃繻生也。’” 唐 李德裕 《重过列子庙追感顷年与王仆射同题名于庙壁》诗:“重看题壁处,岂羡弃繻生。”参见“ 弃繻 ”。
《漢語大詞典》:弃繻(棄繻)
汉书·终军传:“初, 军 从 济南 当诣博士,步入 关 , 关 吏予 军 繻。 军 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復传,还当以合符。’ 军 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復传还。’弃繻而去。”繻,帛边。书帛裂而分之,合为符信,作为出入关卡的凭证。“弃繻”,表示决心在 关中 创立事业。后因用为年少立大志之典。 唐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弃繻频北上,怀刺几西游。” 唐 杜甫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诗之二:“ 虙子 弹琴邑宰日, 终军 弃繻英妙时。” 清 吴伟业 《感旧赠萧明府》诗:“授简肯忘羣彦会,弃繻谁识少年装。”
《漢語大詞典》:关繻(關繻)
出入关隘的帛制凭证。语本汉书·终军传:“ 军 从 济南 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 军 繻。”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繻,帛边也。旧关出入皆以传。传烦,因裂繻头合以为符信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以其受异气於天命,故待以不常之律。田作贾贩,无关繻、符传、租税之赋。” 唐 薛能 《长安道》诗:“关繻古若在,山岳累应成。”
《漢語大詞典》:裂繻
汉 制,裂缯帛为符信,凭以出入关隘。汉书·终军传:“关吏予 军 繻。” 颜师古 注:“ 张晏 曰:‘繻,音须。繻,符也。书帛裂而分之,若券契矣。’ 苏林 曰:‘繻,帛边也。旧关出入皆以传。传烦,因裂繻头合以为符信也。’ 苏 説是也。” 明 周祈 名义考·裂繻封传:“ 如淳 曰:‘两行书繒帛,分持其一,出入关合之,乃得过,此所谓裂繻也。’今路引乃繻之遗意。”
《韵府拾遗 虞韵》:申繻
史记鲁周公世家桓公将有行遂与夫人如齐申繻谏止公公不听
《骈字类编》:罗繻(罗繻)
周礼罗氏掌罗乌鸟蜡则作罗繻注繻细密之罗
《漢語大詞典》:符繻
分裂繻帛而成的符传。古代出入关卡时作为凭证。后汉书·郭丹传:“后从师 长安 ,买符入 函谷关 。” 李贤 注:“符即繻也。《前书音义》曰:‘旧出入关皆用传,传烦,因裂繻帛分持,后復出,合之以为符信。’”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於是射利愚民,辐輳竞趋,以为奇货,而榷采之中使,利其往来税课,以便渔猎。纵令有司给符繻与之,初未始不以属夷为名,及至出洋,乘风挂帆,飘然长往矣。”
《漢語大詞典》:弃繻者(棄繻者)
弃繻生。 明 李梦阳 《潼关》诗:“满眼非无弃繻者,寄言军吏莫嗔颜。” 明 谢榛 《榆河晓发》诗:“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鬢斑。”
《漢語大詞典》:弃繻年(棄繻年)
汉 终军 年十八被选为博士弟子,入 关 弃繻。后因以“弃繻年”指少年有为之时。 唐 耿湋 《送郭秀才赴举》诗:“乡赋《鹿鸣》篇,君为贡士先。新经梦笔夜,纔比弃繻年。”参见“ 弃繻 ”。
《漢語大詞典》:弃繻(棄繻)
汉书·终军传:“初, 军 从 济南 当诣博士,步入 关 , 关 吏予 军 繻。 军 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復传,还当以合符。’ 军 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復传还。’弃繻而去。”繻,帛边。书帛裂而分之,合为符信,作为出入关卡的凭证。“弃繻”,表示决心在 关中 创立事业。后因用为年少立大志之典。 唐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弃繻频北上,怀刺几西游。” 唐 杜甫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诗之二:“ 虙子 弹琴邑宰日, 终军 弃繻英妙时。” 清 吴伟业 《感旧赠萧明府》诗:“授简肯忘羣彦会,弃繻谁识少年装。”
《骈字类编》:繻传(繻传)
李尤 函谷关赋 察言服以有讥,捐繻传而勿论。
《漢語大詞典》:合繻
验证帛符。繻, 汉 代出入关隘的帛制凭证。 唐 孙樵 《潼关甲铭》:“吾曹将摆坚荷锻,投死地之不战,又安得与客合繻而东,合繻而西哉?” 唐 元稹 《奉和权相公行次临阙驿逢郑仆射相公归朝俄顷分途因以奉赠》:“栈阁纔倾盖,关门已合繻。贯鱼行邐迤,交马语踟蹰。”
《漢語大詞典》:弃繻郎(棄繻郎)
弃繻生。郎,对少年的通称。 元 朱自牧 《送鄜州节判任元老罢任东归》诗之二:“都骑駸駸指 汶阳 , 关 门应识弃繻郎。”参见“ 弃繻 ”。
分類:少年
《漢語大詞典》:弃繻(棄繻)
汉书·终军传:“初, 军 从 济南 当诣博士,步入 关 , 关 吏予 军 繻。 军 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復传,还当以合符。’ 军 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復传还。’弃繻而去。”繻,帛边。书帛裂而分之,合为符信,作为出入关卡的凭证。“弃繻”,表示决心在 关中 创立事业。后因用为年少立大志之典。 唐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弃繻频北上,怀刺几西游。” 唐 杜甫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诗之二:“ 虙子 弹琴邑宰日, 终军 弃繻英妙时。” 清 吴伟业 《感旧赠萧明府》诗:“授简肯忘羣彦会,弃繻谁识少年装。”
《漢語大詞典》:弃繻关(棄繻關)
汉 终军 入 潼关 ,弃繻,后因以“弃繻关”指 潼关 。 宋 司马光 《送何济川知汉州》诗之一:“復寻题柱迹,重过弃繻关。” 清 赵翼 《卢抱经作重逢入泮诗纪事敬贺四律》之二:“尚有昔年题字柱,便当古蹟弃繻关。”参见“ 弃繻 ”。
分類:终军潼关
《漢語大詞典》:弃繻(棄繻)
汉书·终军传:“初, 军 从 济南 当诣博士,步入 关 , 关 吏予 军 繻。 军 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復传,还当以合符。’ 军 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復传还。’弃繻而去。”繻,帛边。书帛裂而分之,合为符信,作为出入关卡的凭证。“弃繻”,表示决心在 关中 创立事业。后因用为年少立大志之典。 唐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弃繻频北上,怀刺几西游。” 唐 杜甫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诗之二:“ 虙子 弹琴邑宰日, 终军 弃繻英妙时。” 清 吴伟业 《感旧赠萧明府》诗:“授简肯忘羣彦会,弃繻谁识少年装。”
《漢語大詞典》:契繻
古代用帛制的符信。 宋 苏轼 《爱玉女洞中水既致两瓶恐后复取而为使者见绐因破竹为契使寺僧藏其一以为往来之信戏谓之调水符》诗:“欺谩久成俗,关市有契繻。谁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
分類:符信
《漢語大詞典》:度关繻(度關繻)
古时出入关卡的凭证,裂帛为之,合以为符信。典出汉书·终军传:“初, 军 从 济南 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 军 繻。 军 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復传,还当以合符。’ 军 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復传还。’弃繻而去。”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繻,帛边也。旧关出入皆以传。传烦,因裂繻头合以为符信也。”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藴藏经国术,轻弃度关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