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紧贴
紧紧地贴近,靠近。例如:旋转部分紧贴着一侧。
《國語辭典》:依附  拼音:yī fù
凭依、倚靠、从属。《三国演义》第二一回:「此人虽系皇叔,今正依附曹操,安肯行此事耶?」《红楼梦》第三回:「雨村另有一只船,带两个小童,依附黛玉而行。」
《國語辭典》:稳贴(穩貼)  拼音:wěn tiē
1.妥当安稳。也作「稳帖」、「稳妥」。
2.安慰。《警世通言。卷二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京娘便到厨下与店家娘相见,将好言好语稳贴了他半晌。」也作「稳帖」。
《國語辭典》:华盖(華蓋)  拼音:huá gài
1.帝王或贵族座车上的绸伞。后用以泛指高贵者所乘之车。《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将兵为上将军,建华盖,立斗献。」《后汉书。卷六九。窦何列传。何进》:「起大坛,上建十二重五采华盖。」
2.道教称眉毛。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天中章》:「眉号华盖,覆明珠。」
3.中国古代星官名。因形似伞盖,故称「华盖」。在西方天文学中属仙后座。《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大帝上九星曰华盖,所以覆蔽大帝之坐也。」
《漢語大詞典》:斜雁
(1).斜飞的雁群。 唐 李群玉 《九日》诗:“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
(2).紧贴鬓边、额上的一种首饰。一说为靥花。 唐 李贺 《恼公》诗:“匀脸安斜雁,移灯想梦熊。” 王琦 汇解:“斜雁, 吴正子 以为靨花之类, 曾益 以为首饰。”
《漢語大詞典》:贴体(貼體)
(1).紧贴肤体。 南唐 冯延巳 《抛球乐》词:“波摇梅蕊当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 宋 欧阳修 《少年游》词:“寒轻贴体风头冷,忍抛弃、向秋光。”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却説 陈大郎 有了这珍珠衫儿,每日贴体穿着,便夜间脱下,也放在被窝中睡,寸步不离。”
(2).犹贴心。《禅真逸史》第七回:“这些念佛的女众……你我互相告诉,有説媳妇不孝的,有讲儿子不肖的;这个恨夫主不贴体,那个怨家道甚艰难。”《禅真后史》第十一回:“ 郁氏 道:‘……我死后,相公孤幃寂寞,独枕凄凉,纵有使女们承值,终非贴体。’”
(3).方言。合身。《说岳全传》第三五回:“那 施全 在旁,看他穿上一副就身贴体的黄金甲,横勒丝蛮带,翻身跳上了浑红马。”
《國語辭典》:贴肉(貼肉)  拼音:tiē ròu
紧挨著身体。《三国演义》第五四回:「即将三个锦囊,与云贴肉收藏。」
分類:紧贴亲近
《国语辞典》:黏著  拼音:nián zhuó
附著紧贴。《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则虽有深泥,亦弗之溓也」句下汉。郑玄。注:「溓读为黏,谓泥不黏著辐也。」
《漢語大詞典》:贴伏(貼伏)
(1).紧贴着;黏附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梁彦:“物缘袜而上,渐至股际。捉衣而撼摆之,黏据不可下。顷入衿底,爬抓腰胁。大惧,急解衣掷地。捫之,物已贴伏腰间,推之不动,掐之则痛,竟成赘疣。” 秦牧 《艺海拾贝·鲜荔枝和干荔枝》:“平时我们在海鲜市场上看到鲽鱼(比目鱼),我原猜想这种扁扁的像一只鞋底的鱼一定是贴伏在海底,行动极不灵活的。” 王西彦 《鱼鬼》:“塘水一寸一寸地低落了,塘塍边描绘出明显的年轮一般的纹圈,水草层次分明地贴伏在污泥里。”
(2).服帖;顺从。 徐志摩 《〈醒世姻缘传〉序》:“在它的跟前,一切伦理的道德的宗教的社会的习惯和迷信,都得贴伏的让路。”
《國語辭典》:锅巴(鍋巴)  拼音:guō bā
煮米饭时黏结在锅底上的一层烧焦的饭,通常呈微黄或黑色。《西游记》第五七回:「锅里还有些饭与锅巴,未曾盛了。」也称为「锅底饭」。
《國語辭典》:伏贴(伏貼)  拼音:fú tiē
顺从、舒适。《老残游记》第二回:「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
《漢語大詞典》:麦糠(麥糠)
紧贴在麦粒外面的皮儿,脱下后叫麦糠。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九:“油绢纸、石灰、麦糠、马矢、粪草,皆能出火。” 李准 《参观》:“小姑娘说:‘不对,麦糠芒子太长,牲口吃着光扎嘴!’”
《漢語大詞典》:紧身(緊身)
(1).紧贴身体。 丁玲 《母亲》三:“另外还有六七个人,跟班不像跟班,打手不像打手的,穿着紧身扎靠,也站在那里。”
(2).指瘦而紧的贴身上衣。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六部分一:“上上下下的人,除了棉套裤、棉紧身早已穿起之外,上人们还要穿羊皮袄,狐皮袍。”
《漢語大詞典》:依贴(依貼)
亲热地紧贴着。 叶圣陶 《微波》:“ 忆云 这才遇到了母亲似地,在他怀中依贴个畅快。”
《国语辞典》:贴后(贴后)  拼音:tiē hòu
紧贴在后。《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前面一进两破三的厅,上头左边一个门,一条小巷子进去,河房倒是贴后。」
分类:紧贴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