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80,分11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太素
素襟
寒素
素馨
缣素
竹素
素心人
素影
素波
素蕴
素女
毫素
儒素
素知
素愿
《國語辭典》:太素  拼音:tài sù
1.物质的起始。《列子。天瑞》:「太素者,质之始也。」
2.质朴、朴素。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绝流遁之繁礼,反民情于太素。」
3.指天地。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四一:「呼我游太素,玉杯赐琼浆。」
《漢語大詞典》:素襟
(1).本心。亦指平素的襟怀。 晋 陶潜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文选·王僧达〈答颜延年〉诗》:“崇情符远迹,清气溢素襟。” 李周翰 注:“素,本也。清淑之气自盈於本心。” 唐 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友书怀》诗:“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 明张景《飞丸记·园中落阱》:“总生在秋江,素襟晚节何损,堪羡他老景含芳,谁管他阳春花阵。”
(2).素袍之襟。 唐 戴叔伦 《抚州处士胡泛见送》诗:“悽然诵新诗,落泪霑素襟。” 唐 武元衡 《秋日台中寄怀简诸僚》诗:“忧悔耿遐抱,尘埃緇素襟。”
《國語辭典》:寒素  拼音:hán sù
1.寒苦朴素。《南齐书。卷三三。王僧虔传》:「布衣寒素,卿相屈体。」《儒林外史》第八回:「两公子坐著一只小船,萧然行李,仍是寒素。」
2.晋制取士之名。《晋书。卷三。武帝纪》:「令内外群官举清能,拔寒素。」
《國語辭典》:素馨  拼音:sù xīng
植物名。木犀科茉莉花属,攀缘灌木。高三四尺,羽状复叶,小叶三至九枚。聚伞花序具一至十朵花,合瓣花冠,五裂,白色,香气颇烈,可制香水。原产印度、华西至喜马拉雅地区。也称为「耶悉茗」、「野悉蜜花」。
《國語辭典》:缣素(縑素)  拼音:jiān sù
供书画用的白绢。《抱朴子。内篇。遐览》:「又许渐得短书,缣素所写者,积年之中,合集所见,当出二百许卷,终不可得也。」《宋史。卷三○六。张去华传》:「命以缣素写其论为十八轴,列置龙图阁之四壁。」
分類:书册书画
《國語辭典》:竹素  拼音:zhú sù
竹简和缣素,引申为书籍。清。龚自珍〈人月圆。绿珠不爱珊瑚树〉词:「几堆竹素,二顷梅花。」
分類:史册书籍
《漢語大詞典》:素心人
心地纯洁、世情淡泊的人。 晋 陶潜 《移居》诗之一:“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清 李渔 《慎鸾交·赠妓》:“难轻信,只怕荣华能变素心人。” 孙世伟 《次小柳和朴庵见贻韵》:“回首素心人已去,瑶华端不隔诗盟。” 苏曼殊 《碎簪记》:“吾每日以‘勋爵勋爵,入阁入阁’诸名词见累,正欲得素心人一谈耳。”
《漢語大詞典》:素影
月影。 唐 杜审言 《和康五庭芝望月有怀》:“雾濯清辉苦,风飘素影寒。” 唐 范荣 《残雪赋》:“杂凝花於春露,乱素影於夜月。” 宋 梅尧臣 《金陵有美堂》诗:“江流不尽月不死,寒浪素影东西翔。” 元 倪瓒 《人月圆》词:“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
分類:月影
《漢語大詞典》:素波
白色的波浪。 汉武帝 《秋风辞》:“横中流兮扬素波,簫鼓鸣兮发棹歌。” 三国 魏 曹植 《九华扇赋》:“对緑水之素波,背玄涧之重深。” 唐 温庭筠 《蒋侯神歌》:“ 楚神 铁马金鸣珂,夜动蛟潭生素波。”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但见迴澜素波,触石奋出。”
分類:白色波浪
《漢語大詞典》:素蕴
犹素养。 宋 欧阳修 《与吴正献公书》:“兹者遽叨误选,实出意外。任责已重而无素藴,不败何待?见爱深者,但可弔也。” 宋 曾巩 《应举启》:“伏以某官梁栋瓌材,琮璜茂器。发文章之素藴,当仁圣之盛期。” 清 孙枝蔚 《述梦》诗:“难比 嵇中散 ,憎鬼见素藴。”参见“ 素养 ”。
分類:素养
《國語辭典》:素养(素養)  拼音:sù yǎng
平日的修养。《后汉书。卷七四下。刘表传》:「越有所素养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众来。」
《國語辭典》:素女  拼音:sù nǚ
相传为上古时代的女神。精于音乐,一说为知阴阳天道,擅长房中之术,古有素女经、素女方等。
《國語辭典》:毫素  拼音:háo sù
笔和纸。也称为「毫楮」、「豪素」。
《漢語大詞典》:儒素
(1).儒者的素质,谓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三国志·魏志·袁涣传:“ 霸 弟 徽 ,以儒素称。”世说新语·德行“见者以为真孝子”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续晋阳秋》:“少而孤贫,能善树节,以儒素见称。”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 柳应规 以儒素进身,始入省,便造新宅,殊不若且税居之为善也。” 清 毛际可 《〈楝亭集〉序》:“ 荔轩先生 家世通显,为天子亲臣,乃被服儒素,黽勉尽职,不涉户外一事。”
(2).宿儒,名儒。晋书·儒林传·徐邈:“及 孝武帝 始览典籍,招延儒学之士, 邈 即东州儒素,太傅 谢安 举以应选。” 南朝 梁 江淹 《张令为太常领国子祭酒诏》:“师氏之任,宜归儒素。”
(3).泛指儒士。 唐 白居易 《三教论衡》:“我 大和皇帝 祖玄元之教,挹清净之风,儒素緇黄,鼎足列座。”
(4).儒术,儒学。宋书·自序:“ 仪 篤学有雅才,以儒素自业。” 宋 王禹偁 《崑山县新修文宣王庙记》:“然而庠序或缺,儒素弗兴,实仓廪而礼节未知,既富庶而教化不至。” 宋 范仲淹 《耀州谢上表》:“窃念臣运偶文明,世专儒素,靡学 孙 吴 之法,耻道 桓 文 之事。”
(5).指读书人家。 宋 陈亮 《祭叶正则外母高恭人翁氏文》:“惟恭人生长儒素,嬪於勋门。”
(6).儒雅质朴。隋书·杜台卿传:“性儒素,每以雅道自居。”
《國語辭典》:素知  拼音:sù zhī
平素知悉。唐。周昙《春秋战国门诗。毛遂》:「平原门下三千客,得力何曾是素知。」《三国演义》第三回:「植素知董卓为人,面善心狠。」
《國語辭典》:素愿(素願)  拼音:sù yuàn
向来的愿望。《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如此所为,不负当年三矢告先王庙的素愿。」
分類:平素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