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80,分11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琼而素而
三素云
尸位素餐(又作:尸素 素餐)
束素
素灵感刘季
素履
素面
素女
素王
谈笑行杀戮
田豫俭素
投诗见素
谢氏逢素女
一言回天力
织素
典故
琼而素而


《毛诗正义》卷五之一〈国风·齐风·著〉~89~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汉·毛亨传:「俟,待也。门屏之閒曰著。琼华,美石,士之服也。」
典故

《黄庭内景经》
「四气所合,列宿分,紫烟上下三素云。」《注》:「三素者,紫素、白素、黄素也。」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水仙赋〉~323~2~
迎九云于金阙,谒三素于玉清。更天地而弥固,终逍遥以长生。

例句

九枝灯下朝金殿,三素云中侍玉楼。 李商隐 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


《尚书》卷七〈夏书·五子之歌〉~99~
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毛诗正义》卷五之三〈国风·魏风·伐檀〉~20~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乾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汉书》卷六十七〈杨胡朱梅云列传·朱云〉~295~
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馀。

例句

佐剧劳黄绶,提纲疾素餐。 刘长卿 瓜洲驿奉钱张侍御

素餐终日足,宁免众人轻。 姚合 省直书事

薄宦惭尸素,终身拟尚玄。 王维 游悟真寺

拙直不合时,无益同素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

三年作谏官,复多尸素羞。 白居易 适意二首

短才叨重寄,尸禄愧妨贤。 韦嗣立 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韦应物 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无术谬称简,素餐空自嗟。 韦应物 郡斋赠王卿

典故 
束缟

相关人物
宋玉


《昭明文选》卷十九〈赋癸·情·登徒子好色赋〉~892~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王曰:「试为寡人说之。」大夫曰:「唯唯。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士。足历五都。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洧之间。是时向春之未。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袪。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恍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复称诗曰。寤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因迁延而辞避。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
典故
素灵感刘季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昭明文选》卷四十七东汉·史孝山(岑)《出师颂》
「五曜霄映,素灵夜叹。皇运来授,万宝增焕。」唐·李善注:《汉书》曰:「元年冬十月,五星聚于东井,沛公至霸上。应劭曰:五星所在,其下以义取天下也。又曰:高祖夜经泽中,有大蛇当径,拔剑斩蛇,蛇分为两。后人至蛇所,有一妪夜哭,人问妪,妪曰:吾子白帝子,化为蛇当道,今者赤帝子斩之也。」

例句

素灵感刘季,白马从子婴。 张良璞 览史

典故

《周易》卷二《履卦》
「初九,素履往,无咎。」三国魏·王弼注:「履道恶华,故素乃无咎。处履以素,何往不从。」

例句

观象嘉素履,陈诗谢干旄。 柳宗元 游南亭还叙志七十韵

叔父贞素履,含章穷典坟。 权德舆 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

素履期不渝,永怀丘中志。 权德舆 郊居岁暮因书所怀

典故

《杨太真外传》
虢国不施妆粉,自炫美艳,常素面朝天。
典故

《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396~
其春,既灭南越,上有嬖臣李延年以好音见。上善之,下公卿议,曰:「民閒祠尚有鼓舞乐,今郊祀而无乐,岂称乎?」公卿曰:「古者祠天地皆有乐,而神祇可得而礼。」或曰:「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于是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

简释

素女:咏音乐曲调悲哀,或喻妇女心情哀怨。唐陈子昂《南山家园林木交映盛夏五月幽然清凉独坐思远率成十韵》:“凤韵仙人策,鸾歌素女弦。”


例句

伏羲初制法,素女昔传名。 李峤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李贺 李凭箜篌引

凤蕴仙人箓,鸾歌素女琴。 陈子昂 南山家园林木交映盛夏五月幽然清凉独坐思远率成十韵

素女结念飞天行,白玉参差凤皇声。 鲍溶 弄玉词

典故

《庄子集释》卷五中〈外篇·天道〉~457~
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晋·郭象注:「有其道为天下所归而无其爵者,所谓素王自贵也。」唐·成玄英疏:「即老君尼父是也。」
《论衡校释》卷二十七〈定贤〉~2~
问:「周道不弊,孔子不作春秋。春秋之作,起周道弊也。如周道不弊,孔子不作者,未必无孔子之才,无所起也。夫如是,孔子之作春秋,未可以观圣;有若孔子之业者,未可知贤也。」曰:周道弊,孔子起而作之,文义贬是非,得道理之实,无非僻之误,以故见孔子之贤,实也。夫无言,则察之以文;无文,则察之以言。设孔子不作,犹有遗言,言必有起,犹文之必有为也。观文之是非,不顾作之所起,世间为文者众矣,是非不分,然否不定,桓君山论之,可谓得实矣。论文以察实,则君山汉之贤人也。陈平未仕,割肉闾里,分均若一,能为丞相之验也。夫割肉与割文,同一实也。如君山得执汉平,用心与为论不殊指矣。孔子不王,素王之业,在于《春秋》。然则桓君山不相,素丞相之迹,存于新论者也。

例句

三千弟子标青史,万代先生号素王。 刘沧 经曲阜城

多惭十载游梁客,未换青襟侍素王。 韦庄 寄右省李起居

清跸间过素王庙,翠华高映大夫松。 鲍溶 闻国家将行封禅聊抒臣情

典故
谈笑行杀戮

相关人物
杨素


《北史》卷四十一〈杨敷列传·(子)杨素〉~53~
素多权略,乘机赴敌,应变无方,然大抵驭戎严整,有犯令者,立斩无所宽贷。每将临寇,辄求人过失而斩之,多者百馀人,少不下数十,流血盈前,言笑自若。及对阵,先令一二百人赴敌,陷阵则已,如不能陷而还,无问多少,悉斩之;又令二百人复进,还如向法。

例句

谈笑行杀戮,溅血满长衢。 杜甫 草堂

典故
田豫俭素

相关人物
田豫


《三国志》卷二十六《魏书·田豫传》
「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人也。刘备之奔公孙瓒也,豫时年少,自托于备,备甚奇之。备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归,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景初末,增邑三百,并前五百户。正始初,迁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加振威将军,领并州刺史。」「豫清俭约素,赏赐皆散之将士。每胡、狄私遗,悉簿藏官,不入家;家常贫匮。虽殊类,咸高豫节。」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鲜卑素利等数来客见,多以牛马遗豫;豫转送官。胡以为前所与豫物显露,不如持金。乃密怀金三十斤,谓豫曰:『愿避左右,我欲有所道。』豫从之,胡因跪曰:『我见公贫,故前后遗公牛马,公辄送官,今密以此上公,可以为家资。豫张袖受之,答其厚意。胡去之后,皆悉付外,具以状闻。于是诏褒之曰:『昔魏绛开怀以纳戎赂,今卿举袖以受狄金,朕甚嘉焉。』乃即赐绢五百匹。豫得赐,分以其半藏小府,后胡复来,以半与之。」

例句

田豫俭素,李恂清约。 李瀚 蒙求

典故
投诗见素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四〈上韦左相二十韵〉【案:见素。】
凤历轩辕纪,龙飞四十春。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钓。霖雨思贤佐,丹青忆老臣【案:原注。相公之先人。遗风馀烈。至今称之。】【丹青忆直臣】【丹青忆旧臣】。应图求骏马,惊代得麒麟。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韦贤初相汉,范叔已归秦。盛业今如此,传经固绝伦。豫樟深出地,沧海阔无津。北斗司喉舌,东方【案:顾命。司马第四。毕公领之。康王之诰。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见素兼兵部尚书。故以毕公比之。】领搢绅。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独步才超古,馀波德照邻【馀阴照北邻】。聪明过管辂,尺牍倒陈遵。岂是池中物,由来席上珍。庙堂知至理,风俗尽还淳。才杰俱登用,愚蒙但隐沦。长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频【子夏索居贫】。回首驱流俗,生涯似众人。巫咸不可问,邹鲁莫容身。感激时将晚,苍茫兴有神。为公歌此曲【为君歌此曲】,涕泪在衣巾。
典故
谢氏逢素女

相关人物
谢端


旧题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五
晋安侯官人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始出居,未有妻,邻人共悯念之,规为娶妇,未得。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畜之十数日。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火,如有人为者。……后以鸡鸣出去,平日潜归,于篱外窃观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灶下燃火。端便入门,径至瓮所视螺,但见壳。乃到灶下问之……答曰:「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使卿居富得妇,自当还去。」
《述异记》卷七
晋安郡有一书生谢端,为性介洁,不染声色,尝于海岸观涛,得一大螺,大如一石米斛,割之,中有美女,曰:「予天汉中白水素女。天帝矜卿纯正,令为君作妇。」端以为妖,呵责遣之。女叹息升云而去。

例句

谢氏海边逢素女,越王潭上见青牛。 李郢 送人之岭南

典故
一言回天力

相关人物
张玄素
 
李世民(唐太宗)
 
魏徵


《新唐书》卷一百三〈张玄素列传〉~3999~
帝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殿卒兴,同归于乱。臣闻东都始平,太上皇诏宫室过度者禁之,陛下谓瓦木可用,请赐贫人,事虽不从,天下称为盛德。今复度而宫之,是隋役又兴。不五六年间,一舍一取,天下谓何?」帝顾房玄龄曰:「洛阳朝贡天下中,朕营之,意欲便四方百姓。今玄素言如此,使后必往,虽露坐,庸何苦?」即诏罢役,赐䌽二百匹。魏徵名梗挺,闻玄素言,叹曰:「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可谓仁人之言哉。」
典故

《玉台新咏》卷一《古诗八首》其一
〈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云好,未若故人姝。其色似相类,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馀。持缣将比素,新人不如故。」

例句

养蚕已成茧,织素犹在机。 刘驾 弃妇

《漢語大詞典》:三素云(三素雲)
(1).道教谓人身中元气有紫、白、黄三色:脾为黄素,肺为白素,肝为紫素,合称“三素云”。黄庭内景经·上有:“四气所合列宿分,紫烟上下三素云。” 务成子 注:“三素者,紫素、白素、黄素也。”
(2).指各色云烟。 唐 李商隐 《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诗:“九枝灯下朝金殿,三素云中侍玉楼。”
《國語辭典》:尸位素餐  拼音:shī wèi sù cān
占著职位享受俸禄而不做事。《汉书。卷六七。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儿女英雄传》第一八回:「倘大人看我可为公子之师,情愿附骥,自问也不至于尸位素餐。」也作「窃位素餐」、「素餐尸位」。
《國語辭典》:尸禄(尸祿)  拼音:shī lù
不做事而空受俸禄。《汉书。卷七二。鲍宣传》:「以苟容曲从为贤,以拱默尸禄为智。」明。梁辰鱼《浣纱记》第七出:「一味妒贤嫉能,可以尸禄保位。」
《漢語大詞典》:尸禄素餐(尸禄素飡)
见“ 尸禄素餐 ”。
《國語辭典》:尸禄素餐(尸祿素餐)  拼音:shī lù sù cān
空受俸禄而无所作为。常用作自谦之词。汉。刘向《说苑。卷一四。至公》:「久践高位,妨群贤路,尸禄素餐,贪欲无餍。」《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三。降魔变文》:「寡人闻奏天恩,遣卿容身无地,升沉荣辱,只在呼吸之间;对面千里,叨处荣斑,尸禄素餐,卿今即是。」也作「尸禄素食」。
《漢語大詞典》:尸素
(1).谓居位食禄而不尽职。常用作自谦之词。 三国 魏 钟繇 《上汉献帝自劾书》:“尸素重禄,旷职废任。” 唐 白居易 《让绢状》:“臣食国家厚禄,居陛下清官,每月俸钱,尚慙尸素,无名之货,岂合苟求。” 宋 岳飞 《奏辞开府札子》:“每怀尸素之忧,未効毫分之报。”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彼保傅令僕备位尸素,不克分君父之忧,因当引为己咎。”
(2).指居位食禄不尽职的人。陈书·后主纪:“政刑日紊,尸素盈朝,躭荒为长夜之饮。” 林纾 《答某公书》:“岂忍割弃可恋之日,冒沾尸素之禄,以遽远老母!”参见“ 尸位素餐 ”。
《國語辭典》:尸位素餐  拼音:shī wèi sù cān
占著职位享受俸禄而不做事。《汉书。卷六七。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儿女英雄传》第一八回:「倘大人看我可为公子之师,情愿附骥,自问也不至于尸位素餐。」也作「窃位素餐」、「素餐尸位」。
《國語辭典》:素餐  拼音:sù cān
无功劳而空享俸禄。《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后汉书。卷五七。谢弼传》:「今之四公,唯司空刘宠断断首善,馀皆素餐致寇之人。」也作「素食」。
《國語辭典》:束素  拼音:shù sù
一束绢帛。用以形容美人腰肢的苗条。《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國語辭典》:素履  拼音:sù lǚ
语出《易经。履卦。初九》:「素履,往,无咎。」指安分守己。《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琰等传。评曰〉:「毛玠清公素履,司马芝忠亮不倾,庶乎不吐刚茹柔。」
《國語辭典》:素面  拼音:sù miàn
脸上不化妆,不施脂粉。唐。杜光庭 咏西施诗:「素面已云妖,更著花钿饰。」宋。刘克庄 清平乐。风高浪快词:「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元无粉黛。」
分類:天然
《國語辭典》:素女  拼音:sù nǚ
相传为上古时代的女神。精于音乐,一说为知阴阳天道,擅长房中之术,古有素女经、素女方等。
《國語辭典》:素王  拼音:sù wáng
1.有王者的道德而无王者的权位。《庄子。天道》:「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
2.汉代春秋公羊家以为孔子身虽无位,而修春秋以制明王之法,故称孔子为「素王」。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
《漢語大詞典》:织素(織素)
(1).将丝织为绢帛。素,白色生绢。《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南朝 陈 徐陵 《鸳鸯赋》:“ 炎皇 之季女,织素之佳人。” 唐 张德升 《声赋》:“织素寒早,调砧夜半。”
(2).指已织成之生绢。 南朝 梁简文帝 《梅花赋》:“争楼上之落粉,夺机中之织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