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妙思
精妙的构思。陈书·司马申传:“﹝ 申 ﹞十四便善弈棊…… 子春 素知 申 ,即於坐所呼与为对, 申 每有妙思, 异 ( 朱异 )观而奇之,因引 申 游处。”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易者虽不紧要,亦当冥心搜句,或成三二篇,则妙思种种出焉。”
(1).精深的思想。妙,通“ 眇 ”,深远。 汉 王充 论衡·艺增:“诸子之文,笔墨之疏,大贤所著,妙思所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文》《繫》,圣人之妙思也。”
(2).深思,认真思考。妙,通“ 眇 ”,深远。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每念昔日 南皮 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碁閒设,终以六博。”
《漢語大詞典》:妙谛(妙諦)
精妙之真谛。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六:“‘八千里外常扶杖,五十年来不上朝’,将杖朝二字拆开一用,便成妙諦。”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所谓信手拈来,皆成妙諦者。” 狄平子 《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至以文学之眼观察之,则其妙諦,犹不止此。”
分類:精妙真谛
《漢語大詞典》:妙解
(1).精通。晋书·王珉传:“时有外国沙门,名 提婆 ,妙解法理。” 康有为 《大同书》己部第六章:“五年之中,强敏者既听兼通数学,中才者亦得以妙解一门。”
(2).善于说解,善于应对。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子之妙解,无为不可。”
(3).精妙的解释。 唐 梁肃 《天台法门议》:“赞 龙树 之遗论,从 南岳 之妙解。” 宋 秦观 《次韵奉酬丹元先生》:“二景入妙解,元气含烟词。”
《國語辭典》:神品  拼音:shén pǐn
技巧出神入化的作品,多指书画而言。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八。叙画》:「气韵生动,出于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
《國語辭典》:要言  拼音:yào yán
1.至理名言。《战国策。宋卫策》:「此三言者,皆要言也。然而不免为笑者,蚤晚之时失也。」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钻仲父之遗训,览老氏之要言。」
2.简明扼要的言论。如:「要言不烦」。汉。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制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
《國語辭典》:妙论(妙論)  拼音:miào lùn
奇妙的议论。如:「此人忽发妙论,众人为之侧目。」
《國語辭典》:妙善  拼音:miào shàn
美好、亲切。《文选。谢灵运。田南园激流植援》:「赏心不可忘,妙善冀能同。」
分類:精妙美善
《漢語大詞典》:妙斲
精妙的刀斧工。泛指功力精深的技能。 宋 苏轼 《次韵李端叔谢送牛戬鸳鸯竹石图》:“时来未可知,妙斲待 轮扁 。” 宋 陈造 《寄二孙》诗:“良匠有妙斲,惰农无厚收。”
《國語辭典》:神医(神醫)  拼音:shén yī
医术精妙高明的人。《列子。力命》:「卢氏曰:『汝疾不由天,亦不由人……,药石其如汝何?』季梁曰:『神医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姓华,名佗,字元化。真当世之神医也。」
《漢語大詞典》:穷妙(窮妙)
(1).极尽精妙。 汉 扬雄 《羽猎赋》:“游观侈靡,穷妙极丽。” 汉 马融 《长笛赋》:“穷妙极巧,旷以日月。”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然巧一也,至於穷妙入神,在人自悟。”
(2).极力寻找玄妙的境界。 唐 柳宗元 《法华寺石门精室》诗:“探奇极遥瞩,穷妙閲清响。”
《漢語大詞典》:精劲(精勁)
(1).精良锐利;精悍勇猛。 晋 葛洪 抱朴子·穷达:“故沉閭渟钧,精劲之良也,而不以击,则朝菌不能断焉。”旧唐书·牛仙客传:“ 仙客 所积仓库盈满,器械精劲,皆如 希逸 之状。”宋史·韩琦传:“ 中山 兵,精劲冠 河朔 。”
(2).指精悍勇猛的部队。 清 李渔 《意中缘·借兵》:“专望你提精劲,救娉婷,锄梟獍。”
(3).精妙遒劲。 南朝 宋 鲍照 《飞白书势铭》:“秋毫精劲,霜素凝鲜。” 宋 苏舜钦 《答杜公书》:“伏捧十一月十七日病告中所遣书教,笔墨精劲,慰諭曲折,深开忧灼烦苦之抱。” 清 彭绩 《息庵翁传》:“翁童子日,以磨墨侍祖书,学作点画精劲,祖奇之,授以法。”
《漢語大詞典》:极玄(極玄)
谓最精妙。 唐 姚合 《〈极玄集〉自序》:“此皆诗家射雕手也, 合 於众集中更选其极玄者,庶免后来之非。”
分類:精妙
《國語辭典》:妙品  拼音:miào pǐn
1.极精美的作品。《宋史。卷四四四。文苑列传六。李公麟》:「好古博学,长于诗,多识奇字,自夏、商以来钟、鼎、尊、彝,皆能考定世次,辨测款识,闻一妙品,虽捐千金不惜。」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八。叙画》:「笔墨超绝,传染得宜,意趣有馀者,谓之妙品。」
2.好的人品。《儒林外史》第三○回:「他如此妙品,有多少人想物色他的。」
《國語辭典》:化境  拼音:huà jìng
精妙超凡的境界。多指艺术作品的成就。如:「王羲之的书法可谓精妙绝伦,已臻化境。」
《漢語大詞典》:眇邈
(1).高远。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盖登旋璣之眇邈,则知井谷之至卑。”云笈七籤卷四:“既太虚眇邈,玄师难希,宜求之於心,即理而断也。”
(2).久远;遥远。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卷上:“古诗眇邈,人世难详。”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雷首山 在南,事有似而非,千载眇邈,非所详耳。” 唐 张鷟 游仙窟:“僕从 汧陇 ,奉使 河源 。嗟命运之迍邅,叹乡关之眇邈。”
精妙,玄妙。汉武帝内传:“此术眇邈,必须清洁至诚,殆非流浊所宜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