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直线加速器(直线加速器)  拼音:zhí xiàn jiā sù qì
由许多小段的加速管连成直线,靠交变电压的作用加速电子、质子等粒子的加速装置。
《国语辞典》:同步辐射仪(同步辐射仪)  拼音:tóng bù fú shè yí
一种用来产生同步辐射的仪器。同步辐射是高速带电粒子受到加速而产生的电磁波,波长范围很广,辐射强度高,准直性佳,适合用来从事科学、医学、生物等研究,是目前公认最佳的电磁波源。
《国语辞典》:爱迪生效应(爱迪生效应)  拼音:ài dí shēng xiào yìng
高温金属自表面发射带电粒子(电子或离子)的现象。为爱迪生于西元一八八三年所发现,并应用于真空管。也称为「热离子发射」。
《国语辞典》:同步辐射加速器(同步辐射加速器)  拼音:tóng bù fú shè jiā sù qì
一种把带电粒子加速到高能量的设备。由回旋加速器改良而成。带电粒子在回旋加速器中做回旋运动时,从交流电场取得能量,以达到高能量和高速度,并设法使交流电场与带电粒子的周期相配合,故称为「同步辐射加速器」。
《国语辞典》:分子光束武器  拼音:fēn zǐ guāng shù wǔ qì
武器名。荷电粒子束武器。利用电能将中性粒子予以离子化,使其带正电荷,用加速器加速到接近光束;或用加速器直接将电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然后透过射控系统,以其钜大的动能,破坏弹道飞弹的表体,并产生辐射效应,进而损坏目标内部的元件和结构。
《国语辞典》:核子力  拼音:hé zǐ lì
原子核内各粒子间强大的相互作用力。此种力须在粒子间距离不超过原子核时才有作用。也称为「核力」。
《国语辞典》:贝他蜕变(贝他蜕变)  拼音:bèi tā shuì biàn
原子核放出贝他粒子时,其原子序差一而质量数不变。有正贝他蜕变与负贝他蜕变两种。也称为「贝他衰变」。
《国语辞典》:阿伐粒子  拼音:ā fā lì zǐ
某些放射性物质放出的一种带正电荷的粒子,而此粒子与氦核相同,为具有两个质子及两个中子的原子核。
《国语辞典》:布朗运动(布朗运动)  拼音:bù lǎng yùn dòng
液体中的悬浮粒子,受到液体分子的不断碰撞,以致产生不规则的折线运动现象,为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在西元一八二七年所发现。
《国语辞典》:凝胶体(凝胶体)  拼音:níng jiāo tǐ
胶体溶液中呈网状排列的微小粒子,因黏度增加而聚合成的胶冻状物质。如洋菜即是凝胶体的一种。
《国语辞典》:微中子  拼音:wéi zhōng zǐ
一种轻粒子。电荷为零,质量几乎为零,稳定。分为电子微中子、缈子微中子两种。
《国语辞典》:研磨机(研磨机)  拼音:yán mó jī
将固体粒子研磨成较细粉体的器具。
《国语辞典》:气泡室(气泡室)  拼音:qì pào shì
在过热液体中,带电粒子的运动和交互作用形成可见轨迹以供观测的核物理实验室。
《国语辞典》:太空尘(太空尘)  拼音:tài kōng chén
一种微尘粒子。飘浮在宇宙间,在太阳系中的太空尘大小在一至零点一μ程度,是流星及黄道光的本源。
《漢語大詞典》:高能物理学
又称“粒子物理学”。研究具有1亿电子伏特以上能量的粒子的性质、结构、彼此间相互作用及其转化的物理学分支学科。是当代自然科学的前沿学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