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粟饭(粟飯)  拼音:sù fàn
粗糙的饭。唐。李华〈东都圣善寺无畏三藏碑〉:「见油饵尚温,粟饭馀暖。」《三国演义》第一三回:「野老进粟饭,上与后共食,粗粝不能下咽。」
《漢語大詞典》:作黍
做黍米饭。语出《论语·微子》:“杀鸡为黍而食之。”后以“作黍”为备家常饭诚意待客之谦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九山王:“今遣小女辈作黍,幸一垂顾。”
《漢語大詞典》:粱饭(粱飯)
精细的米饭。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愿赐美酒粱饭大飱臣,臣乃言。”汉书·王莽传下:“﹝黄门 王业 ﹞乃市所卖粱饭肉羹,持入视 莽 ,曰:‘居民食咸如此。’”
分類:精细米饭
《漢語大詞典》:炊雕
煮菰米饭。雕即雕胡,菰米。 南朝 梁简文帝 《大堤》诗:“炊雕留上客,貰酒逐神仙。”
分類:菰米米饭
《漢語大詞典》:皛饭(皛飯)
谓米饭、白萝卜和清汤。三者皆白,故戏称。 宋 曾慥 高斋漫录:“ 东坡 尝谓 钱穆父 曰:‘寻常往来,须称家有无,草草相聚,不必过为具。’一日 穆父 折简召 坡 食皛饭。及至,乃设饭一盂,萝卜一碟,白汤一盏而已,盖以三白为皛也。”
《國語辭典》:主食  拼音:zhǔ shí
主要的食品,相对于副食而言。如:「我国人民以米、麦为主食。」
《漢語大詞典》:乾饭(乾飯)
1.干粮。墨子·备城门:“为卒乾饭,人二斗,以备阴雨。”后汉书·党锢传·羊陟:“帝嘉之,拜 陟 河南 尹。计日受奉,常食乾饭茹菜。”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贬误:“ 玄续 取乾饭食之。”
2.指米饭。晋书·齐王攸传:“居 文帝 丧,哀毁过礼,杖而后起。左右以稻米乾饭杂理中丸进之, 攸 泣而不受。”《西游记》第八五回:“是一庄村人家好善,蒸白米乾饭、白麺饃饃斋僧的。”《歧路灯》第一○五回:“他谋馆不成,喫大米乾饭,挖半截鸭蛋,箸头儿戳豆腐乳。”
分類:干粮米饭
《國語辭典》:浇头(澆頭)  拼音:jiāo tou
加在盛好的饭或面上的菜。主要是供调味和装饰之用。《红楼梦》第六一回:「你娘才下蛋呢!通共留下这几个菜上的浇头,姑娘不要,还不肯做上去呢!」也称为「飘马儿」。
《國語辭典》:盖饭(蓋飯)  拼音:gài fàn
指用碗盘等盛米饭,并在上面加菜而成。也称为「盖浇饭」。
分類:份儿米饭
《漢語大詞典》:砻饭(礱飯)
糙米饭。
《漢語大詞典》:轑饭(轑飯)
米饭的一种。做法是先将米煮一煮,捞出来放到蒸笼里蒸熟即成。 宋 陆游 《杂感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之八:“鬴中有轑饭,一饱吾何求?”自注:“ 吴 人谓饭不炊者为轑饭。轑,音劳。”
《国语辞典》:竹筒饭(竹筒饭)  拼音:zhú tǒng fàn
一种米食。将米置于竹筒内蒸熟,使米饭有竹的清香,称为「竹筒饭」。
《国语辞典》:油饭(油饭)  拼音:yóu fàn
一种炒制的米食。将蒸熟的米饭,放进爆香的佐料中炒拌均匀。习俗中,家中婴儿满月时,都会制作油饭,分享亲友。
《漢語大詞典》:粝糠
杂有糠秕的糙米饭。 宋 苏舜钦 《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虽裘葛不完,糲糠几废,亦未尝造謁有位,祈望恩奬。”
《漢語大詞典》:酴米
用米饭做的酒曲。 宋 朱肱 《酒经》:“秋冬及黍性陈硬,则先米而后汤,酒人谓之正汤。醖酿须酴米偷酸。”原注:“酴米,酒母也。今人谓之‘脚饭’。”
分類:米饭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