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鬟簪
插戴于鬟髻的簪子。 南朝 梁简文帝 《茱萸女》诗:“杂与鬟簪插,偶逐鬢鈿斜。东西争赠玉,纵横来问家。”
《漢語大詞典》:榛笄
古代妇人服丧时束发用的榛木簪子。仪礼·丧服“恶笄者,櫛笄也” 汉 郑玄 注:“櫛笄者,以櫛之木为笄,或曰榛笄有首者。”按,礼记·檀弓上:“盖榛以为笄,长尺而总八寸。” 孔颖达 疏:“盖用榛木为笄,其长尺,而束髮垂餘之,总垂八寸。”
《漢語大詞典》:恶笄(惡笄)
古代服丧时所用以竹、木等制成的簪子。与用象骨制的“吉笄”相对。礼记·丧服小记:“齐衰,恶笄以终丧。” 孔颖达 疏:“恶笄者,榛木为笄也。” 清 翟灏 通俗编·服饰:“古丧制,妇人笄用篠竹,曰箭笄;或用白理木,曰櫛笄,亦曰恶笄。其吉笄乃用象骨为之。”
分類:服丧簪子
《國語辭典》:骨笄  拼音:gǔ jī
兽骨制成的簪钗,使妇女的髻鬟固定贯连,不致于松散坠落。
分類:簪子
《漢語大詞典》:凤犀簪(鳳犀簪)
妇女用的簪子。用犀牛角制成凤形,因称。 五代 和凝 《宫词》之三七:“香鸭烟轻爇水沉,云鬟閒坠凤犀簪。”
《漢語大詞典》:箭笄
古代女子服丧时所用的竹制簪子。礼记·丧服小记:“箭笄终丧三年,齐衰三月,与大功同者绳履。” 清 翟灏 通俗编·服饰:“古丧制,妇女笄用篠竹,曰箭笄。”
《漢語大詞典》:委笄
委貌冠上的簪子。国语·晋语五:“击之以杖,折委笄。” 韦昭 注:“委,委貌冠。笄,簪也。”参见“ 委貌 ”。
分類:冠上簪子
《漢語大詞典》:委貌
亦作“ 委皃 ”。 古冠名,以皂绢为之。仪礼·士冠礼:“委貌, 周 道也。” 郑玄 注:“委,犹安也,言所以安正容貌。” 汉 班固 《白虎通·绋冕》:“委皃者何谓也? 周 朝廷理政事,行道德之冠名。”皃,一本作“ 貌 ”。 陈立 疏证:“《御览》三礼图云,元冠亦曰委貌,今之进贤,则其遗像也。”
分類:古冠
《漢語大詞典》:髻梁
横插于发髻的簪子。能起固定发髻的作用。 清 徐昂发 《宫词》之四五:“卸却髻梁釵燕子,红袍黄领念番经。”
《漢語大詞典》:遗簪堕珥(遺簪墮珥)
(1).史记·滑稽列传:“若乃州閭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 髡 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后以“遗簪堕珥”形容欢饮而不拘形迹。 唐 虞世南 《门有车马客行》:“危弦促柱奏《巴渝》,遗簪堕珥解罗繻。” 明 胡之骥 《〈汇注江文通集〉叙》:“感游女之思,遗簪堕珥;鬯豪士之怀,吐锦絶缨。”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新疆·乌鲁木齐风俗记》:“元夕张灯,妇女毕至,遗簪堕珥,终夜喧闐。”亦作“ 遗珥堕簪 ”、“ 遗珥坠簪 ”。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七出:“清晓,侍婢不惜千金,相呼斗百草。遗珥堕簪,蹙着鞦韆,不禁笑语声高。” 清 洪升 《长生殿·禊游》:“朱轮,碾破芳堤,遗珥坠簪,落花相衬。”亦省作“ 遗珥 ”。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或旰食而宵衣,或堕簪而遗珥。”
(2).指遗落、丢弃簪子珥珰。亦指遗弃的簪珥。 唐 袁不约 《长安夜游》诗:“长乐晓鐘归骑后,遗簪堕珥满街中。” 宋 李纲 《雨霖铃·明皇幸西蜀》词:“五家会处,花盈山谷,百里遗簪堕珥,尽宝鈿珠玉。” 明 何景明 《白纻歌》之六:“义如山,金如土,遗簪堕珥不復数。”亦作“ 遗簪坠珥 ”。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婺州斗牛俗》:“于是老妇孺子暨粉白黛緑者,譁然争避,或失足田中,或倒身岸下,遗簪坠珥,衣服沾濡,头面污损,相将相扶而去。”
《漢語大詞典》:遗簪坠舄(遺簪墜舄)
指遗落在地的簪子鞋子。 清 于庆元 《涂泥逃妇叹》:“十步九倒足趦趄,遗簪坠舄满路隅。”亦作“ 遗簪弃舄 ”。 清 杨潮观 《寇莱公思亲罢宴》:“还只是含悲向,他抛我,似遗簪弃舄;你怜我,知物在人亡。”
《国语辞典》:瓶沉簪折(瓶沉簪折)  拼音:píng chén zān zhé
瓶子沉到水底难再寻得,簪子折断亦难再复合。比喻男女诀别。语出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也作「瓶坠簪折」。
《国语辞典》:破镜分钗(破镜分钗)  拼音:pò jìng fēn chāi
破镜,参见「破镜重圆」条。分钗,将钗股分成两个簪子,比喻分离。破镜分钗比喻夫妻分离或失散。
《国语辞典》:蓍簪不忘  拼音:shī zān bù wàng
蓍簪,蓍草做的簪子。蓍簪不忘比喻不忘故旧。见《韩诗外传》卷九。
《国语辞典》:刈蓍遗簪(刈蓍遗簪)  拼音:yì shī yí zān
孔子出游少源之野,遇因遗失蓍草做的簪子而悲泣的妇人,问其所悲,妇人答以非为不值钱的蓍簪丢了而哭,是因簪为故旧之物才伤心。典出《韩诗外传》卷九。后比喻为物虽轻贱不足为惜,但故旧之情不可忘。清。谭嗣同〈仁学界说〉:「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孔子犹叹其小,刈蓍而遗簪,田妇方且不惜,奈何私垄断天下之财,恝不一散以沾润于国之人也。」
《国语辞典》:啄针儿(啄针儿)  拼音:zhuó zhēn ér
簪子,妇人头饰之一。《金瓶梅》第一二回:「应伯爵推斗桂姐亲嘴,把头上金啄针儿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