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篪簧(篪簧)
唐 魏徵 五郊乐章 赤帝徵音 雍和 礼陈牲币,乐备篪簧。
《韵府拾遗 阳韵》:旧唐书音乐志昭昭丹陆奕奕炎方礼陈牲币乐备篪簧
《國語辭典》:二簧  拼音:èr huáng
一种戏曲声腔。参见「二黄」条。
《分类字锦》:转簧(转簧)
白居易 题周家歌者诗 清紧如敲玉,深圆似转簧。
分类:
《國語辭典》:弹簧(彈簧)  拼音:tán huáng
利用材料的弹性作用制成的物件,能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伸长、缩短、弯曲、扭转等形变;除去外力后,可恢复原状。
《漢語大詞典》:簧口
如簧之口。多借指谗言。 清 蒋士铨 临川梦·隐奸:“我将贝锦把他文章掩,将簧口把他名声乱。”参见“ 簧口利舌 ”。
分類:谗言
《漢語大詞典》:簧口利舌
形容善于言辞。多含贬义。 明 袁宏道 《与兰泽云泽叔书》:“令所对者,鶉衣百结之粮长,簧口利舌之刁民,及蟣蝨满身之囚徒耳。”
《韵府拾遗 阳韵》:奏簧
任家相招黄鹄赋:湘君鼓瑟,元君奏簧。
《骈字类编》:幽簧
潘岳笙赋:□纤翮以震幽簧,越上筒而通下管。
《高级汉语词典》:簧管  拼音:huáng guǎn
管风琴中靠簧片在气流中的振动发出乐音的管子
分类:簧管
《骈字类编》:簧寒
唐 杜牧 寄李起居四韵 云罍心凸知难捧,凤管簧寒不受吹。
《國語辭典》:双簧(雙簧)  拼音:shuāng huáng
由一个人坐在前面,不说不唱的表演各种动作,另一个人则躲在其身后说说唱唱,互相配合以逗引观众的表演方式。
《漢語大詞典》:舌簧
巧舌。语出《诗·小雅·巧言》:“巧言如簧。” 许地山 《空山灵雨·春底林野》:“天中底云雀,林中底金莺,都鼓起它们的舌簧。”
分類:巧舌
《漢語大詞典》:鸣簧(鳴簧)
吹笙。《文选·陆云〈为顾彦先赠妇〉诗》:“鸣簧发丹唇,朱絃绕素腕。” 刘良 注:“簧,笙也。”
分類:吹笙
《漢語大詞典》:锁簧(鎖簧)
亦作“鏁簧”。 锁中有弹力的机件。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下:“ 燕 请以鐶脚为鏁簧内之,则不脱矣。”《水浒传》第四九回:“这园多时不曾有人来开,敢是锁簧銹了。”一本作“ 锁鐄 ”。
《漢語大詞典》:簧惑
以巧言惑众。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而 绰斯戩 、 保布哈 犹饰虚词,簧惑朕听。”《封神演义》第四九回:“ 琼霄 大喝曰:‘好孽障!焉敢将此虚谬之言簧惑众听!’” 清 林则徐 《咨复两广总督批示义律禀案稿》:“不敢簧惑众心,指引逃走。” 郭孝成 《民国各团体之组织》:“皆需以正当卓识之舆论,以相维相繫,而后乃不致为盲论所簧惑貽误。”
分類:巧言惑众
《分类字锦》:含簧
苏轼铁拄杖诗:含簧腹中细泉语,迸火石上飞星裂。姚燧乌木杖赋:触爪甲而铿响,思卷铁而含簧。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