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破篷
副虹。指与虹同时出现的彩色圆弧。 清 施鸿保 《闽杂记·破篷》:“破篷,断霓也。海中六七月间见之,必有疾风猛雨,其状如海船上破篷半片,孤悬天际,故名。”
《漢語大詞典》:收篷
收落船帆。喻收场,结束。《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回:“ 马老爷 见 瞿太太 一面已经软了下来,不致生变,便也趁势收篷。”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九:“ 徐义德 见风头不对,不如趁早收篷。”
《骈字类编》:篷席
范成大 纵意牵篷席,轻生倚柁楼。
《漢語大詞典》:篷庐(篷廬)
像篷盖似的屋子。比喻屋子简陋。 明 萧芷厓 《冬日村居》诗之一:“风霜凄竹径,橘柚老篷庐。”
分類:屋子简陋
《骈字类编》:白篷
陆游 羡他亭长白篷船。
《國語辭典》:帐篷(帳篷)  拼音:zhàng péng
可拆合自由搬运的组合式住宅。由支架,及可折叠的皮革、布、塑胶等组合而成,除用于游牧、狩猎外,亦应用在露营登山、马戏团等。
《漢語大詞典》:遮篷
指遮蔽日光、风雨的设备。一般用竹木、苇席或帆布等制成。 贾植芳 《在亚尔培路二号·二号囚室》:“靠外的一个窗子外面,正对着一个有遮篷的木头楼梯。”
《國語辭典》:斗篷  拼音:dǒu péng
披在肩上,类似长袍,用来挡风禦寒的无袖外衣。《红楼梦》第三一回:「老太太的一个簇新的大红猩猩毡斗篷放在那里。」也称为「披风」、「一口中」、「一口钟」。
《國語辭典》:篷车(篷車)  拼音:péng chē
具有顶篷的车子。包括火车、汽车、马车等。如:「篷车是美国西部开拓史中重要的交通工具。」、「这辆篷车的载物量有多少?」也作「棚车」。
分類:铁路货车
《漢語大詞典》:篷帆
犹船帆。比喻前进的凭依。《新华文摘》1981年第5期:“他摘下红卫兵袖章进工厂已十来年了,由一个普通青工,入党、提干,进入政工部门,这谦逊的神态就是他的篷帆吧。”
《漢語大詞典》:篷樯(篷檣)
船帆和桅杆。《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 贺司尹 、 吴府尹 两边船上,也各收拾篷檣,解缆开船。”
分類:船帆桅杆
《漢語大詞典》:篷索
系船帆的绳子。《三国演义》第四九回:“箭到处,射断 徐盛 船上篷索,那篷堕落下水,其船便横。”
《高级汉语词典》:卷篷
风卷飞篷
《漢語大詞典》:乌篷船(烏篷船)
一种小木船,船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间夹竹箬,上涂黑油。 鲁迅 《呐喊·阿Q正传》:“有一只大乌篷船到了 赵 府上的河埠头。”
《韵府拾遗 东韵》:织篷(织篷)
皮日休添渔具诗序余昔之渔所在浻上则为庵以守之居岘下则占矶以待之江汉间时候率多雨唯以籉笠自庇每伺鱼必多俯籉笠不能庇其上由是织篷以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