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一箸鲈鱼(一箸鲈鱼)
白居易 寄杨六侍郎诗 秋风一箸鲈鱼鲙,张翰摇头唤不回。
分类:匕箸
《漢語大詞典》:显箸(顯箸)
见“ 显著 ”。
《國語辭典》:显著(顯著)  拼音:xiǎn zhe
1.现出、表露出。如:「台风过后,街道上显著冷冷清清。」
2.明白感觉到。如:「学习外语,没有字典在旁,显著不方便。」
《國語辭典》:显著(顯著)  拼音:xiǎn zhù
显明。《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大圣作治,建立法度,显著纲纪。」《后汉书。卷六二。荀淑传》:「于是天人之际,事物之宜,粲然显著,罔不备矣。」
《分类字锦》:下箸巳怜(下箸巳怜)
韩翃 寄丹阳刘太真诗长安道上落花朝 羡尔当年赏事饶,下箸巳怜鹅炙美,开笼不奈鸭媒娇。
分类:
《分类字锦》:挟箸啖炙(挟箸啖炙)
陈留耆旧传李充在邓将军坐邓设炙肉充挟箸以啖炙冷复命温之及温而后食
分类:匕箸
《国语辞典》:刘备失箸(刘备失箸)  拼音:liú bèi shī zhù
三国蜀刘备初为曹操部下,汉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称受帝衣带中密诏,劝刘备诛杀曹操。曹操在刘备未有行动前,从容的告诉刘备:「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正在进食的刘备,震惊得掉了食具。典出《三国志。卷三二。蜀书。先主备传》。
《国语辞典》:临食废箸(临食废箸)  拼音:lín shí fèi zhù
面对吃饭却放下筷子。形容人魂不守舍、心神不宁的样子。《东周列国志》第一○六回:「此丹之所以卧不安席,临食而废箸者也。」
《国语辞典》:饭饱丢箸(饭饱丢箸)  拼音:fàn bǎo diū zhù
一吃饱饭就把筷子丢了。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也作「饭饱弄箸」。
《国语辞典》:饭饱弄箸(饭饱弄箸)  拼音:fàn bǎo nòng zhù
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醒世姻缘传》第四七回:「小的没的说!饭饱弄箸,是死催的。」也作「饭饱丢箸」。
分类:得意忘形
《国语辞典》:藉箸代筹(藉箸代筹)  拼音:jiè zhù dài chóu
箸,筷子。筹,筹划。「藉箸代筹」指借所用的筷子当筹码来计量规划。语本《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张良从外来谒。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具以郦生语告,曰:『于子房何如?』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后比喻代人谋划策略。如:「如果经理如不嫌弃,我愿藉箸代筹,略尽棉薄之力。」
《国语辞典》:象箸玉杯  拼音:xiàng zhù yù bēi
象箸,象牙筷子。玉杯,玉制的杯子。象箸玉杯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韩非子。喻老》:「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晋。苻洪〈谏杀朱轨〉:「象箸玉杯,截胫剖心,脯贤刳孕,故其亡也忽焉。」
《国语辞典》:张良借箸(张良借箸)  拼音:zhāng liáng jiè zhù
郦食其劝刘邦立六国后代来共伐楚国,后张良至,刘邦正要用饭,张良拿起筷子为刘邦解说形势。见《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后遂以张良借箸指筹划、计划。
《分类字锦》:自携匕箸
北史崔赡传赡性简傲以才地自矜所与周旋皆一时名望在御史台恒宅中送食备尽珍羞别室独餐处之自若有一河东人士姓裴亦为御史伺赡食便往造焉赡不与交言又不命匕箸裴坐观赡食罢而退明日自携匕箸恣情饮啖赡谓曰我初不唤君食亦不共君语遂能不拘小节昔刘毅在京口冒请鹅炙岂亦异是君定名士于是每与之同食
《分类字锦》:箕帚匕箸
颜氏家训吾观礼经圣人之教箕帚匕箸咳唾唯诺执烛沃盥皆有节度
分类:偶字
《國語辭典》:回鱼箸(回魚箸)  拼音:huí yú zhù
男女订婚时,女方所送的回礼。鱼,如谐音,箸,注谐音,取如意、注定的意思。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女家以淡水二瓶,活鱼三五个,箸一双,悉送在原酒瓶内,谓之『回鱼箸』。」
《韵府拾遗 御韵》:别箸(别箸)
西湖志馀高宗在德寿宫每进膳必置匙箸两副食前多品择取欲食者以别箸取置一器中食之必尽饭则以别匙减而后食吴后尝问其故对曰不欲以残食与宫人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