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管 → 筦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总坊(總坊)
明 代坊厢(城镇管辖地区)地方职役的总头目。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坊厢始末:“每一上季,则僉收头派差者一人,曰总坊,僉殷实之家囊金听用,不问多寡者数人,曰当头,名活差。”
《国语辞典》:院辖市(院辖市)  拼音:yuàn xiá shì
即「直辖市」。为我国第一层级地方自治团体,由行政院直接管辖。参见「直辖市」条。
《国语辞典》:县辖市(县辖市)  拼音:xiàn xiá shì
属于县政府所管辖的城市。
《漢語大詞典》:抚辖(撫轄)
治理管辖。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 信 忽患瘖, 太祖 惜其善抚辖,以重兵之柄委之;虽不能语,而申明纪律,严肃有度。”
分類:治理管辖
《國語辭典》:不怕官,只怕管  拼音:bù pà guān,zhǐ pà guǎn
(谚语)直接受人管辖,无可奈何,只得听命于人。《水浒传》第二八回:「好汉休说这话!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也作「不怕县官,只怕现管」。
《漢語大詞典》:顶门上司(頂門上司)
犹言顶头上司。指直接管辖自己的人或机构。《官场现形记》第二一回:“大人在营务处,是标下的顶门上司,总得求大人格外照应。”
《國語辭典》:省辖市(省轄市)  拼音:shěng xiá shì
由省政府统辖的市。民国八十七年台湾省政府功能业务与组织调整后,改隶中央政府,在现行地方制度中称为「市」,与「县」同级,为第二级行政区。凡人口数达五十万至一百二十五万之间,且于政治、经济及文化上地位重要之地区,得设立之。目前有基隆市、新竹市、嘉义市等三市。
《漢語大詞典》:庶伯
众伯。伯,古时管辖一方的长官。书·酒诰:“庶士有正越庶伯君子,其尔典听朕教。” 孔 传:“众伯。”一说为邦伯。 杨树达 《积微居读书记·尚书说·酒诰》:“庶伯,即邦伯。”
分類:管辖长官
《國語辭典》:手下人  拼音:shǒu xià rén
部属,被统辖的人。《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他的手下人,实在有些讲究,而且一部易筋记的烂熟的。」《文明小史》第九回:「本府虽然糊涂,手下人是明白的。」
分類:管辖部下
《國語辭典》:手底下  拼音:shǒu dǐ xià
1.管辖之下。如:「他在我手底下,就得听我使唤。」
2.手边。如:「我的手底下还有些馀钱,你可以拿去做买卖。」
3.拳脚功夫。《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他的手底下,实在有些讲究,而且一部易筋经记的烂熟的。」
分類:管辖管理
《漢語大詞典》:山高皇帝远(山高皇帝遠)
谓王法管辖不到。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六:“你们山高皇帝远,干的好事,只当我姓 白 的不知道?”
分類:王法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