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68,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算作
通算
秘算
谋算
明算
衍算
星算
福算
大算
静算
结算
经算
经算
算盘
算结
《漢語大詞典》:算作
犹当作。 鲁迅 《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我的作品在《新青年》上,步调是和大家大概一致的,所以我想,这些确可以算作那时的‘革命文学’。”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向着二十一世纪》:“如果也把三十八年算作一挥间,那么弹指一挥间,就已到了二○一五年了。”
分類:算作
《國語辭典》:通算  拼音:tōng suàn
通计合算。《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如今只此一身,自顶至踵,通算也不过十几块。」《红楼梦》第五六回:「钱费两起,东西又白丢一半,通算起来反费了两折子。」
分類:总计
《漢語大詞典》:秘算(祕算)
谓隐藏在胸中的谋略。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知者不肯吐其祕算,勇者不为致其果毅,忠謇离退,姦凶得志。” 唐 杨炯 《从弟去溢墓志铭》:“尽江海之良图,得烟霞之祕算。”
《國語辭典》:谋算(謀算)  拼音:móu suàn
以阴谋来害人。元。无名氏《替杀妻》第三折:「他不想夫妇恩重如山,待将一个亲男儿谋算了。」
《漢語大詞典》:明算
唐 代科举取士的科目名称。主要考试关于算学的知识。参见“ 明法 ”。
《國語辭典》:明法  拼音:míng fǎ
1.申明法令。《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皇帝临位,作制明法。」,参见「明法审令」条。
2.自然的规律。《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3.明的法令。《汉书。卷五二。窦田灌韩传。韩安国》:「今大王列在诸侯,訹邪臣浮说,犯上禁,桡明法。」
《高级汉语词典》:衍算
推算数字
《國語辭典》:星算  拼音:xīng suàn
天文算术。《晋书。卷九五。艺术传。台产传》:「少专京氏《易》,善图谶、秘纬、天文、洛书、风角、星算、六日七分之学。」
分類:星占占术
《漢語大詞典》:福算
亦作“ 福筭 ”。 指寿命。 前蜀 杜光庭 《严常侍丈人山九曜醮词》:“六曹司命,增福算於丹天;七纪尊神,介休祥於玄极。”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元参政香饭:“ 元公 自少至老,每食,度不尽则分减别器,未尝残一食……今 元公 由此当更延十年福筭也。”
分類:寿命
《骈字类编》:大算
晋书高嵩传寇难宜平时会宜接此实为国远图经略大算能弘斯会非足下而谁
《漢語大詞典》:静算
审慎地谋划。《晋书·殷浩传》:“足下弘思之,静算之,亦将有以深鉴可否。” 宋 陆游 《客至》诗:“静算棋生死,闲分酒浊清。”
分類:审慎谋划
《國語辭典》:结算(結算)  拼音:jié suàn
决算、核算。如:「会计年度一到,各公司行号都忙著结算帐目。」
《漢語大詞典》:经算(經筭)
亦作“ 经算 ”。 筹划谋算。《三国志·蜀志·杨戏传》:“暂思经筭,覩事知机。”北齐书·后主幼主纪论:“ 武成 风度高爽,经算弘长,文武之官,俱尽其力,有帝王之量矣。”
分類:筹划谋算
《高级汉语词典》:经算
筹划谋算
《國語辭典》:算盘(筭盤)  拼音:suàn pán
计算数目的工具。为长方形,四周作框,早期框内每杆贯木珠七枚,中以横梁隔之,上二下五。现则多改为木珠五枚,上一下四。也作「算盘」。
《國語辭典》:算盘(算盤)  拼音:suàn pán
1.计算数目的工具。为长方形,四周作框,早期框内每杆贯木珠七枚,中以横梁隔之,上二下五。现则多改为木珠五枚,上一下四。《元曲选。来生债。第二折》:「博个甚睁著眼去那利面上剋了我的衣食,閒著手去那算盘里拨了我的岁数。」《儒林外史》第八回:「蘧公子道:『是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也作「算盘」。
2.比喻计画。《红楼梦》第五三回:「我心里却有一个算盘,还不至如此田地。」《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伯集虽然算盘打得熟,但是每帐总要打些折扣。」
《漢語大詞典》:算结(算結)
犹结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刘八郎 ﹞大踏步竟自去了。两个人反觉没趣,算结了酒钱自散了。”
分類: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