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积微(積微)
(1).谓从细微处累积。管子·明法解:“姦臣之败其主也,积渐积微,使主迷惑而不自知也。”管子·强国:“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 杨倞 注:“积微细之事,月不如日。言常须日日留心於庶事,不可怠忽也。” 元 袁桷 《平章政事董某封赠三代制》之二:“信知明道,不可以计功,要在积微,因之而成著。” 胡小石 《读〈高僧传〉感法显事有作》诗:“积微遂成色,运悲缘幻起。”
(2).算术谓积小见大。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算历极数,见路乃明。《九章》积微,故以为术。 淮南 《万毕》,皆其类也。” 周振甫 注:“积微,算术积小见大。”
《漢語大詞典》:历算(歷算)
犹历法。旧唐书·李淳风传:“ 淳风 幼俊爽,博涉羣书,尤明天文、历算、阴阳之学。” 宋 程大昌 考古编·正朔六:“又远而开辟,其天行历算,皆可覆其疎密。”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术伎録》:‘一天文,二讖纬,三历算,四五行。’”
(1).周密考虑。 唐 杜牧 《守论》:“而执事大人,曾不歷算周思,以为宿谋,方且嵬岸抑扬,自以为广大繁昌莫己若也。”
(2).历法和算术。 清 王锡阐 晓庵新法·自序:“ 万歷 年间,西人 利 氏来归,颇工歷算。”
《國語辭典》:算法  拼音:suàn fǎ
计算的方法。《北史。卷三一。高允传》:「允尤明算法,为算术三卷。」
《國語辭典》:答数(答數)  拼音:dá shù
1.数学演算求得的数。也称为「得数」。
2.军中行进间齐声呼喊数字或口号。用以整齐步伐和提高精神。
《國語辭典》:算题(算題)  拼音:suàn tí
关于算术的练习题。如:「数学老师给了数十道算题,作为家庭作业。」
《漢語大詞典》:赢不足(贏不足)
我国古代算法之一,是计算盈亏的一种算术方法,藉有馀、不足以求隐杂之数。管子·事语:“彼天子之制,壤方千里,齐诸侯方百里,负海子七十里,男五十里,若胸臂之相使也,故准徐疾赢不足,虽在下也不为君忧。” 马非百 新诠:“‘赢不足’,《九章算术》之一,以御隐杂互见者。即藉有餘不足以求隐杂之数之法也。”《周礼·地官·保氏》“六曰九数” 汉 郑玄 注:“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
《漢語大詞典》:盈不足
我国古代计算盈亏类问题的一种算术方法,借有馀、不足以求隐含之数。本为周礼九数之一。九章算术·盈不足:“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答曰:七人,物价五十三。”
《漢語大詞典》:运算器
又称“算术逻辑部件”。计算机中能执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其性能通常用字长和运算速度来表示。
《漢語大詞典》:軎术(軎術)
我国古代的一门算术。主要用于测量地形。
《國語辭典》:算术平均数(算術平均數)  拼音:suàn shù píng jūn shù
用数值的项数除各数值总和所得的商数,称为「算术平均数」。简称为「平均数」。
《國語辭典》:小九九  拼音:xiǎo jiǔ jiǔ
1.九九乘法的口诀。如九一得九,九二一十八。
2.算计。如:「这事情该怎么做,他心中早有个小九九儿。」也作「小加九」。
《国语辞典》:中央处理机(中央处理机)  拼音:zhōng yāng chǔ lǐ jī
电脑的核心部分。包含执行算术、逻辑运算及控制之单元。简称CPU。也称为「中央处理单元」。
《国语辞典》:功能性文盲  拼音:gōng néng xìng wén máng
虽曾受过教育,但基本的读、写、算术能力仍有困难,不足以应付生活所需的人,称为「功能性文盲」。如识字不少,却看不懂一篇文章,或到银行不会写提款条等。
《国语辞典》:期望值  拼音:qí wàng zhí
数学上指一随机变数的期望值。即此随机变数所有可能的值之加权算术平均,但以机率为权重,如掷一公正骰子,可得点数为1、2、3、4、5、6,机会均等,故期望值为3.5。
《國語辭典》:根式  拼音:gēn shì
数学上指带有根号的算术式或代数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