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答 → 荅答”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厚答
深深答谢。北史·陈元康传:“ 元康 欲安其意,故受之而厚答其书,保无异也。”
分類:深深答谢
《漢語大詞典》:酬燕
为答谢而宴请。
分類:答谢宴请
《漢語大詞典》:酬宴(酬讌)
为答谢而宴请。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猴盗:“次日,客酬讌,邀至其室,见柱上锁一小猴,形神精狡。”
分類:答谢宴请
《國語辭典》:谢幕(謝幕)  拼音:xiè mù
戏剧终场时,演员走到幕前向观众行礼致谢。如:「观众掌声如雷,演员频频出来谢幕。」
《漢語大詞典》:款谢(款謝)
款待答谢。《三国演义》第七五回:“ 关公 箭疮既愈,设席款谢 华佗 。”
分類:款待答谢
《漢語大詞典》:拜既
古代的一种礼仪。设宴待宾时,宾客饮酒既尽答谢主人的礼节。礼记·乡饮酒义:“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 孔颖达 疏:“拜既者,既,尽也,宾饮酒既尽而拜也。”
《漢語大詞典》:答访(答訪)
答谢性的回访。 周恩来 《关于目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政策的报告》:“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去 芬兰 进行了答访。”
分類:答谢回访
《漢語大詞典》:谢允礼(謝允禮)
旧俗男方答谢女方同意订婚所送的财礼。《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赵六老 却要扳高,央媒求了喜帖,选了吉日,极隆重的下了一付谢允礼,自此聘下了 殷 家女子。”
《漢語大詞典》:谢妆(謝粧)
新娘家运来嫁妆时,新郎至新娘家答谢,谓之“谢粧”。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舅太太是要过祠堂去等着公子来谢粧,姑娘是苦苦的不放。”
《国语辞典》:交际电报(交际电报)  拼音:jiāo jì diàn bào
表达庆贺、吊唁、慰问及答谢的电报。有自撰字句及电信局预拟成文两种,并可附赠礼金。
《国语辞典》:保头钱(保头钱)  拼音:bǎo tóu qián
答谢保證人的酬劳。《金瓶梅》第五二回:「你讨保头钱,分与那个一分儿使,也怎的。」也称为「保钱」。
分类:答谢酬劳
《国语辞典》:吊宴(吊宴)  拼音:diào yàn
丧家为答谢吊祭者而准备的宴席。
《国语辞典》:谢师宴(谢师宴)  拼音:xiè shī yàn
学生为答谢师恩所举行的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