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9,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下一页
神通第一
薄拘罗省事第一
长寿第一
冢间第一
劝导第一
持律第一
供养第一
罗睺罗密行第一
离婆多坐禅第一
一切法第一彼岸
中道第一义谛
一义──第一义
七种第一义境界
第一义庄严
佛类词典(续上)
头陀第一神通第一
薄拘罗省事第一
长寿第一
冢间第一
劝导第一
持律第一
供养第一
罗睺罗密行第一
离婆多坐禅第一
一切法第一彼岸
中道第一义谛
一义──第一义
七种第一义境界
第一义庄严
头陀第一
【佛学大辞典】
(故事)十大弟子中以迦叶为头陀行第一。增一阿含经三曰:「十二头陀难得之行,所谓大迦叶比丘是。」法华文句一曰:「增一阿含佛法中行十二头陀难行苦行,大迦叶第一。」
(故事)十大弟子中以迦叶为头陀行第一。增一阿含经三曰:「十二头陀难得之行,所谓大迦叶比丘是。」法华文句一曰:「增一阿含佛法中行十二头陀难行苦行,大迦叶第一。」
神通第一
【佛学大辞典】
(故事)增一阿含经三曰:「神足轻举,飞到十方,所谓大目犍连比丘是。」智度论四十一曰:「如舍利弗,于智慧中第一,目犍连神足第一。」
(故事)增一阿含经三曰:「神足轻举,飞到十方,所谓大目犍连比丘是。」智度论四十一曰:「如舍利弗,于智慧中第一,目犍连神足第一。」
薄拘罗省事第一
【佛学大辞典】
(杂语)薄拘罗经曰:「我于此正法律中学道以来八十年,未曾忆畜沙弥,未曾忆为白衣说法,乃至四旬颂亦不为说。」分别功德论四曰:「阿难问薄拘罗,何以不为人说法耶?为无四辩为乏智慧而不说法乎?答曰:我于四辩捷疾之智非为不足,唯自乐静,不喜愦闹,故不说法耳。」
(杂语)薄拘罗经曰:「我于此正法律中学道以来八十年,未曾忆畜沙弥,未曾忆为白衣说法,乃至四旬颂亦不为说。」分别功德论四曰:「阿难问薄拘罗,何以不为人说法耶?为无四辩为乏智慧而不说法乎?答曰:我于四辩捷疾之智非为不足,唯自乐静,不喜愦闹,故不说法耳。」
长寿第一
【佛学大辞典】
(故事)增一阿含经三曰:「我声闻中第一比丘,寿命极长,终不中夭,所谓婆薄罗比丘是。」
(故事)增一阿含经三曰:「我声闻中第一比丘,寿命极长,终不中夭,所谓婆薄罗比丘是。」
冢间第一
【佛学大辞典】
(故事)优多罗比丘常离人中,而在冢间思味法乐,为佛弟子中第一位。增一阿含三曰:「常乐冢间,不处人中,所谓优多罗比丘是。」
(故事)优多罗比丘常离人中,而在冢间思味法乐,为佛弟子中第一位。增一阿含三曰:「常乐冢间,不处人中,所谓优多罗比丘是。」
劝导第一
【佛学大辞典】
(故事)劝发化导人,佛弟子中以优陀夷为第一。增一阿含三曰:「善能劝导,福度人民,所谓优陀夷比丘是。」
(故事)劝发化导人,佛弟子中以优陀夷为第一。增一阿含三曰:「善能劝导,福度人民,所谓优陀夷比丘是。」
持律第一
【佛学大辞典】
(杂语)增一阿含经三说百比丘第一中以优婆离为持戒第一。曰:「奉持戒律,无所触犯,优波离比丘是。」智度论二曰:「长老,忧波利。于五百阿罗汉中,持律第一。」注维摩经三曰:「什云:长夜誓愿,世世常作持律,故于今持律第一也。」
(杂语)增一阿含经三说百比丘第一中以优婆离为持戒第一。曰:「奉持戒律,无所触犯,优波离比丘是。」智度论二曰:「长老,忧波利。于五百阿罗汉中,持律第一。」注维摩经三曰:「什云:长夜誓愿,世世常作持律,故于今持律第一也。」
供养第一
【佛学大辞典】
(故事)供养僧伽,以优留频罗迦叶为第一。增一阿含三曰:「将养圣众,四事供养,所谓优留毗迦叶比丘是。」
(故事)供养僧伽,以优留频罗迦叶为第一。增一阿含三曰:「将养圣众,四事供养,所谓优留毗迦叶比丘是。」
罗睺罗密行第一
【佛学大辞典】
(故事)注经摩经三曰:「什曰:声闻法中密行第一。」(参见:密行及忍辱)
(故事)注经摩经三曰:「什曰:声闻法中密行第一。」(参见:密行及忍辱)
离婆多坐禅第一
【佛学大辞典】
(故事)增一阿含经三曰:「坐禅入定,心不错乱,所谓离曰比丘是。」
(故事)增一阿含经三曰:「坐禅入定,心不错乱,所谓离曰比丘是。」
一切法第一彼岸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波罗,译为彼岸,此岸指生灭,彼岸指不生不灭的涅槃。一切法,法相有生有灭,法性无生无灭,寂然常住,是最上究竟境界,与涅槃相应,故称一切法第一彼岸。
梵语波罗,译为彼岸,此岸指生灭,彼岸指不生不灭的涅槃。一切法,法相有生有灭,法性无生无灭,寂然常住,是最上究竟境界,与涅槃相应,故称一切法第一彼岸。
中道第一义谛
【佛学常见辞汇】
简称中谛,即有就是空,空也就是有,圆融而无碍,不偏于一边。
简称中谛,即有就是空,空也就是有,圆融而无碍,不偏于一边。
一义──第一义
【三藏法数】
(出大集经)
第一义者,即无上甚深之妙理也。其体湛寂,其性虚融,无名无相,绝议绝思。经云:甚深之理不可说,第一义谛无声字。是也。(无声字者,谓离语言、文字之相也。)
(出大集经)
第一义者,即无上甚深之妙理也。其体湛寂,其性虚融,无名无相,绝议绝思。经云:甚深之理不可说,第一义谛无声字。是也。(无声字者,谓离语言、文字之相也。)
七种第一义境界
【三藏法数】
(出入楞伽经)
七种境界者,即诸佛、菩萨所證所得之境界也。而皆云第一义者,乃约究竟极处而言。然此七种有通、别之异,前六种通于佛及菩萨,后一种乃如来自到境界也。
〔一、心境界〕,谓中道之理无二无别,即诸佛、菩萨心之所造至极之处,是名心境界。
〔二、慧境界〕,谓至极之理心既能造,即发通明慧性,以此慧性分明照了,是名慧境界。
〔三、智境界〕,谓既发慧明,则成智用,智力现前,于一切法无所不知,是名智境界。
〔四、见境界〕,谓智用既成,则发正见,正见现前,则无诸邪妄,是名见境界。
〔五、超二见境界〕,谓正见现前,则能超过断、常二见,是名超二见境界。(断、常二见者,谓外道妄计此身灭已,再不更生,是名断见。复计此身灭已,后当更生,是名常见也。)
〔六、超子地境界〕,子地,即登地菩萨,等视众生,犹如一子,谓诸佛菩萨,能以第一义心,发明智慧,正见现前,则超于十地,而成正觉,是名超子地境界。(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菩萨得證此地,能发生佛法,故言地也。)
〔七、如来自到境界〕,谓诸如来,以性自性第一义心,成就世间、出世间上上之法,是名如来自到境界。(如来性自性者,性即不迁不变之义,谓如来以此之性,而为自性也。成就世间、出世间者,世间即示同人法而化他也。出世间即同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也。上上法者,唯佛与佛能究竟自到也。)
(出入楞伽经)
七种境界者,即诸佛、菩萨所證所得之境界也。而皆云第一义者,乃约究竟极处而言。然此七种有通、别之异,前六种通于佛及菩萨,后一种乃如来自到境界也。
〔一、心境界〕,谓中道之理无二无别,即诸佛、菩萨心之所造至极之处,是名心境界。
〔二、慧境界〕,谓至极之理心既能造,即发通明慧性,以此慧性分明照了,是名慧境界。
〔三、智境界〕,谓既发慧明,则成智用,智力现前,于一切法无所不知,是名智境界。
〔四、见境界〕,谓智用既成,则发正见,正见现前,则无诸邪妄,是名见境界。
〔五、超二见境界〕,谓正见现前,则能超过断、常二见,是名超二见境界。(断、常二见者,谓外道妄计此身灭已,再不更生,是名断见。复计此身灭已,后当更生,是名常见也。)
〔六、超子地境界〕,子地,即登地菩萨,等视众生,犹如一子,谓诸佛菩萨,能以第一义心,发明智慧,正见现前,则超于十地,而成正觉,是名超子地境界。(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菩萨得證此地,能发生佛法,故言地也。)
〔七、如来自到境界〕,谓诸如来,以性自性第一义心,成就世间、出世间上上之法,是名如来自到境界。(如来性自性者,性即不迁不变之义,谓如来以此之性,而为自性也。成就世间、出世间者,世间即示同人法而化他也。出世间即同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也。上上法者,唯佛与佛能究竟自到也。)
第一义庄严
【三藏法数】
谓以无所住著清净之心,依真实智慧,通达自性之土,唯心显现。此是正智成就佛土,是名第一义庄严。
谓以无所住著清净之心,依真实智慧,通达自性之土,唯心显现。此是正智成就佛土,是名第一义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