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凡尔赛和约(凡爾賽和約)  拼音:fán ěr sài hé yuē
第一次大战后,协约国与德国间在巴黎凡尔赛宫所缔结的和平条约。共十五章。内容包括德国疆土割让、殖民地主权、战后赔偿、军备限制等。
《國語辭典》:黄埔军官学校(黃埔軍官學校)  拼音:huáng pǔ jūn guān xué xiào
国父孙中山先生为培养革命武力与革命干部而创办的军官养成学校。民国十二年设于广州黄埔镇,设步、骑、炮、工、辎、交通、军医、经理、宪兵等科。
《國語辭典》:国际联盟(國際聯盟)  拼音:guó jì lián méng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总统威尔逊等倡议,于西元一九二○年成立的国际组织。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目的在促进国际合作,维持世界和平。一九四六年该组织解散,由联合国承继其任务。简称为「国联」。
《漢語大詞典》:参战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北洋政府于1917年8月对德宣战。段祺瑞于12月就任参战督办,同日本订立参战借款,由日本提供军火和教官,编练参战军。大战结束后改为边防军。1920年被直系军阀改编。
《漢語大詞典》:参战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为夺取德国在华权益,嗾使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参加对德战争。段企图借参战向日本借款购械,扩充皖系实力,遭到总统黎元洪等反对。1917年4月,段指使组成“督军团”、“公民团”,胁迫黎元洪及国会通过参战案,引起府院之争和张勋复辟。8月段拥立冯国璋为大总统,自任国务总理,对德宣战。
《漢語大詞典》:北伐战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基础进行的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革命战争(1926-1927)。因这次战争从广东出师北伐,所以叫做北伐战争。参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漢語大詞典》:保安团
旧中国地方上建的保安武装
奥地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地方组织
《漢語大詞典》: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作于1845-1846年。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
《國語辭典》:定场白(定場白)  拼音:dìng cháng bái
传统戏曲中的表演程式。指剧中主要角色第一次上场,念完引子和定场诗后的一段独白,内容多是人物的自我介绍及当时情境、事件过程等。
《國語辭典》:定场诗(定場詩)  拼音:dìng cháng shī
传统戏曲中的表演程式。指剧中主要角色第一次上场念完引子后所念的诗。通常是七言体的四句诗,内容多介绍剧中特定情境。
《漢語大詞典》:梳弄
旧指妓女第一次接客伴宿。《金瓶梅词话》第三二回:“俺妈説他才教南人梳弄了,还不上一个月。”《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偶然有个 金二员外 ,大富之家,情愿出三百两银子,梳弄 美娘 。”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妓家祝献文》:“九姐愿得富翁梳弄,十姐只求财主成双。”参见“ 梳拢 ”。
《漢語大詞典》:梳拢(梳攏)
(1).旧指妓女第一次接客伴宿。妓院中处女只梳辫,接客后梳髻,称“梳拢”。 明 朱有燉 《香囊怨》第二折:“前日小子见他説,要去这院里,拣一箇女孩儿梳拢他。”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年十五时,一客以千金啗 三胖 诱之梳拢,不从。”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一幕第二场:“我有意举荐 侯公子 梳拢 香君 ,你看怎么样?”
(2).见“ 梳櫳 ”。
《漢語大詞典》:梳拢(梳攏)
(1).旧指妓女第一次接客伴宿。妓院中处女只梳辫,接客后梳髻,称“梳拢”。 明 朱有燉 《香囊怨》第二折:“前日小子见他説,要去这院里,拣一箇女孩儿梳拢他。”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年十五时,一客以千金啗 三胖 诱之梳拢,不从。”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一幕第二场:“我有意举荐 侯公子 梳拢 香君 ,你看怎么样?”
(2).见“ 梳櫳 ”。
《國語辭典》:梳栊(梳櫳)  拼音:shū long
娼家处女第一次接客。《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鸨儿索价太高,还未梳栊。」
分類:梳头梳子
《國語辭典》:开洋荤(開洋葷)  拼音:kāi yáng hūn
第一次吃西餐。后泛指初次接触外国的新鲜事物。如:「拗不过我一再的要求,父亲终于答应带我到西餐厅去开洋荤。」
《漢語大詞典》:开幞(開襆)
旧指妓女第一次接客伴宿。 清 张心泰《粤游小志·妓女》:“ 潮州 六篷船,呼幼女曰阿儂佳,梳櫳曰开襆。”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二:“ 李寧圃 太守《潮州竹枝》云:‘销魂种子阿儂佳,开襆千金莫浪夸。’”
《國語辭典》:开怀儿(開懷兒)  拼音:kāi huái ér
北方方言。指妇人第一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