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巧伪不如拙诚(巧伪不如拙诚)  拼音:qiǎo wèi bù rú zhuó chéng
奸巧诡诈,不如笨拙而诚实。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诚于此者形于彼,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也作「巧诈不如拙诚」。
《国语辞典》:心拙口笨  拼音:xīn zhuó kǒu bèn
心思愚昧,口才笨拙,为自谦之词。《红楼梦》第三○回:「你也试著比我利害的人了,谁都像我心拙口笨的,由著人说呢?」也作「心拙口夯」。
《国语辞典》:拙物  拼音:zhuó wù
笨拙、不伶俐的人。《红楼梦。第四四回〉:「且平儿又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儿,比不得那起俗蠢拙物。」
《国语辞典》:抱瓮灌圃(抱瓮灌圃)  拼音:bào wèng guàn pǔ
以瓮装水来灌溉菜圃。语本《庄子。天地》:「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比喻愚笨拙劣的方法。
《国语辞典》:避贤谢拙(避贤谢拙)  拼音:bì xián xiè zhuó
自谦笨拙而让位给贤者的客气话。如:「在交接仪式中,卸任总经理说了些避贤谢拙的话。」《宋书。卷四二。列传。王弘》:「所以僶俛从事,循墙驰驱,志在宣力,虑不及远。既鲸鲵折首,西夏底定,便宜诉其本怀,避贤谢拙。」
《国语辞典》:粗手粗脚(粗手粗脚)  拼音:cū shǒu cū jiǎo
手脚笨拙,动作粗鲁的样子。如:「那个搬家工人做事粗手粗脚,动不动就打翻东西。」
《漢語大詞典》:钝口拙腮(鈍口拙腮)
谓口才笨拙,说话不流利。镜花缘第八十回:“罢!罢!罢!好妹妹!我是钝口拙腮,可不能一句一句同你套!”
《漢語大詞典》:騃童钝夫(騃童鈍夫)
指愚昧笨拙的人。 清 刘大櫆 《乌程闵君墓志铭》:“又善於诱掖,其言披豁畅朗,支分族解,騃童钝夫闻之,咸如梦寐惊觉。”
《漢語大詞典》:騃拙
愚笨,笨拙。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以磋切之至言为騃拙,以虚华之小辩为妍巧,真伪颠倒,玉石混淆。”
分類:愚笨笨拙
《國語辭典》:大巧若拙  拼音:dà qiǎo ruò zhuó
具有大智慧的人深藏不露,其外表给人的感觉像是很笨拙的样子。如:「他这人含蓄内敛,大巧若拙,不露才华。」《老子》第四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漢語大詞典》:吃了砒霜药老虎(吃了砒霜藥老虎)
比喻因对敌斗争方法笨拙,敌方未受损害,自己却先遭殃。 叶圣陶 《抗争》三:“会不会弄成吃了砒霜药老虎,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国语辞典》:村沙样势(村沙样势)  拼音:cūn shā yàng shì
笨拙呆傻的样子。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觑不的村沙样势,也是我前缘厮勘对。」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休怪我村沙样势,平地上起孤堆。」也作「村势煞」、「村村势势」。
《漢語大詞典》:村屠
笨拙的屠户。 明 唐顺之 《与洪方洲书》:“近来作家如吹画壶,糊糊涂涂,不知何调;又如村屠割肉,一片皮毛,斯益下矣。”
分類:笨拙屠户
《國語辭典》:踹落  拼音:chuài luò
形容身体重的人跑步时,脚踏地的声音。《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忽然见一个胖子分开众人,两只手捧著个大肚子,两条腿踹落踹落的,跑得满头是汗。」
分類:走路笨拙
《漢語大詞典》:蠢堆堆
形容笨拙粗壮。 清 李渔 《风筝误·坚垒》:“俺这木牛儿有光,火牛儿无像,怎当、怎当、怎怎当?休杀那蠢堆堆无功战象。”
分類:笨拙粗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