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着实(着實)
(1).踏实;认真。朱子语类卷七四:“知识贵乎高明,践履贵乎著实。知既高明,须放低著实做去。” 明 张居正 《请谕戒边臣疏》:“选将练兵、积餉修守等项事务,都要著实举行。”
(2).切实,符合实际。朱子语类卷九三:“今且须看 孔 、 孟 、 程 、 张 四家文字,方始讲究得著实,其他诸子不能无过差也。”朱子语类卷一二○:“自家先恁地浮躁,如何要发得中节。做事便事事做不成,説人则不曾説得著实。”
(1).犹认真。红楼梦第三六回:“一则打重了,得着实将养几个月才走得。”《醒世姻缘传》第八回:“ 珍哥 虽也是与 晁住 寻趁了几句,不肯与他着实变脸。”
(2).(言语、动作)分量重;力量大。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二折:“这赖肉顽皮,不打不招,拏那大棒子着实的打上一千下,他纔招了也。”红楼梦第三三回:“﹝ 贾政 ﹞只喝命:‘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刘住儿 ﹞把叫 赶露儿 这件事,忘的踪影全无……被 张进宝 着实的駡了一顿。” 巴金 《利娜·第十二封信》:“他于是做一个手势,那两个人就捉住 波利司 着实地打了一顿。”
(3).实在;确实;的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个宰相,他在下位之时,也着实有名有誉的。”《西游记》第六回:“好 大圣 !好 大圣 !着实神通广大!”红楼梦第一○八回:“ 宝釵 看 宝玉 颜色不好,心里着实的吃惊。” 梁斌 《红旗谱》五九:“ 朱老忠 坐在洋车上,看路旁的黄谷穗儿蹦跳,红高粱穗儿欢笑,心里着实高兴。”
(4).实际的(事物);真实的(情况)。朱子语类卷六五:“问:‘自一阴一阳见,一阴一阳又各生一阴一阳之象,以图言之,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节节推去,固容易见。就天地间着实处,如何验得?’”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偌多东西,多是我爹爹手泽,敢是被那个拐的去了?怎的好?我且回家与 贾郎 计较,查个着实去。”
(5).谓老实。 梁斌 《播火记》十三:“﹝ 朱老忠 ﹞问:‘着实说,你是谁?’”
《漢語大詞典》:中绳(中繩)
(1).符合墨线。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韩非子·有度:“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
(2).喻符合标准。吕氏春秋·离俗:“故布衣人臣之行,洁白清廉中绳,愈穷愈荣。”
(3).谓适度。 明 何景明 《进舟赋》:“量左右以中绳兮,察缓急之所宜。”
《漢語大詞典》:惬情(愜情)
(1).合乎情理。梁书·止足传·顾宪之:“临终为制敕其子曰:‘……常谓中都之制,允理愜情。衣周於身,示不违礼;棺周於衣,足以蔽臭。’”
(2).满意,符合心意。 唐 张九龄 《使还湘水》诗:“于役已弥岁,言旋今愜情。”
《漢語大詞典》:称数(稱數)
犹计算。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计倪:“军败而还,是时死伤者不可称数。”魏书·刘骏传:“凡甚者乃危亡不相知,飢寒不相恤,又疾谗害其间,不可称数。”
符合法度。荀子·富国:“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揜,必时臧餘,谓之称数。”
重量单位的数量。管子·幼官:“修道路,偕度量,一称数,藪泽以时禁发之。” 尹知章 注:“称,斤两也。数,多少也。”
《国语辞典》:不罚(不罚)  拼音:bù fá
指行为人所为之行为已经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但因特殊情由而不加处罚。如因正当防卫、紧急避难,阻却其行为之违法性或因行为人欠缺责任能力而不罚。
《漢語大詞典》:适愿(適願)
犹言符合心愿。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内子性仁和,闻之无难色,遂輦而迎之,其喜於适愿也如是。” 清 李调元 《潘訒斋过寿佛宫见访》诗:“标梅歌适愿,芍药赋将离。”
《漢語大詞典》:协中(協中)
符合中庸之道;适中,合适。《书·大禹谟》:“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时乃功。” 孔颖达 疏:“民皆合於大中,言举动每事得中,不犯法宪,是合大中。” 宋 叶适 《徐德操〈春秋解〉序》:“其能本末相顾,隐显协中,如 潮州 殆鲜焉。” 明 张居正 《奏请圣母裁定大婚吉期疏》:“今若定以春时,则既有合於天地交泰、万物化醕之意,且当圣龄十六,又率遵乎累朝列圣之规,不迟不早,最为协中。”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自是决徒者差减,帝尝称其( 王曾 )协中。” 清 林则徐 《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摺》:“若逕坐死罪,是与十恶无所区别,即於五刑恐未协中。”参见“ 大中 ”、“ 中道 ”。
《國語辭典》:不衷  拼音:bù zhōng
1.不善。《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君若惠保敝邑,无亢不衷,以奖乱人,孤之望也。」
2.不当。《左传。昭公十六年》:「子产怒曰:『发命之不衷,出令之不信,刑之颇类。』」
3.无法获得轻重之间的平衡。《资治通鉴。卷一三七。齐纪三。武帝永明八年》:「凡铸钱,与其不衷,宁重无轻。」
《漢語大詞典》:中医(中醫)
符合医理。汉书·艺文志:“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於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音律》:“传奇中宾白之繁,实自予始……与其留餘地以待增,不若留餘地以待减。减之不当,犹存作者深心之半,犹病不服药之得中医也。”
分類:中医符合
《漢語大詞典》:风则
指符合规范的言行举止。南齐书·褚渊传:“ 渊 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周书·宇文神举传:“百僚无不仰其风则,先辈旧齿至於今而称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仪形有礼,风则有纪。” 明 李贽 初潭集·交难:“ 刘绘 与 张融 、 周颐 雅有风则。”
《漢語大詞典》:应迹(應迹)
符合心迹。 宋 程颢 《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迹,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中:“论衡《问孔》,序意自明,以 仲尼 大圣,其语言应迹,有絶出常情者,当时门弟子不能极问,故设疑发难。”
《漢語大詞典》:入调(入調)
(1).符合某种声腔韵调。 鲁迅 《南空北调·题记》:“我不会说绵软的苏白,不会打响亮的京腔,不入调,不入流,实在是南腔北调。”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一:“‘黄包车!’ 潘先生 很入调地喊。”
(2).方言·合乎规矩;正经。如:你讲话不要不入调!
《漢語大詞典》:审分(審分)
(1).审定名分、职分。吕氏春秋·审分:“凡人主必审分,然后治可以至。” 唐 白居易 《吟四虽》诗:“省躬审分何侥倖,值酒逢歌且欢喜。”
(2).谓审核是否符合标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熔裁:“譬绳墨之审分,斧斤之斲削矣。”
《國語辭典》:合法  拼音:hé fǎ
1.合乎法令规定。如:「合法行为」、「先要了解法律,才能利用法律来保障自身合法的权益。」
2.合乎文章的理法。《儒林外史》第一八回:「比如主考中出一榜人来,也有合法的,也有侥倖的。」
《漢語大詞典》:中率
谓符合军功封赏条例。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蔡 ﹞以 元朔 五年为轻车将军,从大将军击右贤王,有功中率,封为 乐安侯 。” 司马贞 索隐引 小颜 云:“率,谓军功封赏之科,著在法令,故云中率。” 清 宋学洙 《张文忠公遗事》:“祖宗旧例,武臣必身临行阵,斩将搴旗,以功中率,乃得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