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月韵》:挂笏
范梈晓山谣畏钟牵逸览挂笏系虚襟
《漢語大詞典》:遗笏(遺笏)
先人遗下的朝会手板。指后代荫袭的官职俸禄。 元 袁桷 《次韵黄可玉古墨行》:“ 郑公 诸孙保遗笏,涤志黽勉穷韦编。” 清 全祖望 《湖语》:“由来骨鯁,罔愆遗笏。节使安贫,升闻帝室。”
《漢語大詞典》:靴笏
亦作“鞾笏”。 靴与笏。古代官员在朝觐或其他正式场合用。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靴笏》:“靴者,盖古西胡服也……笏者,记其忽忘之心。”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往时学士,循 唐 故事,见宰相不具靴笏,繫鞋坐玉堂上。”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公主下降:“赐玉带鞾笏鞍马及红罗百匹。”
《漢語大詞典》:玉笏
玉制手板。管子·轻重己:“天子东出其国四十六里而坛。服青而絻青,搢玉笏,带玉监,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左传·桓公二年“袞冕黻珽” 晋 杜预 注:“珽,玉笏也。若今吏之持簿。” 陆德明 释文引 徐广 云:“持簿,手板也。”南史·崔祖思传:“琼簪玉笏,碎以为尘;珍裘绣服,焚之如草。”金史·舆服志中:“自 西魏 以来,所制玉笏皆尺有二寸。”
分類:玉制手板
《高级汉语词典》:笏击
用笏板扑击
《骈字类编》:书笏(书笏)
礼记玉藻史进象笏书思对命注思所思念将以告君者也对所以对君者也命所受君命者也书之于笏为失忘反
《骈字类编》:堆笏
陆游跋范巨山家训吾所谓兴者天地鬼神与之乡人慕之学者尊之是为兴不然虽门列戟床堆笏德弗称焉何兴之有今黄伯思跋北齐勘书图后资暇录谓茶始于唐雀宁 北齐画图已有之则知未必始自唐世亦犹萧梁已有紫囊堆笏而唐史始于张九龄者同也
《分类字锦》:置笏
北史刘行本传隋文帝尝怒一郎于殿前笞之行夲进曰此人素清其过又小上不顾行夲正当上前曰陛下不以臣不肖令臣在左右臣言若是陛下安得不听臣言若非当致之于理安得轻臣而不顾臣所言非私因置笏于地而退上敛容谢之遂原所笞者
分类:正直
《骈字类编》:槐笏
舒芬书阙里仪注后今进士巾袍槐笏唐制也
《漢語大詞典》:敛笏(斂笏)
犹敛版。南史·恩倖传论:“权归近狎,异世同揆。故环缨敛笏,俯仰晨昏。” 唐 韩翃 《送寿州陈录事》诗:“ 寿阳 南渡口,敛笏见诸侯。”参见“ 敛版 ”。
《漢語大詞典》:敛版(斂版)
古代官员朝会时皆执手版,端持近身以示恭敬。 唐 韩翃 《送李司直赴江西使幕》诗:“敛版辞 汉 廷,进帆归 楚 幕。” 宋 陆游 《醉歌》:“平生为衣食,敛版靴两脚。”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点化故事:“初官 太原 ,作词数十曲,嘲郡邑同僚,并及府帅。帅怒甚。因羣吏入謁,面数折之曰:‘君恃尔兄,谓吾不能治尔耶?’ 彦龄 敛版顿首谢。”
《漢語大詞典》:笏囊
放笏的袋子。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笏囊笏架:“ 会昌 以来,宰相朝则有笏架,入禁中,逐门传送至殿前,朝罢则置于架上。百寮则各有笏囊,亲吏持之。”旧唐书·张九龄传:“故事皆搢笏於带,而后乘马, 九龄 体羸,常使人持之,因设笏囊。”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过 江 同是从龙彦,也步金阶抱笏囊。”
分類:袋子
《漢語大詞典》:笏头(笏頭)
(1). 宋 人称方团毬路花纹为“笏头”。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今俗谓毬路为笏头,御僊花为荔枝,皆失其本号也。”
(2).“ 笏头带 ”的省称。 宋 洪迈 容斋四笔·仕宦捷疾:“执政官宰相,方团毬文带,俗谓之笏头者是也。”
分類:人称花纹
《漢語大詞典》:百笏
百条(黄金)。古代官员上朝时皆手持长方形笏板,后因金条亦为长方形,故借“笏”字代“条”字,以表其量,兼状其形。 清 姚燮 《双鸩篇》:“梦郎三城归,黄金百笏青騧驪。”
《骈字类编》:衫笏
韩愈顺宗实录元年四月辛卯以王叔文为户部侍郎职如故赐紫初叔文欲依前带翰林学士宦者俱文珍䓁恶其专权削去翰林之职又与归登同日赐紫内出衫笏赐登而叔文不沾文珍等所恶独不得赐由此始惧及江表志让皇迁于泰州永宁宫数年未卒每有枝叶 五岁即有中使赐衫笏加官即日而终
《漢語大詞典》:投笏
同“ 投版 ”。 明 章懋 《送郑尚书》诗:“投笏远辞丹凤闕,棹舟闲过 白鸥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