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府拾遗 物韵》:竺物
周书闵帝纪论:孝闵承既安之业,应乐推之运,柴天竺物,正位君临,迩无异言,远无异望。
《国语辞典》:天竺鼠 拼音:tiān zhú shǔ
豚鼠的别名。参见「豚鼠」条。
天竺
【佛学大辞典】
(地名)印度之古称。西域记曰:「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云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玄应音义曰:「竺今作笃,或言身毒,或言贤豆,皆讹也,正言印度。印度名月。一说云:贤豆本名因陀罗婆他那,此云主处,谓天帝也。」希麟音义曰:「竺音笃,或云身毒,或云贤豆,或云印度,皆讹。正云印特伽罗,此云月。」【又】(山名)在浙江杭州灵隐山飞来峰之南,分上中下三竺。有三天竺寺,三面阻山,中路直辟,若函谷然。长松夹道,唐刺史袁仁敬所植,凡九里,名九里松山,即此。【又】(寺名)在浙江杭州。寺有三:一在飞来峰南,曰下天竺寺。一在稽留峰北,曰中天竺寺。均隋建。一在北高峰麓,曰上天竺寺,吴越建。
【佛学常见辞汇】
国名,即今之印度。
(地名)印度之古称。西域记曰:「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云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玄应音义曰:「竺今作笃,或言身毒,或言贤豆,皆讹也,正言印度。印度名月。一说云:贤豆本名因陀罗婆他那,此云主处,谓天帝也。」希麟音义曰:「竺音笃,或云身毒,或云贤豆,或云印度,皆讹。正云印特伽罗,此云月。」【又】(山名)在浙江杭州灵隐山飞来峰之南,分上中下三竺。有三天竺寺,三面阻山,中路直辟,若函谷然。长松夹道,唐刺史袁仁敬所植,凡九里,名九里松山,即此。【又】(寺名)在浙江杭州。寺有三:一在飞来峰南,曰下天竺寺。一在稽留峰北,曰中天竺寺。均隋建。一在北高峰麓,曰上天竺寺,吴越建。
【佛学常见辞汇】
国名,即今之印度。
天竺衣
【佛学大辞典】
(衣服)旧律南山家之三衣,谓之南山衣,新律义净家之三衣谓之天竺衣。
(衣服)旧律南山家之三衣,谓之南山衣,新律义净家之三衣谓之天竺衣。
天竺三时
【佛学大辞典】
(杂语)印度以一岁分为三期,而立名者,亦云三际。热时(Gri^s!ma)为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之间。雨时(Vars!aka%la)为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之间。寒时(Hemanta)为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之间。此三期冥加,世尊三时殿名之所由起也。更二分此三时为六时。渐热时(Vasanta)正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盛热时(Grsi^ma)三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雨时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茂时(S/arada%)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渐寒时(Hemanta)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盛寒时(S/is/ira)十一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以之配制怛罗月(Caitra)吠舍祛月(Vais/a%kha)逝瑟吒月(Jyaist!ha)頞沙荼月(A^s!a%d!ha)室罗伐拿月(S/ra%van!a)婆达罗钵陀月(Bha%drapada)頞湿缚廋阇月(As/vayuja)迦刺底迦月(Ka%rttika)末伽始罗月(Ma%rgas/i^rs!a)报沙月(Paus!a)磨伽月(Ma%gha)颇勒窭拿月(Pha%lguna)十二月。由此分春夏秋冬之四时,翻译名义集曰:「如来圣教,岁为三时。」
(杂语)印度以一岁分为三期,而立名者,亦云三际。热时(Gri^s!ma)为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之间。雨时(Vars!aka%la)为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之间。寒时(Hemanta)为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之间。此三期冥加,世尊三时殿名之所由起也。更二分此三时为六时。渐热时(Vasanta)正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盛热时(Grsi^ma)三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雨时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茂时(S/arada%)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渐寒时(Hemanta)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盛寒时(S/is/ira)十一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以之配制怛罗月(Caitra)吠舍祛月(Vais/a%kha)逝瑟吒月(Jyaist!ha)頞沙荼月(A^s!a%d!ha)室罗伐拿月(S/ra%van!a)婆达罗钵陀月(Bha%drapada)頞湿缚廋阇月(As/vayuja)迦刺底迦月(Ka%rttika)末伽始罗月(Ma%rgas/i^rs!a)报沙月(Paus!a)磨伽月(Ma%gha)颇勒窭拿月(Pha%lguna)十二月。由此分春夏秋冬之四时,翻译名义集曰:「如来圣教,岁为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