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笼子(籠子)  拼音:lóng zi
拘囚人兽禽鸟的器具。如:「他提著鸟笼子到公园散步。」
《國語辭典》:笼子(籠子)  拼音:lǒng zi
竹或木制的圆形有盖的盛物器具。演杂技的人用来放置乐器。如:「她从笼子里拿出乐器,准备献艺。」
《漢語大詞典》:箄筏
用木和竹编的水上交通工具。 许地山 《无法投递之邮件·复诵幼》:“至于满载痴石嗔火的簰筏,终要因它底危险和沉重而消没净尽,焚毁净尽。”
《漢語大詞典》:竹筛(竹篩)
竹编用具。底面多小孔,用以分离物的粗细。 明 沈榜 《宛署杂记·经费上》:“竹筛十三个,赁脚价一钱四厘。”
《漢語大詞典》:筚辂(篳輅)
亦作“ 篳路 ”。
(1).柴车。多以荆竹编织,简陋无饰。 晋 束晳 《近游赋》:“乘篳輅之偃蹇,驾兰单之疲牛。”
(2).犹言筚路蓝缕。常比喻开创艰难。 明 张煌言 《感事》之二:“篳路曾无异, 桃源 恐不同。”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十二札记》:“ 顾氏 於此事开篳路,后儒虽议其未尽,而其言包括賅通,最得古今秘要。” 章炳麟 《文章说例》:“良由 楚 在 周 初,尚栖篳路,开化既晚,故遗语犹存。”参见“ 篳路蓝缕 ”。
《國語辭典》:筚路蓝缕(篳路藍縷)  拼音:bì lù lán lǚ
筚路,以荆竹编制的柴车。筚路蓝缕指驾柴车,穿破衣,以开辟山林。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鼢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唐。孔颖达。正义:「以荆竹织门谓之筚门,则筚路亦以荆竹编车,故谓筚路为柴车。方言云:『楚谓凡人贫,衣破丑敝为蓝缕。』蓝缕谓敝衣也。」后比喻创造事业的艰苦。连横〈台湾通史序〉:「夫台湾固海上之荒岛尔!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至于今是赖。」也作「荜路蓝缕」、「荜露蓝蒌」、「筚路褴褛」。
《高级汉语词典》:筚路蓝缕
柴车和破衣,形容创业的艰辛
《漢語大詞典》:筕篖
亦称“ 筕簹 ”。 竹编的粗席。《方言》第五:“筕篖,自 关 而东, 周 洛 楚 魏 之间谓之倚佯,自 关 而西谓之筕篖。” 郭璞 注:“似籧篨,直文而粗。”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服器二·簟:“籧篨、筕簹、笋席。”
分類:竹编郭璞
《漢語大詞典》:百响(百響)
方言。一百个爆竹编成的鞭炮。亦泛指鞭炮。
《漢語大詞典》:篾篓(篾簍)
竹编的盛器。多为圆桶形。 吴晨笳 《姐妹》:“洗衣的姑娘连忙上去接过她的篾篓,让她脱下蓑衣来。”
分類:竹编盛器
《漢語大詞典》:竹筥
竹编圆形盛器。《中国民间故事选·吹天箫》:“我要是有了竹筥和蓑衣,便可以天天打鱼捞虾,永远不会挨饿。”
《漢語大詞典》:桃竹簟
桃竹编制的簟子。 元 贯云石 《清江引·杂咏》曲:“软兀剌窄藤牀甘菊枕,桃竹簟清凉甚。”
分類:竹编编制
《漢語大詞典》:籧筐
用竹编制的养蚕用具。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具曲植籧筐。” 郑玄 注:“时所以养蚕器也。” 陆德明 释文:“籧,亦作筥。方曰筐,圆曰筥。”
《漢語大詞典》:篚箧(篚篋)
竹编的小箱。 明 无名氏 《四贤记·出家》:“辜负你辛勤,丝麻篚篋,止留下湘裙,香餘在摺。”
分類:竹编
《漢語大詞典》:竹箕
用竹编的簸箕。 吴组缃 《山洪》一:“大的小的竹箕里摊着饭锅巴和萝卜干。”
分類:竹编簸箕
《漢語大詞典》:重笥
谓双层竹编的衣箱。文选·张衡〈思玄赋〉:“宝萧艾於重笥兮,谓蕙芷之不香。”旧注:“员曰簞,方曰笥。案盛衣亦曰笥。”
《漢語大詞典》:竹火笼(竹火籠)
一种内置瓦器、可供燃香的竹编香笼。
分類:瓦器竹编
《高级汉语词典》:籯笥
竹编的盛器。借指积蓄的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