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5,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妖童
童孩
童竖
游童
女童
野童
牛童
灵童
幼童
童真
蒙童
童习
芝童
短童
童语
《漢語大詞典》:妖童
亦作“ 妖僮 ”。
(1).美少年。多指男色。 汉 仲长统 《昌言·理乱》:“妖童美妾,填乎綺室。”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边材:“每出游猎,骏骑连翩。妖童执丝簧,少妇控弓弩。” 清 孙鼎臣 《凌丰叔哀辞》:“所至妖僮曼姬,丝竹杂进。”
(2).邪恶的小子。对兴兵作乱者或侵略者的蔑称。 唐 刘禹锡 《平蔡州》诗之三:“妖童擢髮不足数,血污城西一抔土。” 清 朱琦 《狼兵收宁波失利书愤》诗:“妖童喷雾作狡獪,截江拦杀火又起。”
《漢語大詞典》:童孩
幼小。 唐 苏颋 《蜀城哭台州乐安少府》诗:“师儒昔训奬,仲季时童孩。” 明 方孝孺 《茹茶斋记》:“若予者,眇在童孩之中,而尊亲顿已凋逝。”
分類:幼小
《漢語大詞典》:童竖(童豎)
(1).未成年的宦官。周礼·天官·内竖“内竖” 汉 郑玄 注:“使童竖通王内外之命,给小事者,以其无与为礼,出入便疾也。”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五:“童竖,寺人未冠者之名也。”
(2).小孩。 晋 张载 《七哀诗》之一:“蒙蘢荆棘生,蹊逕登童竖。”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至如《鶉賁》《鸜鵒》,童竖之謡也。”
《漢語大詞典》:游童(遊童)
嬉游的小孩。《三国志·蜀志·郤正传》:“譬遒人之有采于市閭,游童之吟咏乎疆畔,庶以增广福祥,输力规諫。” 宋 苏轼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放小儿队》:“众技旅庭,振欢声於无外;游童颂圣,陶至化於自然。”
指出游的儿童。 唐 骆宾王 《过故宋》诗:“云浮非隐帝,日举类游童。” 宋 王圭 《勾小儿队》:“宜命游童之缀,来陈舞佾之容。上奉皇慈,教坊小儿入队。” 清 陈维嵩 《得桐城方尔止先生书感赋兼怀密之先生》:“家伎新传 张敞 眉,游童暗认 王珉 扇。”
《國語辭典》:女童  拼音:nǚ tóng
未成年的女子。如:「警察挨家挨户地查访,终于把迷路的女童安全送回家。」
《漢語大詞典》:野童
村野的儿童。 唐 杜甫 《送杨六判官使西蕃》诗:“儒衣山鸟怪, 汉 节野童看。” 唐 孟浩然 《夏日浮舟过滕逸人别业》诗:“野童扶醉舞,山鸟笑酣歌。”
分類:村野儿童
《漢語大詞典》:牛童
牧童。 五代 刘兼 《登楼寓望》诗:“背琴鹤客归松径,横笛牛童卧蓼滩。” 金 元好问 《示怀祖》诗:“乘闲便作归田赋,付与牛童扣角歌。”
分類:牧童
《國語辭典》:灵童(靈童)  拼音:líng tóng
道家对仙童的称呼。如:「灵童玉女」。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九七。歌诗。太微玄清左夫人歌》:「灵童掷流金,火微启辞案。」
《國語辭典》:幼童  拼音:yòu tóng
幼小的孩童。汉。蔡邕〉:「邕薄祜,早丧二亲,年踰三十,鬓发二色,叔父亲之,犹若幼童。」晋。张翰〈周小史〉诗:「翩翩周生,婉娈幼童。」
分類:幼童小孩
《國語辭典》:童真  拼音:tóng zhēn
1.幼小孩童的天真本性。如:「这幅画作充满童真的趣味。」
2.幼年。隋。皇甫毗 玉泉寺碑:「禅师本姓陈氏,颍川人也,少禀生知,童真剃落。从师南岳,蕴道天台。」唐。叔孙矩 大唐扬州六合县灵居寺碑:「我寺昔大德法师禺公者,童真出家,洞明三藏。」
3.未曾有性行为者的贞操。清。袁枚《子不语。卷六。沈姓妻》:「我以童真之身污产妇秽气,幸众长老超度,不然,几堕落矣。」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卷五七。脓疥》:「今复推荡,阴血又伤,若非童真,难免于死矣。」也作「童贞」。
4.沙弥的别名。参见「沙弥」条。唐。释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五。央掘魔罗经》:「童真是沙弥别名。」
《國語辭典》:蒙童  拼音:méng tóng
知识未开的儿童。明。康海《中山狼》第四折:「不思做蒙童时节,教你读书识字,那师傅费他多少心来!」《儒林外史》第一二回:「他从来肚里也莫有通过,借在个土地庙里训了几个蒙童。」
《韵府拾遗 缉韵》:童习(童习)
法言孔子之道其较且易也或曰童而习之白纷如也
《漢語大詞典》:芝童
仙童。 唐 崔湜 《幸白鹿观应制》诗:“捧药芝童下,焚香桂女留。” 唐 刘宪 《奉和〈幸白鹿观应制〉》:“芝童荐膏液,松鹤舞驂騑。”
分類:仙童
《分类字锦》:短童
李咸用 短童供捧杖,稚女学擎茶。
分类:奴婢
《国语辞典》:童语(童语)  拼音:tóng yǔ
孩子说的话。如:「童言童语」。
分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