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十经童子(十經童子)
南朝 宋 周续之 十二岁时通五经五纬,被称为“十经童子”。 晋 无名氏 《莲社高贤传·周续之》:“ 周续之 ,字 道祖 , 雁门 人……十二诣 范寧 受业,通五经五纬,时号十经童子。”参见“ 十经 ”。
《漢語大詞典》:十经(十經)
(1).十部儒家经典。宋书·百官志上:“国子祭酒一人,国子博士二人,国子助教十人。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周官》仪礼《春秋左氏传》《公羊》《穀梁》各为一经,论语孝经为一经,合十经。助教分掌。”
(2).指五经五纬,即春秋五经及《诗纬》《书纬》《礼纬》《易纬》《春秋纬》五纬。南史·隐逸传上·周续之:“ 续之 年十二,诣 宁 受业。居学数年,通五经、五纬,号曰十经,名冠同门,称为 颜子 。”
《分类字锦》:神仙童子
朝野佥载元嘉少聪俊左手画员右手画方口诵经史目𢾗群羊兼成四十字诗一时而就足书五言一绝六事齐举代号神仙童子
分类:聪敏
《漢語大詞典》:善财童子(善財童子)
见“ 善财 ”。
《國語辭典》:善财(善財)  拼音:shàn cái
佛教《华严经》中福城长者之子。出生时,家中自然涌现许多珍奇财宝,因而取名为「善财」。《华严经。入法界品》:「知此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又雨众宝及诸财物,一切库藏,悉令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
分類:梵语意译
《國語辭典》:上清童子  拼音:shàng qīng tóng zǐ
古钱的别名。相传唐贞观年间,岑文本避暑山亭,有一上清童子元宝请见,晤谈后,送其出亭,至墙下忽然不见。后掘墙下,得古钱一枚。岑文本因悟「上清童子」为「铜」,「元宝」为「钱」。见唐。谷神子《博物志。岑文本》。
《漢語大詞典》:三尺童子
谓小儿。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乘其力衰,三尺童子,可使制其死命。” 宋 胡铨 《上高宗封事》:“夫三尺童子,至无知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则怫然怒。”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减头绪》:“三尺童子,观演此剧,皆能了了於心,便便於口。”亦作“ 三尺童蒙 ”。《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将见 汉 室復兴, 曹氏 即灭矣。”
分類:小儿
《漢語大詞典》:看财童子(看財童子)
即看钱奴。《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谁知 过老 本是个看财童子,儿子却是个败家五道。”参见“ 看钱奴 ”。
《國語辭典》:看钱奴(看錢奴)  拼音:kān qián nú
财多而吝啬的人。元。武汉臣《老生儿。楔子》:「那个不说刘员外那老子,空有钱呵割舍不的,他是个看钱奴。」元。钱霖〈哨遍。试把贤愚穷究套〉:「看钱奴自古呼铜臭。」也称为「守钱奴」、「守钱虏」、「守财奴」、「守财虏」。
《漢語大詞典》:童丱
指童子;童年。丱,丱角,儿童发式。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蛮夷童丱,犹能以学成忠。”旧唐书·崔祐甫传:“臣在童丱,即闻其説,信知古人以韦弦作戒,其益弘多。” 宋 司马光 《和钱君倚日本刀歌》:“其先 徐福 诈 秦 民,采药淹留童丱老。” 清 顾炎武 《梓潼篇赠李中孚》:“隐痛方童丱,严亲赴国仇。”
《漢語大詞典》:弄儿(弄兒)
(1).指供人狎弄的童子。汉书·金日磾传:“ 日磾 子二人,皆爱为帝弄儿,常在旁侧。弄儿或自后拥上项。”
(2).惹人逗弄的孩子。 唐 李绅 《忆至巩县河宿待家累追怀》诗:“闺信坐迟青玉案,弄儿閒望白羊车。”
《國語辭典》:侲子  拼音:zhèn zǐ
汉代在驱逐疫鬼仪式中,选来逐疫的童子。《文选。张衡。东京赋》:「侲子万童,丹首玄制。」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祝盟》:「侲子驱疫,同乎越巫之祝。」
分類:童子
《漢語大詞典》:僮子
童子。指未成年的人。国语·鲁语下:“其母叹曰:‘ 鲁 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史记·循吏列传:“﹝ 子产 ﹞为相一年,竪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犂畔。” 汉 焦赣 《易林·困之蹇》:“僮子射御,不知所定。”
《漢語大詞典》:侲僮
亦作“ 侲童 ”。
(1).指童子。 汉 张衡 《西京赋》:“尔乃建戏车,树脩旃,侲僮程材,上下翩翻。” 清 陈维嵩 《贺新郎·初夏城南观剧并看小儿作偃师幻人诸杂戏》词:“曲终杂爨喧豗奏,有侲童、交竿缘橦,巧将身漏。” 清 曹寅 《南辕杂诗·留别亲友》:“五侯恩例尽珠鞶,旧日侲童半服官。”
(2).特指作逐鬼之用的童子。
分類:童子
《漢語大詞典》:必至
(1).指事理的必然归向。战国策·齐策四:“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君知之乎?”
(2).必定要做到。表示意志的坚决。汉书·蒯通传:“ 孟賁 之狐疑,不如童子之必至。”后因以借指童子。 宋 叶适 《始论一》:“故以一取百,帝王之虑也;以一取十,伯强之虑也;以一取一,必至之虑也。”
《漢語大詞典》:樵童
打柴的童子、童仆。 唐 杜甫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藩篱生野径,斤斧任樵童。” 唐 长孙佐辅 《山居》诗:“星昏归鸟过,火出樵童还。”
《國語辭典》:弁髦  拼音:biàn máo
1.古代男子成人时举行冠体,先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后加爵弁,三加之后剃去垂髦,不再用缁布冠。后即用弁髦来比喻没有用的东西。《左传。昭公九年》:「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
2.玩弄、轻视。《醉醒石》第一四回:「即如王敦、桓玄干犯名义,谋反篡位,先时戕害僚友,继而弁髦君上。」
《漢語大詞典》:桐子
(1).梧桐树的果实。 唐 白居易 《云居寺孤桐》诗:“自云手种时,一颗青桐子。”
(2).油桐的果实。可榨桐油。
(3).儿童,童子。桐,通“ 童 ”。 汉 扬雄 《法言·学行》:“学则正,否则邪,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