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5,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醮章
弄章
册奏
笔奏
票拟
票本
阁钞
调贴
票旨
署笺
《漢語大詞典》:醮章
设斋祭天,并向天庭上表章奏告。
《漢語大詞典》:弄章
谓在章奏上耍弄花样。《李秀成自述》:“后见京中之事,日日变动,屡具本奏,越奏越怒,又逢佞臣弄章。”
《漢語大詞典》:册奏
册命、章奏之类的文书。新唐书·儒学传上·颜师古:“ 师古 性敏给,明练治体。方军国务多,詔令一出其手,册奏之工,当时未有及者。”
《漢語大詞典》:笔奏(筆奏)
指表章奏议。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傅玄 篇章,义多规镜; 长虞 笔奏,世执刚中。”
《漢語大詞典》:票拟(票擬)
明 清 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附本进呈皇帝裁决,称为“票拟”。 清 代设军机处后,重要奏章改用奏折,此制遂废。明史·郑以伟传:“文章奥博,而票拟非其所长。” 清 黄宗羲 《文靖朱公墓志铭》:“ 潯 帅 陈邦傅 请世守 粤西 ,如 黔国 故事。公票拟不允。” 清 黄宗羲 《文靖朱公墓志铭》:“夫未进呈曰票拟,既落红即圣旨。” 清 昭梿 啸亭杂录·郭刘二疏:“凡阁中票拟俱由 明珠 指麾,轻重任意。”
《漢語大詞典》:票本
附有签条供帝王批答的章奏。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凡在 贤 左右念本章者, 苏 雄 、 陈福寿 、 李朝钦 、 裴有声 也。每日清晨叩头旁立,挨次回通本、封本、票本话者, 李永贞 、 石元雅 、 涂文辅 三人。”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内阁办本:“ 汉 票签处, 汉 侍读二人统之,专司票本及本内应批驳入奏之事。”参见“ 票拟 ”。
《漢語大詞典》:票拟(票擬)
明 清 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附本进呈皇帝裁决,称为“票拟”。 清 代设军机处后,重要奏章改用奏折,此制遂废。明史·郑以伟传:“文章奥博,而票拟非其所长。” 清 黄宗羲 《文靖朱公墓志铭》:“ 潯 帅 陈邦傅 请世守 粤西 ,如 黔国 故事。公票拟不允。” 清 黄宗羲 《文靖朱公墓志铭》:“夫未进呈曰票拟,既落红即圣旨。” 清 昭梿 啸亭杂录·郭刘二疏:“凡阁中票拟俱由 明珠 指麾,轻重任意。”
《国语辞典》:阁钞(阁钞)  拼音:gé chāo
旧时由内阁钞发的谕旨和章奏。
《國語辭典》:调贴(調貼)  拼音:tiáo tiē
顺从,驯服。《醒世姻缘传》第四○回:「狄婆子问:『你才说他媳妇不大调贴,是怎么?』」
《漢語大詞典》:票旨
明 清 时代,内阁学士代皇帝批答章奏,书写批语于票签,贴各疏面,谓之“票旨”。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 杨文定 亦但以太常少卿入,不兼部臣,亦无散官,故其权甚轻;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不得不重。”明史·宦官传二·魏忠贤:“大学士 黄立极 、 施凤来 、 张瑞图 票旨,亦必曰‘朕与厰臣’,无敢名 忠贤 者。 山东 产麒麟,巡抚 李精白 图象以闻, 立极 等票旨云:‘厰臣修德,故仁兽至。’”参阅 清 姚之駰 《元明事类钞六·票旨》、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二·批旨
《漢語大詞典》:署笺
署名于章奏。周书·窦炽传:“属 隋文帝 初为相国,百官皆劝进。 炽 自以累代受恩,遂不肯署牋。”
分類:署名章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