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竖子(豎子)  拼音:shù zǐ
1.儿童。《左传。成公十年》:「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
2.童仆。《庄子。山木》:「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
3.骂人愚弱无能。《战国策。燕策三》:「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何物竖子?为此浮言,以沮我师!」
《國語辭典》:二竖(二豎)  拼音:èr shù
语本《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指病魔、疾病。宋。苏轼〈次韵子由病酒肺疾发〉诗:「三彭恣啖齧,二竖肯逋播。」宋。陆游 嘉定己已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诗一二首之二:「今年病老遂难禁,二竖奔逃岂易寻。」
《國語辭典》:牧竖(牧豎)  拼音:mù shù
牧牛羊的童子。宋。陆游 秋晚闲步邻曲以予近尝卧病皆欣然迎劳诗:「放翁病起出门行,绩女窥篱牧竖迎。」也作「牧童」。
分類:牧童
《國語辭典》:竖儒(豎儒)  拼音:shù rú
学养浅陋的小儒。《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惟陛下留思竖儒之言,无使功臣怀恨黄泉。」
《國語辭典》:小竖(小豎)  拼音:xiǎo shù
1.小子。古代对男子轻慢的称呼。《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朱俊列传。朱俊》:「且傕、汜小竖,樊稠庸儿,无他远略,又势力相敌,变难必作。」《三国志。卷一四。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刘晔》:「策等小竖,因乱赴险,遂相依为彊耳,非有爵命威信相伏也。往者偏将资轻,而中国未夷,故策敢据险以守。」
2.小僮仆。唐。皇甫枚《王知古》:「于是婢子小竖辈,群出秉猛炬,曳白棓而登阶。」
《國語辭典》:逆竖(逆豎)  拼音:nì shù
叛逆的人。宋。文天祥〈正气歌〉:「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分類:叛逆者
《漢語大詞典》:竖拂(豎拂)
景德传灯录·齐安禅师:“有讲来参,师问云:‘坐主,蕰何事业?’对云:‘讲《华严经》。’师云:‘有几种法界?’对云:‘广説则重重无尽,略説有四种法界。’师竖起拂子,云:‘遮箇是第几种法界?’坐主沉吟,徐思其对。”本谓高僧谈禅说理时竖起拂尘,用以难倒对方。后有“竖拂”一语本此。 宋 陆游 《即事》诗之一:“君知此段神通否,竖拂能降百万魔。”
《漢語大詞典》:发竖(髮豎)
犹发指。 清 吴震方 《岭南杂记》卷上:“据称各舖盐觔如洗,断盐已逾半月,舖商俱无得卖,皆係烧炼旧盐包,得些觔两,闻之髮竖。”
分類:发竖发指
《國語辭典》:贾竖(賈豎)  拼音:gǔ shù
辱骂商人的话。《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今相国多受贾竖金而为民请吾苑,以自媚于民,故系治之。」
分類:商人贱称
《國語辭典》:阉竖(閹豎)  拼音:yān shù
对太监的鄙称。《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三国演义》第二回:「册立新君,尽诛阉竖。」
分類:宦官
《國語辭典》:凶竖(凶豎)  拼音:xiōng shù
凶恶的小人。《后汉书。卷六十九。窦武传》:「当是时,凶竖得志,士大夫皆丧其气矣。」《晋书。卷三。武帝纪》:「故贾充凶竖,怀奸志以拥权;杨骏豺狼,苞祸心以专辅。」
《漢語大詞典》:童竖(童豎)
(1).未成年的宦官。周礼·天官·内竖“内竖” 汉 郑玄 注:“使童竖通王内外之命,给小事者,以其无与为礼,出入便疾也。”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五:“童竖,寺人未冠者之名也。”
(2).小孩。 晋 张载 《七哀诗》之一:“蒙蘢荆棘生,蹊逕登童竖。”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至如《鶉賁》《鸜鵒》,童竖之謡也。”
《國語辭典》:竖毛(豎毛)  拼音:shù máo
因惊惧而毛发竖立。《新唐书。卷一七九。李训等传。赞曰》:「若训等持腐株支大厦之颠,天下为寒心竖毛。」
《漢語大詞典》:竖亥(豎亥)
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淮南子·墬形训》:“使 竖亥 步自北极,至於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 高诱 注:“ 太章 、 竖亥 ,善行人,皆 禹 臣也。”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赋》:“ 竖亥 健步,寻源于三岛。” 清 龚自珍 《送徐铁孙序》:“大海际南斗, 竖亥 不可復步。”
分類:人物
《骈字类编》:一竖(一竖)
北史萧宝夤传时梁武弟子西丰侯正德来降宝夤表曰正德既不亲亲安能亲人脱包此凶丑寘之列位百官是象其何诛焉臣衅结祸深痛缠骨髓日暮途遥报复无日岂区区于一竖哉